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研究

2022-04-11 22:48安明和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6期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并发症

安明和

摘要:目的:观察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胫骨平台骨折下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82例患者为调查对象,以便利抽样法随机分入均等的两组,即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分别采取内固定术与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疗效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78.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能够显著提高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对其有一定正向效果,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6--01

胫骨平台骨折内侧骨折,是临床上典型的膝关节内侧畸形骨折,多由长期或骨关节损伤后运动障碍引起,主要发生在中年至老年人群中。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外侧肌肉肿胀疼痛和骨折创伤后运动功能障碍[1]。据报道,任何膝关节系统骨折都不会引起关节内积液和出血,但常伴有内侧韧带骨折损伤和外侧膝关节骨折内翻[2]。传统骨科治疗骨折的优点之一是可以使骨折达到医学解剖的复位,并提高患者愈合的稳定度,但也有特殊情况可能导致继发性骨折创伤延迟或过早;加重骨折或者延缓愈合,易引起局部感染。具有效果差、二次骨折手术等重大缺点。近年来,随着骨科生物内固定原理的逐步确立和不断深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已逐渐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其治疗技术的核心是避免外伤性骨折端错位,保持适当稳定,有效避免一些传统骨科骨折治疗方法、外伤性开放性骨折复位内固定的主要缺陷。本文针对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应用,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探讨,主要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82例患者为调查对象,以便利抽样法随机分入均等的两组,即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22例,年龄:19~58岁,年龄均数47.18±3.95岁;小学或以下学历者24例,初中及以上学历者17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18~59岁,年龄均数46.21±3.14岁,小学或以下学历者26例,初中及以上学历者1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现状等及基线资料的差异具有均衡性(P>0.05)可比。所有资料均备份于我院医学伦理中心获批准。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使用内固定术,手术部位以膝关节正中线的前内或者前外侧为主,充分暴露胫骨平台与胫骨上端,将关节囊打开,将错位的骨骼复位,使用钢板将其固定。观察组使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选取膝关节外侧为手术切口,经由切口部位缓慢置入关节镜,对患者病变情况进行评估,将积血与骨折碎片清除后清洗关节腔,以关节下3~5cm的胫骨结节位置打开直切口,放入空心钻后使用顶推器将其顶起并在关节镜辅助下将错乱的骨骼复位,使用钢板在皮下固定后与关节面平行放入克氏针,依据患者的患病程度将其使以螺钉内固定。地两组患者均使用C臂X线进行诊断,若复位效果满足期待则在术后予以常规抗感染、止血以及运动康复,并对患者进行持续一年以上的出院随访。

1.3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 20.0统计,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两两比较(x±s)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n(%)]两两比较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准α=0.05。

2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78.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发生在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中老年人中,仅占所有骨折的1%。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病机制复杂。患者常伴有局部神经、血管和局部软组织损伤。目前,诊断和治疗膝关节骨折患者的主要外科治疗方法之一是及复整个膝关节的肌肉和韧带功能,进而改善骨折患者整个膝关节的活动和发育功能[3]。目前,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虽然能取得一定的良好手术效果,但手术创伤大,容易出现反复及后续骨折并发症,这不太可能有助于治疗晚期骨折患者,使其术后生理恢复正常。随着我国传统微创整形外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骨科手术中广泛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较好。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组合是一种微创骨折手术,可在关节镜下进行。具有手术切口小,无需暴露骨折伤口的特点,可以大大减少骨折损伤,降低术后血液循环不良的发生,为骨折患者的术前预后创造有利条件。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过程中,只需一个小切口即可有效防止术后骨折损伤断端裂纹的暴露,改善骨折软组织的损伤和剥离,促进骨折断端术后局部组织血液循环的恢复与愈合。在本文的相关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的治愈效果比胫骨平台骨折偏瘫患者更显著;原因分析可能主要是传统手术切口大,软组织折叠端剥离活动范围广,术后骨折端面损伤大,严重影响术后血液循环,最终大大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死亡率,如术后细菌感染、关节僵硬和术后畸形关节愈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的断端损伤较小,从而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在临床中更受到患者与医生的青睐,为临床治疗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使用经皮微创钢板內固定术能够显著提高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且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恢复,对其有一定正向效果,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庄云强, 张亚弟, 张军, et al.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远端Müller分型C2和C3型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0, 22(3):5.

[2] 马超, 王成伟, 唐国柱. 微创技术与开放手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华骨科杂志, 2020, 40(21):10.

[3] 黎俊, 高益, 周祺,等. 应用Johner-Wuhs评价老年胫骨骨折经解剖钢板与经皮微创锁定术后临床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 40(9):3.

猜你喜欢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症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比较
关节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