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

2022-04-11 02:02蔡敏
医学前沿 2022年3期
关键词:护理体会影响因素

蔡敏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的各种因各项素,提升提高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的基准度以及护理体会。方法:依据在我院多导睡眠监测354例患者之中,48例由于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等多层面原因,影响了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的精准度,基于此,提出高效的干预对策来提升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的精准度。结果:干预前检查失败患者48例,需再次做多导睡眠监测检查。最终干预后的48例患者重新监测成功。结论:了解了患者睡眠环境、患者自身、体位、电极安置、接线技巧、仪器干扰等层面的原因,进而提升了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的进准度。

关键词:多导睡眠监测;影响因素;护理体会

多导睡眠监测(PSG)作为睡眠医学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不只能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且能评判其严重程度,以便制定临床治疗方案,由此,针对打鼾与OSAHS的患者在选取治疗方法前都提议先做多导睡眠监测。然由于部分原因的影响,致使患者无法顺利完成监测,造成监测结果解析困难,由此实行因素解析,且采用对应的对策来提升监测成功率,有益于疾病及时诊断供给参照。

1临床资料

1.1监测对象

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科行多导睡眠监测的患者354例,均采取多导睡眠脑电记录仪,要求患者夜间睡眠不少于6h。结果48例患者检查失败,发生率13.56%,需重新检查。其中18例因睡眠环境变化导致睡眠紊乱,睡眠时间不足6h;9例因安置导联线太多不易入睡致检查失败;9例因操作者技术接线不准确导致监测失败;6例因患者熟睡翻身动作太大致电极线脱落,医务人员未及时发现监测数据不全;4例由于操作者涂抹过多导电膏,监测电波微弱;2例因仪器故障放弃检查。所有监测失败者均于再次在排除影响因素或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重新监测检查成功。

1.2临床表现

1.2.1夜间症状

反复发作的睡眠期打鼾、鼾声不均匀;呼吸暂停、憋闷、憋醒;多动不安、多汗。

1.2.2日间症状

嗜睡、疲倦、乏力;头晕、头痛、口干;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等。

1.3监测内容

监测项目有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眼振图、鼻气流、鼾声指数、血氧饱和度,体位等,监测时间>6h。

2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2.1影响因素

2.1.1睡眠环境因素

18例因睡眠环境变化导致睡眠紊乱,睡眠时间不足6h,分析原因由于患者对新的睡眠环境不适应。

2.1.2患者因素

2.1.2.1对身上安置太多导联线不适应

9例因安置导联线太多不易入睡致检查失败。检查前未做好监测注意事项的宣教,患者不熟悉监测环境等原因导致。

2.1.2.2电极脱落

9例患者由于熟睡翻身动作太大致电极线脱落,操作者未做好监测宣教及密切观察患者或处理不及时导致监测失败。

2.1.3医务人员因素

操作者不熟悉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6例由于操作者涂抹过多导电膏,导致4个监测脑电图电极片未接触到患者头皮,致导电波微弱,接触信息不良,未及时发现处理。

2.1.4仪器因素

2例因仪器故障放弃检查,操作者未事先检查仪器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监测中无信号导致监测放弃。

2.2护理体会

2.2.1监测前护理

2.2.1.1医务人员准备

操作者熟悉多导睡眠脑电记录仪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多导睡眠监测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介绍睡眠监测室环境。让患者了解睡眠监测是在患者睡着之后进行的,并且无创伤、无痛苦,监测环境安全,对于患者来说是安全准确的监测方式。提高患者对检查的认知程度,意识到多导睡眠监测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1.2病人准备

监测前需洗头、洗澡,剪指甲,男士刮胡须,女士卸指甲油等。沐浴后勿使用美发、护发等用品。检查当天不午睡及18:00后避免当日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以保证夜间睡眠。更换宽松舒适的睡衣。睡前少喝水,以免夜尿多。监测当日禁止自行服用任何中枢兴奋药或抑制药,避免饮酒等兴奋饮料。避免当日进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腹泻影响检查。情绪不稳定、高龄患者、儿童、行动不便等需留陪伴1人。有梦游及其他睡眠异常情况应事先说明。患者感冒或其他特殊情况需推迟检查。监测前常规检查患者:身高、体重、颈围、臀围、腰围、血压,扁桃体等参数,填好睡眠监测申请单。

2.2.1.3用物准备

多导睡眠脑电记录仪、操作用物完好,处于备用状态。抢救设备仪器、药品、物资处于备用状态。

2.2.1.4环境准备

监测室保证安静、整洁、舒适、安全,中央空调保证温度湿度适宜。监测室外面噪声在80dB以下,监测室内噪声<30dB。监测室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保持空气流通。

2.2.2监测中护理

密切观看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监控录像,保证患者医疗安全。认真观察PSG,如有传感器脱落及时处置。有严重呼吸阻塞者,监测时要特别关注呼吸、心电图波形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有意外或异常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保证监测准确性。

2.2.3监测后护理

监测完毕,关掉多导睡眠监测仪器,保留PSG原状,取下各导联线。清洁病人皮肤,整理仪器及用物,更换床单,消毒监测室。操作中动作轻柔,以免造成患者不适及导联电极损坏。

3结果

干預前检查失败患者48例,需重做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干预后48例患者重新监测成功。

4讨论

综上所述,多导睡眠监测有益于OSAHS的诊断与治疗,使患者更好的认知自身疾病,积极治疗,提升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影响多导睡眠监测成功的有关原因偏多。监测中的任一细小环节都能够影响其监测结果,包含监测前操作者的准备、患者的准备、仪器的准备、环境的准备,监测中的护理,监测后的护理都可能造成监测的失败。由此在各项步骤中的操作以及护理,都十分关键。做好患者与家属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指导与高效的准备工作,高效的评估与沟通交流,监测中的密切观察处理等,这些都是保障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精准度的必然条件。

参考文献:

[1]田小乐.多导睡眠监测仪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2):163.

[2]陈欣.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操作的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06:3.

猜你喜欢
护理体会影响因素
求助者中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焦虑的护理分析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