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德育工作实践

2022-04-13 16:28李红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行为意志

李红

摘 要: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道德品质发育期、行为习惯养成期。对幼儿实施道德教育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锻炼坚强的道德意志。

关键词:道德品质;情感;行为;意志

心理学指出:3至6岁的学前儿童处在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期,虽然还没有定型,但它却是未来性格形成的基础。目前,我园独生子女较多,这是培养良好品德的有利因素,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使我们的幼儿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理”等不良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道德品质发育期、行为习惯养成期、道德人格形成期。此时对幼儿实施道德教育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加强幼儿的道德认识,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锻炼坚强的道德意志。如何来做好德育这项工作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日常生活中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适时的品德教育

《幼儿园指导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认知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的对幼儿进行教育。因此,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各个方面,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有的幼儿不收拾玩具,教师一味批评,效果不会很好。要及时地“捕捉”幼儿的闪光点,适时地进行教育。利用幼儿穿戴的漂亮,教师称赞他:“老师觉得你今天特别漂亮,对不对”?幼儿高兴地说:“对”“你自己漂亮还不是最漂亮,咱们的房子也要跟你一样漂亮才行,你看现在,玩具把房子搞得乱七八糟,你说怎么办呢?”这时幼儿会自觉收拾。当幼儿将玩具收拾整齐后,教师表扬:“你真是好孩子”“你真爱劳动”,以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给他们讲:“玩具放在柜子里,又整齐,又好看。下一次我们再玩玩具的时候,就能很快找到它们。”与脱离具体情境机械说教的方式相比,这样有利于幼儿具体形象地明白道理,提高道德认知,还能使他们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劳动价值。

又如:户外活动结束,幼儿拿好衣服回教室,转身功夫就看到不知谁掉了件衣服在地上,孩子们齐刷刷的迈过去、踩过去,没有一个人把它拾起来。我问:“为什么看见地上的衣服不捡起来呢?”他们理直气壮的对我说:“不是我的衣服!”瞧,多么“合理”的借口啊!我问:“那如果有一天你的衣服掉在了地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去踩它也不去捡它,你们会怎样想呢?”他们不说话了。接着,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小故事,让他们明白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之后每次出去活动,再也看不到不拾东西的现象了。

二、树立榜样,进行品德教育

幼儿小,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往往难领悟。利用生动、感人的故事,他们就很容易接受。榜样激励是我们常用的教育方法,为他们提供优秀的范例让他们照着去模仿,并适当渗透道德认知,容易收到较好的教育成效。比如,为了解决幼儿不愿洗手的问题,教师将已经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的照片贴在班级的表扬栏里。这样,无需教师讲道理,幼儿就会照榜样去做。一段时间后,表扬栏中的幼儿会越来越多。

三、利用突发事件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开学初,下了一场大雪,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雪灾”, 观看电脑中有关“雪灾”的图片,向幼儿讲述救灾过程中的感人事迹,让幼儿充分体会到互帮互助的美好情感。生活中我也观察到了幼儿的变化。如:在绘画活动中,孩子们完成自己的作品后会自己动手将作品进行张贴展示。张子涵的作品展示处比较低,很快她就贴好了,得意地欣赏了一下自己的作品,高高兴兴地参加区域活动去了。高个子仲新跃也毫不费力地完成了自己作品的展示。一會又来了仲金荣,她的位置有些高,只见她拉来了旁边的小椅子,准备进行粘贴。正在这时,顺熙走来了,他的粘贴处很高,听到金荣豪爽地说:“顺熙,一会儿我帮你。”而倔强的顺熙也不甘示弱,像她一样也搬来了椅子,准备站在椅子上完成粘贴活动。但他却不像金荣那么顺利。此时,朱志远热情地走了过来说:“顺熙,我帮你吧?”这个小家伙,居然没有理同伴,把画往地上一扔,搬起椅子就走了。我以为朱志远会袖手旁观,却见朱志远踮起脚尖,很快帮顺熙贴好了画。接着,又来了一批幼儿,我再次看到了孩子们互帮互助的场景。就这样,孩子们通过互相帮助完成了作品展示。

四、家园合作,进行品德教育

著名文学家老舍曾饱含深情地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过起码有百位老师吧,但是对我影响最深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但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家庭环境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础。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同时也需要家庭与社会的配合。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的共识呢?

我们利用《家园联系》向家长宣传关于家庭对幼儿品德形成的重要性,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在培养幼儿爱劳动方面,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一切都替代孩子,为孩子做好一切,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我们建议家长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己动手,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而不要事事代办使他们失去了动手的机会,就变得事事依赖他人。幼儿生日时,让幼儿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并鼓励幼儿与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图书、食物,让他体验与别人一起玩的快乐。在家里,父母要教育幼儿给家人分东西应先分给爷爷奶奶,再分给爸爸妈妈,最后才是幼儿自己的,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好品质。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行为意志
品质培养势在必行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好奇”的代价
观点集萃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