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对疫苗接种儿童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2022-04-11 22:48刘真梅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5期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不良反应儿童

刘真梅

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对疫苗接种儿童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本社区进行疫苗接种的76例儿童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预防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8例。比较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2/38),低于对照组的23.68%(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在疫苗接种儿童中的干预效果显著,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儿童;疫苗接种;预防性护理;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1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5--01

疫苗接种是将疫苗接种于健康的人体,使其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进而起到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作用。疫苗接种有成人与儿童之分,其中儿童疫苗接种是保护其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将疫苗注射接种至体内或口服的方式,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但由于儿童年龄尚小,心智尚未成熟,加之机体免疫机制也未完全发育,极易出现抗拒心理,致使其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影响疫苗接种的效果[1]。因此,选取何种护理手段提升儿童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成为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此,本研究选取在本社区进行疫苗接种的76例儿童,分析预防性护理对其不良反应的影响,以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本社区进行疫苗接种的76例儿童进行研究,排除有过敏体质、存在代谢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的儿童。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预防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8例。观察组儿童男20例,女18例,年龄1月龄至5岁,平均年龄(6.00±1.31)岁。接种疫苗类型:18例百白破,20例乙肝。对照组儿童男21例,女17例,年龄2至11岁,平均年龄(6.42±1.41)岁。接种疫苗类型:19例百白破,19例乙肝。两组儿童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疫苗接种前,详细询问儿童是否存在接种禁忌以及过往病史,做好消毒、查对工作。并告知儿童家属疫苗接种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①接种前:向儿童家属讲解接种的相关知识以及接种疫苗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告知其接种期间的注意事项,指导家属掌握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选取小玩具分散儿童的注意力,缓解其恐惧心理,指导家属固定不能主动配合接种的儿童,以确保顺利完成接种。②接种中:营造温馨舒适的接种环境,确保室内空气流通。严格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做到三查七对一验证。接种过程中,对儿童表现进行密切观察,若有异常反应需及时采取措施处理。③接种后:叮嘱儿童及其家属切勿挤压注射部分,并在候诊室观察30分钟,若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告知儿童及其家属在短时间内切勿进行剧烈运动,保持衣物、皮肤的干净整洁,接种当天不能洗澡。接种后3天内,进行电话随访,若仍存在不良反应,告知儿童家属需及时带儿童进行复查。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以[n/%]描述患者的不良反应,并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2/38),低于对照组的23.68%(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途径,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在接种过程中具备熟练的技术,也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以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尤其对于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而言,更需要有效的护理干预,正确指导儿童及其家属进行接种,以避免发生意外伤害或操作时不配合而影响顺利接种。因此,为提升接种质量,防止接种儿童在接种过程中以及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应采取合理、科学的预防性护理。

既往常规护理干预无法准确预判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也无法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不良情况的发生,护理效果不佳。而预见性护理,主张通过对影响治疗效果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预见评估,并将此作为依据进行相应的干预,能将各项不良事件防范于未然。王彤彤[2]等报道显示,在疫苗接种儿童应用预见性护理,能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效果,显著减少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3.68%,进一步证明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显著。究其原因:预见性护理在整个接种过程中均有体现,接种前的健康宣讲,能改善儿童的接种依从性;通过了解儿童的基本情况,观察儿童的行为习惯,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能使儿童积极配合接种工作的进行。而接种后的电话随访,能有效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有效提升接种效果[3]。

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在疫苗接种儿童中的干預效果显著,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芳,何燕.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儿童接种不良反应中的作用[J].母婴世界,2019,000(020):159-159.

[2]王彤彤.预见性护理对降低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8):523-524.

[3]邓淑芬.预防性护理对疫苗接种儿童不良反应的影响[J].我和宝贝,2021,11(8):44-44,46.

猜你喜欢
预防性护理不良反应儿童
预防性护理在颅脑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预防性护理在普外科术后患者静脉导管感染中的临床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