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妇产科防疫措施探究

2022-04-11 01:02彭艳
医学前沿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孕产妇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作为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对于孕产妇这类易感人群危害更大。妊娠期妇女一旦感染,很容易因为病毒性呼吸系统感染成为病毒感染重症人员,直接危及胎儿生命安全。医院妇产科需要加强防护工作,不仅提高孕妇、陪护人员、医务人员、后勤人员等各类人群防疫意识,还要从产前检查时间、门诊就诊、产妇生产、产后调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防范,提出具体科学的防疫应对措施。

关键词: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科学防疫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发现,其病原体属于β冠状病毒,最初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咳嗽、乏力。随着病毒的变异,很多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该病毒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潜伏期长,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虽然包括我国在内很多国家已经成功研发疫苗,并且通过隔离、及时救治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该病毒的传播,但是仍然无法达到根除。该病毒在我国不时发生局部区域传染的状况,必须采取专业化、常态化的应对措施,特别是针对孕产妇这一类特殊的易感人群。1孕产妇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给孕产妇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处理不当还会造成相应的群体心理应激反应,导致心理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及自杀等心理疾病。2为避免造成孕产妇人群的传染,医院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一、妇产科特点

妇产科就诊对象主要是即将分娩或有特殊情况的孕妇,这类就诊人群抵抗力差,容易被感染。3部分孕产妇患者及陪护人员接触史较为复杂,部分患者从外地赶往医院,途中有被感染的风险。加之陪护人员较多,人员流动性大,防疫难度也随之增加,对精准防疫提出更高要求。妇产科作为专业性较强的科室,在疫情期间需要承担着病毒感染孕妇的收治及母婴的疫情阻断工作。一方面需要对孕检、住院分娩等程序进行严格把控,限制不相关人员的流动影响,把疫情感染风险降到最低。另一方面需要严格孕产科室防疫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管控,防止出现内部病毒感染情况。

妇产科医护人员安全方面要特别注意疫情高发期的防护,冬季较为寒冷的季节适宜新冠病毒的存活。而我国春节在冬季,不可避免存在科室医护人员外出探亲访友,参加聚会时不可避免的会与他人发生直接接触,增加感染的风险。特别是随着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病毒传染能力,妇产科医护人员要格外注意防护。在妇产科环境安全方面,不仅需要对病房、医疗区进行严格消毒预防,对于生活区、运送孕产妇、必需物资的车辆等输入环境也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同时,还需要注意孕妇疫情期间的心理问题,孕产妇作为特殊时期的人群,心理较为脆弱、敏感。随着疫情的蔓延,孕产妇对医院存在一定的恐惧、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这给孕妇及腹中胎儿会额外增加安全风险。如何安抚好孕产妇的心理也成为妇产科应对疫情的必要工作。

二、建立完善的妇产科防疫机制

1.健全疫情防控就诊流程

无论是疫情爆发期,还是疫情常态化期间,都要对孕产妇就诊制定特殊的防疫流程。首先,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第一版)》指示要求,就诊人员需要持有健康码、行程码,体温检测合格后佩戴口罩方可进入医院就诊。4其次,在医院就诊时,现场排队挂号容易造成人员聚集,增加病毒感染风险。最好采取线上预约就诊,孕产妇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进行线上预约,这可以避免孕产妇与一般就诊患者直接接触,减少于他人接触的机会和排队等待的时间,避免出现就诊高峰期相互接触导致的交叉感染情况。

2.严格执行“三一”原则

在疫情期间,要严格执行“三一”原则,即“一人一诊一室”的就诊原则,一名患者单独在一间诊疗室由一名医生诊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接触造成的交叉感染情况。但是,考虑孕产妇的身体情况,可以允许一名家属陪同就诊。孕产妇就诊室需要加强通风,同时尽量停止使用中央空调,防止空气传播病毒。每日进行日常消毒,最好使用等离子空气消毒。在孕产妇就诊结束后,需要第一时间消毒,消毒结束后再让下一位患者进入会诊。5会诊产生的医疗垃圾也应该及时清理,消毒后进行处置,防止物品感染。

