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探讨

2022-04-11 13:08穆文敏
医学前沿 2022年3期
关键词:血红蛋白白细胞质量控制

穆文敏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以为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提升提供支持。方法:纳入我院收治自愿参与患者5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收治于2019年3月10日~2020年6月30日,取晨起空腹肘静脉血,每位患者采取血液样本4份,采取不同的处理:1份血液标本室温下不同存储时间0.5h、2.0h、4.0h分别进行测量,1份血液标本抗凝剂配比 1:10 000 ,1份血液标本抗凝剂配比1:5 000,1份血液标本低温下存储时间0.5h、2.0h分别测量,观察不同处理方式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差异。结果:室温下血液细胞检验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结果上均有存储4.0h>存储2.0h>存储0.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剂配比 1:10 000血液细胞检验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结果高于抗凝剂配比1:5 000血液检验各项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下存储2.0h血液细胞检验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结果高于低温下存储0.5h血液检验各项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测结果受血液存放时间、血液标本抗凝剂配比等影响,在血液细胞检验中需要充分关注这些影响因素,实施形影管理策略,全面提升检验质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关键词:血液细胞检验;血红蛋白;白细胞;质量控制;血液存放温度

医学检验可以借助多种仪器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测定,便于根据测定结果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为患者后续治疗等提供可靠依据。血液细胞检验是临床上医学检验之一,常规血液细胞检验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相关指标测定[1]。不断提高血液细胞检验工作质量,便于医护人员获取患者真实准确的检验信息,便于医师根据检验结果科学判断患者具体病情。当前医学发展对血液细胞检测过程质量要求明显升高,要求检测具有稳定性,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避免血液细胞自身性质变化对最终血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故探究可以提升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的影响因素、措施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研究以50例(2019年3月10日~2020年6月30日)我院收治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具体报道下述。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2019年3月10日~2020年6月30日自愿参与患者5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取晨起空腹肘静脉血,所有患者均取血4份,分别采取不同处理:①血液标本室温下不同存储时间0.5h、2.0h、4.0h。②1份血液标本室温下不同存储时间0.5h、2.0h、4.0h分别进行测量,1份血液标本抗凝剂配比 1:10 000 。③1份血液标本低温下(8 ℃)存储时间0.5h、2.0h。50例参与患者分布情况,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9.28±4.23)岁,血型分布情况A 型16名,B型14名,O型16名,AB型4名。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自愿入组,了解本次研究目的与意义,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已经在入组同意书上签名。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会核准。患者年龄在18岁~65岁之间。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脏、肾脏、心脏等器质性疾病者;严重贫血者;严重精神障碍与认知障碍者;合并严重癌症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取肘静脉血,于晨起空腹时取血,并对血液不同处理后进行测定。血压测定仪器为日本东亚医用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的 Sysmex XT-2000i 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仪器编号 13004),检测内容包括 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所有患者均由一组采血人员、化验人员完成。

1.3观察指标

观察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4.0软件对研究数据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对比t(或F)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

2结果

2.1血液标本室温下不同存储时间血液细胞检验结果比对

见表1,室温下, 白细胞水平、红细胞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均有存储4.0h>存储2.0h>存储0.5h,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血液标本不同抗凝剂配比血液细胞检验结果比对

见表2,不同抗凝剂配比下,白细胞水平、红细胞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均有抗凝剂配比 1:10 000>抗凝剂配比1:5 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血液标本低温下不同存儲时间血液细胞检验结果比对

见表2,低温下,白细胞水平、红细胞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均有存储2.0h>存储0.5h,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对医疗事业发展影响大,检验结果会左右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判断,一旦出现检验差错,极有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影响对患者病情的科学判断。临床上血液细胞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其测定值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检测质量[2]。

