疫情期间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2-04-11 22:48苏诗佳刘颖朱峰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疫情

苏诗佳 刘颖 朱峰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疫情;心理健康;新疆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 R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6--01

Key words:Undergraduates;Mental Health problems;Xinjiang Region;The epidemic situation.

实践表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产生出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该现象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探讨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能直接为学校老师与同学们减轻负担,促进校园重现生机蓬勃的景象。

1.新冠疫情下新疆地区大学生现状

新冠疫情下,新疆地区各所高校采取封闭式管理模式,对校园进行严格管理,禁止校园内外任何人员随进随出。校园人流聚集处设定一米线,并有序排队逐一检测体温后才可进入。同时,学校严格监测师生健康状况,落实学生早、中、晚各上报一次体温的制度,为了做好防疫工作,对校园各类公共物品每天定期清洁、消毒,定时检查通报。其次,学校采取非必要不出校园的制度,对请假流程进行了更加严密的整改。虽然新疆各高校采取的措施有效保证了安全问题,但也给各校大学生带来了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们对校园枯燥乏味的生活产生不满甚至消极的情绪进而社交能力下降。[1]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毕业数量逐年增加,与大学生能力、就业需求、就业预期等相对应的岗位有限。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供应链条不畅,企业发展艰难,经济下行,大学生群体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对走上社会无疑感到担心与畏惧,极大地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而演變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疫情封校期间,22.22%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55.56%的大学生会产生懈怠、焦躁等负面情绪。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状况在疫情下呈现出更加严重的趋势,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否则,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将不容乐观。[2]正如吴志鹏、张敏、刘志彪、许致远(2021)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所说: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和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与前提。

2.疫情下大学生所存在的心理健康原因分析

2.1主观原因:

(1)大学生心理问题。刘媛琪、王艳琦(2020)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一文中将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问题划分为侥幸心理、恐惧心理、抑郁心理、焦虑心理四个方面[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每天都会接收到些许的负面信息,由于大学生的过度关注和自我辨别能力不足,很容易被不实的负面信息影响,因此产生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

(2)行为和情绪管理不当问题。[4]早期焦虑论认为,焦虑是一种紧张状态的累加,它隐藏在强迫性动作之下。据我方调查问卷显示,部分学生在情绪方面出现过恐惧焦虑、紧张、烦躁现象甚至严重的同学伴随神经衰弱、中度抑郁症和强迫症等精神类疾病。此外,大部分学生对于“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不愿服从学校安排。甚至部分学生内心冷漠,不愿走出宿舍进行必要的人际交往,更别说日常体育锻炼了。而行为和情绪管理不当会导致大学生悲观厌世,甚至萌生自杀倾向。

2.2客观原因:

(1)校园疫情封闭式管理问题。自疫情以来,我校与其他学校一直处于封闭管理状态且社团也处于未开放状态。由于缺少必要的大学色彩和校园社交活动导致大学生活形式过于单一,与部分大学生预期的大学生活相差甚远,使他们对所处环境感到“拘役”感,存在心理适应能力下降和心理调节能力障碍等,因此很容易陷入自我焦虑、压抑、紧张等消极情绪中。其次,还有部分大学生由于校内考试名额有限,没有校外考试资格而带来的不便,这直接影响大学生考取证书。再次,封校影响了学生的社会实践,间接地使大学生与社会脱轨,减少了融入社会的机会,对于毕业生进入社会是不利的。

(2)宿舍关系处理不当问题。宿舍问题是普遍存在于大学生宿舍内部的问题,自封校以来,宿舍问题更是呈现出增长态势。据统计,我国大学生一天可在宿舍内停留13-14小时之多,因此可以将宿舍比成我们的第二个家。[5]但无形的冲突使得象牙塔中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宿舍矛盾也时有爆发。比如,因价值观、性格、个人卫生和生活作息时间不同闹矛盾等。而矛盾的积累,会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和心理健康。

(3)校园内部硬性设施与相应部门的缺乏。从我校环境看,我校只有两个操场面向学生开放,其余设施在课余时间均未开放。其次,我校缺少公用健身器械,并不能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相应设施。再次,我校没有专门设定的学生心理疏导室,有心理老师却无迹可寻,不能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和平复情绪。

3.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3.1促进宿舍成员间的关系融合

新疆疫情首次爆发以来,各高校一直坚持封校管理,停留在宿舍的时间比例增大且各高校都实行民汉学生合宿制度。宿舍成员来自不同地方,拥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因此,每一个独立个体长时间生活在同一空间内会产生一些小矛盾。[6]对此学校应注重宿舍管理,可以适时举办一些互动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其次,定期安排人员进宿舍私下谈话调解,了解各宿舍整体情况避免矛盾的累积。

3.2开展课余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开展充分体现兴趣爱好的社团活动,有利于让大学生发展兴趣、陶冶生活情操,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在封校期间,学校可开放校内社团或增设适合学生兼职的校内工作岗位,从而舒缓压力,增添大学生活色彩。缓解由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而产生的消极心理。

3.3采取切实有效的心理疏导

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听取专业的心理讲座,引导学生正视疫情封校期间的各种负面心理问题,加强学生的心理防线。也可开展线上心理咨询平台和开通热线电话,线上交流更方便学生表达想法。安排老师或学生干部组织一支“调查小分队”,对在校学生进行不定期的线上交流和私下面对面谈心,及时疏导封校或者其他因素造成的心理压力。同时宣传在校心理咨询的途径,鼓励学生主动并及时疏解心理压力。

3.4健全和完善学校公共设施

校内体育馆只有部分场地开放,健身房的收费标准对学生不太友好等问题应该被解决。学校可面向全体学生增添免费的公共健身器材,有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学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健全完善心理咨询室的组织架构,与校外专业机构合作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曉燕.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刍议[J].文教资料,2016(07).

[2]吴志鹏,张敏,刘志彪,许致远.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2):46-48.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21.

[3]刘媛琪;王艳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南教育(高教),2020,(12):118-120.

[4]王凤姿.要么她搬出去,要么我搬出去——情感唤醒在宿舍矛盾调和中的作用一例[J].大众心理学,2020(05).

[5]张琪.新疆高校民汉合宿与宿舍管理的分析与思考[A].新疆师范大学,2018

[6]马俊.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途径研究[D].青岛大学,2017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疫情
战疫情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