3.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教

如何正确、有效的防疫措施對于孕产妇安全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孕产妇能否防疫病毒。6基于对孩子的安全考虑,孕产妇对于如何采取有效防疫措施的渴望更甚于普通人,这就需要妇产科室专门针对孕产妇宣传医院防疫政策、疫情产检服务等信息。最科学的防疫宣传途径就是借助医院的信息化平台,发挥网络医疗服务的无接触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向孕产妇科普新冠疫情的基本概况、防护注意事项、诊疗基本方法、如何家中防疫、营养配置等相关知识。当然,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在医院门诊大厅、候诊区、妇产科诊疗室等公共场所张贴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画报、播放宣传动画、发放孕产期保健手册、新生儿科学喂养手册等。7妇产科医护人员也可以通过电话方式将最新、最权威的健康知识和防疫措施直接传递给孕产妇,帮助孕产妇克服疫情的心理干扰,最大限度的保障母婴安全。

三、强化人员的具细化管理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具有人传人特性的高传染性病毒,只有加强人的管理,才可以切断传染的途径,从根源上实现防疫、除疫的功效。妇产科针对孕产妇及新生儿这类易感人群为诊治对象的专门科室,加强科室门诊的感染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1.提升医护人员防护素能

作为妇产科医护人员需要加强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学习,通过开展防护技能培训,提高对病毒的认识,提高疫情防护基本能力。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加强个人防护操作的练习。做好防护是隔离病毒的必要措施,熟练掌握正确佩戴医用口罩、穿脱防护服等各项防疫操作。

实行医护工作人员体温登记制度,每日2次检测体温,上下班进出病区都需要进行体温检测并登记。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相关要求。如果发现健康问题,主动报告,停诊治疗。其次,工作期间要严格按照防疫要求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隔离衣帽等防疫服装,降低感染风险。如果遇到病人、亲属等接触人员患有疫情疑似症状,要第一时间到发热门诊进行诊断排查,并且对其他孕产妇及家属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再次,日常工作之余,要注意少外出,多通风,禁止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在人员接触方面要采取更加严格标准。

2.强化新生儿专业防护

新生儿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这正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感染途径。疫情期间,加强对抵抗力极为低下的新生儿防护尤为重要。加强母婴同室的有效管理,对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8针对孕产妇为疑似感染产妇的情况,应当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将新生儿送至隔离观察病区进行观察,对疑似感染产妇进行多次核酸检测,确认其核酸检测为阴性时,方可将新生儿带离隔离区与父母直接接触。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新生儿需要与父母隔离,直至产妇痊愈。部分新手父母对新生儿可能出现的营养、发育、母乳喂养、黄疸等问题时,尽量通过电话等方式寻求专业帮助。9如果来院寻求帮助,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新生儿与医院复杂人群的接触,而医院感染已经成为新冠疫情广泛传播的重要因素。10对于疑似新冠肺炎新生儿,严格按照《围产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预案》进行专业诊治。11

3.加强陪护人员监督管理

妇产科人员繁杂主要一个因素在于孕产妇就诊往往有陪同人员,如果不将这些人员管理好,很容易造成群体感染风险。首先需要对于孕产妇陪同人员数量进行限制,疫情期间只允许一名家属陪同,陪同人员尽量保持固定,防止人员随意变更带来的感染风险增大。还需要查明孕产妇及陪同人员的接触史,确保无感染状况。其次,对陪同人员提出严格管理要求。经过2次核酸检测方可进院,进出病区要检测体温,做好登记,严格按照防疫要求正确佩戴口罩。再次,孕产妇产子住院期间,尽量避免其他人入院探视,陪护人员在院内陪护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每日进行体温检测,严格落实防疫相关规定制度。陪护人员与孕产妇实行单间管理,由专人负责建立详细的住院信息卡,每天询问体温及身体情况。