血液细胞成分较多,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成分在人体中具有不同的作用。(1)白细胞是血液中最为重要的一类细胞,分为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白细胞在血液中数量相对较少,体积较大,有细胞核,主要作用为吞噬细菌,可以防御疾病的出现。当人体有细菌入侵时,被细胞可以通过变形从西毛细血管壁穿过,在细菌入侵部位集中,包围并吞噬病菌,人体内白细胞数量的升高反映身体可能出现了炎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存储时间下白细胞会出现明显变化。白细胞水平室温下存储4.0h(4.92±0.50)×109/L、存储2.0h(4.74±0.36)×109/L、存储(4.32±0.34)×109/L,差异明显,说明存储时间会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判断。(2)红细胞是血液中主要成分,其在血液中数量最多,属于运送氧气的重要媒介,在人体免疫功能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3]。红细胞数量在贫血鉴别上十分重要,确保红细胞检测结果准确性可以科学判断患者情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室温下不同时间、低温下不同时间、抗凝剂配比不同均会影响红细胞检验结果。(3)血红蛋白时红细胞最为重要趁那个分,其在运输二氧化碳、氧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血红蛋白含量观察可以科学分析患者贫血程度。(4)血小板是小块胞质,主要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解脱落下,其对机体止血具有积极作用,当血管出现创伤失血时,血小板可以实现快速止血。血小板止血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创伤发生后,血小板会于创伤处迅速黏附,凝聚成团,待血小板凝聚成团后,形成止血栓子;第二阶段,促进凝血形成坚实的止血栓子,有效达到止血的目的。血小板同人体凝血功能关系密切,当血小板数量过多容易出现血小板凝聚情况,增加人体出现血栓的概率,影响人体的健康。在血液细胞检验中,准确反映血液细胞中血小板指标水平,便于科学分析患者具体情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低温下、室温下不同存储时间监测血小板结果均有不同。

为分析血液检验影响因素,研究观察我院收治50例患者,结果显示室温下不同存储时间、血液标本抗凝剂配比不同、低温下不同存储时间均会对血液细胞检验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结果产生影响(P<0.05)。结果表明血液检验中血液标本存储时间、抗凝剂配比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血液检验中需要充分关注:(1)进一步健全血液细胞检验流程与规范性。针对患者开展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可以根据血液检验当前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待血液标本采集后,需要立即送检,并在存储2h之内完成血液细胞检验,若无法进行立即送检时,需要将血液标本存放在低温环境下存储,一般低温设置为8 ℃,存储后在24h内快速完成检测。同时在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所有参与检验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血液细胞检验的标准与规范进行,避免血液检验中操作不够规范,导致血液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准确鉴别。(2)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血液檢验参与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尽可能确保检验质量,避免存储时间、抗凝剂配比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准确分析患者具体情况。医院在开展相关医护人员培训中,可以充分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培训计划,每月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血液检测仪器使用标准、血液细胞检测结果记录标准、采血规范等,全面确保血液细胞检验质量。例如,针对采血人员进行培训时,需要指导相关人员及时观察注射器、试管清洁度与干燥性,确保所用仪器均符合临床血液细胞检验标准。培训的同时注重医护人员考核工作,确保培训质量,真正达到有效提升检验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目的,为后续血液细胞检验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支持[4]。(3)加强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管理。医院根据血液检验情况,针对血液细胞检验工作进行管控,由资深血液细胞检测人员组成专业质量控制小组,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血液细胞检验工作进行巡查,并记录相关血液细胞检验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出可行性意见,全面确保血液细胞检验质量,避免操作不规范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血液细胞检验工作管理中采用循环管理理念,每月定期观察检验质量,并针对当前工作提出新的建议,持续性提升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科学鉴别患者具体情况,为患者之后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血液存放时间、血液标本抗凝剂配比均会对血液细胞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在血液细胞检验中需要充分关注这些影响因素,以制定有效控制这些影响因素,确保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准确,便于医护人员科学鉴别检测者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冯清源,冯一唯,夏巍,等. 血液分析仪与手工计数法在实验树鼩红细胞生理指标检测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0,30(7):23-29.

[2]巩振华. 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5):55.

[3]路奎玉.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9):8.

[4]陈铁军.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 中国乡村医药,2020,27(12):48-49.

猜你喜欢
血红蛋白白细胞质量控制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
基于血红蛋白—纳米磷酸钬复合材料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调血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3例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婴幼儿血红蛋白与微量元素铁的相关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