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法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护理效果探究

2022-04-11 13:08李新亚
医学前沿 2022年3期

李新亚

摘要:目的:研究通过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案对口腔颌面部外科护理所发挥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口腔颌面部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通过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对两组各级别统计学数据进行统计验证,最终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占11.11%,与对照组的36.11%相比偏低(P<0.05);观察组经护理以后口腔洁净度91.67%,比对照组的63.89%更低(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观察组焦虑和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均更优(P<0.05);观察组经过护理,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改善更为乐观(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满意度水平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结论:对于口腔颌面病症患者进行外科护理时,通过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案的应用可提高患者口腔洁净度的水平,患者的心理、疼痛、睡眠及生活质量方面得到了有效改善。

关键词:个性化口腔护理;口腔颌面病症;护理策略

引言

临床上口腔外科当中存在有很多颌面部疾病的患者,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过程中需为患者配合相关的口腔护理,这是一项基本的日常护理工作,能够在护理过程中发挥理想的效果[1]。对患者进行口腔的日常护理,通过个性化的护理指导不仅可以提升患者创口愈合的效率,也能降低相关窗口的感染率和复发率,所以为对此情况进行有效探究,本文特进行此次调查,选择72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到沈阳市口腔医院进行治疗的72例口腔颌面部外科疾病患者,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5~38岁,平均(32.37±5.34)岁;病程3~18个月,平均(13.52±4.31)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23~41岁,平均(33.16±5.27)岁;病程3~19个月,平均(13.41±4.2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比。

1.2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在护理的过程中需积极的为患者应用消毒剂或氧化剂进行口腔的清洁护理,帮助患者去除口腔当中脱落的上皮组织和各种杂物,尽可能的保证患者口腔的清洁性。在进行口腔清洁的过程中可以为患者应用1.5%的双氧水,2%的碳酸氢钠、口泰溶液、0.9%的生理盐水、0.05%的甲硝唑溶液[4]。口腔清洁护理时通过相关的溶液进行擦洗,可以应用机械设备对患者进行口腔的整体性清洁,也可以使患者含漱相关的口腔清洁剂,指导患者在起床以后或者睡觉前、饭前饭后自行选择口腔清洁液进行漱口,以便完成口腔的清洁护理工作[5]。还可以通过口腔清洗剂进行冲洗干预,这主要是针对无法进行自行口腔清洁或者口腔分泌物较多的患者群体,在干预的过程中可选择采用输液设备,通过高压力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口腔的清洗,每日至少对患者进行口腔冲洗两次。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配合个性化的口腔护理,具体方案如下:

(1)重视沟通和交流在护理中要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重视对患者通过个性化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和沟通与原则。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亲切友好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以避免疏远患者。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具体状况和表现等,为建立良好的友谊奠定基础,充分利用沟通和交流的技巧,通过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来进行宣教和心理护理。

(2)强化人文关怀需多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为患者提供关心,护理的过程中注重细节指导,能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整体性舒适感。对于患者进行的各种操作类型尽量做到每日相对集中,对患者护理的时候应重视患者的意见和反馈,尽量帮助患者减轻不适感,重视患者的睡眠,并关注患者的睡眠质量,重视患者的整体感受,并针对性的对患者提供相关的干预。如果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需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

(3)个性化口腔护理在进行口腔护理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开展,选择患者适宜的口腔护理液,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接受程度,也可以选择一些颜色适宜且口感满足需求的护理液。注意在开展护理时尽量通过低温护理液来减轻患者的疼痛,如果在治疗中患者存在颌间固定或是颌面部骨折,则要注意,一般存在咬关系异常或张口受限的表現。因此应灵活地应用各类口腔器械,尽可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防止单纯的擦拭而产生的局限性。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计算。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用[n(%)]、(x-±s)进行描述,分别行χ2、t检验。当数据间有显著性差异时,用P<0.05进行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例,占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13例,占36.11%)(P<0.05)。

2.2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护理后的口腔洁净度比较观察组护理后口腔洁净度(33例,占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23例,占63.89%)(P<0.05)。

3讨论

个性化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时可以将患者的基础病症作为护理的依据,综合性的考虑了患者的身体生理质量和心理特点,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表现为患者量身定做相关的护理,护理时能够体现出个体化护理的原则,这种护理具备针对性,并能够积极的体现出护理的态度,在护理时使患者感受到高效的护理服务,及医护人员的关心与爱护,能整体提升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和心理舒适度,这能够确保患者能安心的接受治疗,提升了治疗的依从性,对促进整体性的康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效果十分理想[8]。综合性的改善了患者的负面情绪,为患者减轻疼痛,提高整体的舒适度,使得睡眠质量大大提高;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口腔颌面病症患者进行外科护理时,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案的应用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口腔洁净度的水平,减轻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丹,于跃远,程素琴,等.区域化管理模式下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7):162-164.

[2]岳红霞,周绪雷.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4):98-99.

[3]张凤英.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法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护理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20,39(15):113-1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