四、病区防疫环境的精细化管理

1.确保办公场所全面消毒。首先,科室防疫明确到人。值班责任人员每天对治疗区域、病房区域、办公区域全面消毒,保證消毒质量和范围,确保诊室内不会出现感染源。尤其是电梯按键、开关等公共接触较多的区域,需要安装免接触设备,以防间接接触造成感染风险。对于公共电话、鼠标、键盘等使用频率较高的物品,每日多次消毒。病区入口处放置鞋底消毒设备,每张病床配备免洗手消毒液,确保进出人员能够随时消毒。其次,实行严格的门禁制度,对于进入科室人员进行详细的信息身份登记。以防疑似感染者出现在科室可以第一时间追踪到人。再次,加强分娩隔离制度的执行。针对新冠肺炎感染者、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就诊治疗要建立特殊的隔离制度。科室护士要做好防疫制度的宣传,及时将疫情期间医院和病房新规定介绍给患者及家属,提高执行性,确保科室场所有效管理。

2.加强相关物资防疫管理。医院所需各种医疗物资需要实行专人管理,对进出物资进行消毒隔离,采取实名制领取。根据各病房的实际使用情况,合理分配医疗物资,做到物有所用,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加强相关物资的消毒处理,防止物资因为含有病毒而引起交叉感染风险。采取实名制领取使用制度,在医疗物质紧缺情况下,为补充医疗物资提供可靠依据。

五、结语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得到控制,但是疫情不时出现区域性爆发,疫情防控形势不容松懈。妇产科作为诊治孕妇的专科护理门诊,需要采取最严格的防疫措施保障孕产妇的安全。根据孕产妇的特点制定针对特殊专业会诊制度,在制度方面实现防疫最大化功效。尽可能的通过对人员、场所的严格控制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发挥专业护理的最优质防疫效果。只有依赖健全的管理制度、有力的监督执行、各方的积极配合,才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实现有效的防护,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2):139-144.

[2]赵国秋,汪永光,王义强,等.灾难中的心理危机干预-精神病学的视觉[J].心理科学进展,2009,19(7):489-494.

[3]杜莉,古亦斌,崔梦晴,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上海市2002例孕妇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调查[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55(3):160-165.

[4]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2):189-191.

[5]贾丹,何谦,赵淑珍,等.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管理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5):675-678.

[6]李星颖,娜扎凯提·阿不都克里木,金龙妹,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孕产保健需求调查[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0,31(2):141-146.

[7]卢静,张元珍,肖劲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及调节策略的建议[J].现代妇产科进展,2020,29(4):241-242.

[8]赵国秋,汪永光,王义强,等.灾难中的心理危机干预-精神病学的视觉[J].心理科学进展,2009,19(7):489-494.

[9]杜莉,古亦斌,崔梦晴,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上海市2002例孕妇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调查[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55(3):160-165.

[10]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2):189-191.

[11]贾丹,何谦,赵淑珍,等.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管理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5):675-678.

[12]李星颖,娜扎凯提·阿不都克里木,金龙妹,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孕产保健需求调查[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0,31(2):141-146.

[13]卢静,张元珍,肖劲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及调节策略的建议[J].现代妇产科进展,2020,29(4):241-242.

作者简介:彭艳(1989-),女,汉族,重庆涪陵人,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重庆市涪陵区清溪中心卫生院主管护师(妇产科),研究方向:妇产护理。

猜你喜欢
新型冠状病毒孕产妇
心理护理在改善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预防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从疫情到舆情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政府与公众的变与不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药物使用法规依据
疫情防控下的高校网上财务管理思考
“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防治
传染病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建构与反思
宁国市仙霞中心卫生院高危孕产妇管理及情况分析
健康宣教对孕产妇预后和护理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