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的疗效及对提高患者营养情况的分析

2022-04-11 02:02孔维艳白静
医学前沿 2022年3期

孔维艳 白静

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的疗效及对提高患者营养情况。方法:随机将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ICU重症患者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营养支持护理),每组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营养指标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加强对ICU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

关键词:ICU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护理;营养情况

ICU内的患者多以急重症为主,机械通气是维持其生命体征、控制其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但在使用机械通气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若不能配合科学、可靠的护理,治疗后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进而延缓其恢复速度[1]。因此,临床还需在ICU重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才能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基于此,本文就ICU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的疗效及对提高患者营养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120例),入院起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终止时间为2021年12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为60例。纳入标准:危重症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多脏器衰竭者;认知障碍者。本次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做好环境护理、饮食护理。

观察组:对患者开展营养支持护理。(1)建立小组:组建营养支持小组,小组成员经过培训后,需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方案,并对患者开展肠内、肠外营养支持。(2)心理护理:告知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目的性,并评估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根据评估结果展开心理疏导,同时为患者介绍相关治愈案例,提升其治疗自信心。(3)肠内营养支持:为患者滴注500mlk整蛋白型能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第一次滴注速度需保持在20ml/h,确保患者可耐受后逐渐增加至30ml/h。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营养指标水平进行检测,主要包括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及转铁蛋白(Treansferrin,TF)。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 ±s),行χ2检验计数资料(%),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营养指标水平比较,护理前两组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既往临床主要对ICU重症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以此来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该护理方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的病情,但护理内容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整体作用有限[2]。

营养支持护理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充分满足患者对营养的需求,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该护理内容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3]。本文观察组护理后营养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可见加强对ICU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

综上所述,对ICU重症患者开展营养支持护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

参考文献:

[1]郭裕婷,郑晓莉,陈艳艳,等. 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研究[J]. 中外医疗,2021,40(28):117

-120.

[2]梁艳珍,张月蒲,姜妮. 系统营养评估引导营养支持護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9):39

-42.

[3]倪荣.综合性护理干预对ICU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影响[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2(1):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