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在《儿童护理学》微课教学中的应用

2022-04-18 03:24张海宏崔慧敏
全科护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佝偻病护理学图谱

张海宏,妥 忠,崔慧敏

微课教学以随时学习、移动学习和片刻学习为特征,获得了广大学习者的欢迎。这种学习方式将课程分割成不同的片段,单纯地给出了课程的重点学习内容。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知识网络,学习者难以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而知识图谱(knowledge map)是将应用数学、图形学、信息可视化技术、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与计量学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等方法结合,利用可视化的图谱形象地展示学科的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知识架构达到多学科融合的现代理论[1-2]。知识图谱应用到微课教学中可明显提高学习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儿童护理学》是本科护理专业必修专业课程。查阅中国知网文献可知,目前对该课程微课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课教学设计[3-5]、微课在《儿童护理学》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6-7]、微课与微信平台的结合[8]及微课与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教学方法[9-10]的结合,很少有研究将《儿童护理学》碎片化的微课教学融合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本研究以《儿童护理学》中营养障碍性疾病一章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一节为例,阐述《儿童护理学》微课教学中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应用。

1 微课教学理念及设计

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11]。微课应该由微视频、微目标、微练习、微讲义及微教案等共同组成[12]。微课基本环节是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当学生熟练掌握所谓的重点和难点后进入下一个环节——前沿知识学习。主要是通过中国知网和CiteSpace软件先大致了解目前的研究领域,然后选择相应感兴趣的主题,阅读质量较高的文章。该环节充分利用了知识图谱的重要性。《儿童护理学》教学中教师设定学习者阅读篇数应该在3~5篇。优势在于学习者掌握了基础知识后,了解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无论是哪一个环节的学习,我们都希望培养出技术过硬、品德高尚的护理人员。因此,该课程微课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该是思政素养的渗透。主要是通过一些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例或者身边的模范作为榜样,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者的行为。

整个授课与学习过程中无论学习哪一个知识单元,微测试、微主题和微案例3个环节是必须要完成的,三部分构成了一个关联化和体系化的知识专题。如果不能完成就不能进入下一个知识单元的学习。课程设置见图1。在每个知识图谱节点链接CiteSpace软件,输入所选定的关键词,要求学生选择其中最大的10个点(研究最热门,研究人数最多的主题)进行阅读,了解该领域或疾病当前的研究热点。等待临床见习或模型实验课对这些知识进行考察和应用。

图1 知识图谱在微课教学中的应用

2 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在微课教学中的应用

2.1 微测试 通过微课教学讲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微测试,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关键知识。

2.2 微主题 这是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结合微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将片段化的知识通过知识图谱的形式链接成整体。以儿童护理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教学为例,学习这节课时学生在看完微视频之后,需要了解该病近10年的发病情况,因此设定检索条件:(((主题%=‘儿童’ or 题名%=‘儿童’ or title=xls(‘儿童’)or v_subject=xls(‘儿童’))AND(主题%=‘佝偻病’ or 题名%=‘佝偻病’ or title=xls(‘佝偻病’)or v_subject=xls(‘佝偻病’)))AND(主题%=‘患病率’ or 题名%=‘患病率’ or title=xls(‘患病率’)or v_subject=xls(‘患病率’)))AND(年 Between(‘2011’,‘2021’));让学生了解目前该疾病的发病率。共检索到142篇文章。

图2显示2011年—2021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方面的研究一直持续,在2018年时达到高峰,以后逐年下降。这就告诉学习者目前这个疾病在儿童发病率不是太高了。引导学习者去思考为什么?真的是这样吗?带着问题去实践、去探索原因,去发现新的知识。

图2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近10年发表文章趋势

图3告诉学习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在“儿科学”“预防医学和卫生学”“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领域有较多的研究,说明该病依然是儿童和公共卫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图3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近10年的主要研究学科分布

图4展示了目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学龄前儿童和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研究较多,进一步印证了该病好发于2岁以前的儿童,2岁后的后遗症期也是需要及时关注的;目前的研究类型多为调查分析,也有研究患儿体内维生素D含量对健康的影响;有助于帮助学习者巩固基础知识。

图4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近10年的主要研究主题

图5给出了目前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研究的前10位关键词,需要学习者进一步去阅读相关文献。

图5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研究的期刊分布

2.3 微案例 整个疾病的知识点学习完毕,给出综合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习的课程内容解决问题。从诊断、症状体征、生理生化变化特征、治疗及护理各个方面全面认识该疾病。通过CiteSpace软件展示可视化知识链接,见图6。

图6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知识图谱

3 小结

在《儿童护理学》微课教学中应用可视化知识图谱,既能促进学生对课程重点内容的掌握,也能将碎片化的知识点链接起来,形成一个疾病整体。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促进了教师的进一步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将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研究前沿的了解,优秀护理人员品质的培养融合在整个《儿童护理学》课程微课教学中,促进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巩固,扩展了学习者的学习范围,也让学习者逐渐正向发展。同时要求教师熟练掌握中国知网查阅文献及CiteSpace软件的使用。这就要求教师每年更新知识图谱;及时了解社会上发生的与课程相关的典型事例,传播正能量,渗透思政教育,不断与时俱进。

综上所述,《儿童护理学》微课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中会不断改进课程的不足之处,让微课教学越来越适合学习者学习。

猜你喜欢
佝偻病护理学图谱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一家系报告并文献复习
绘一张成长图谱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版)
儿童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图表
全血钙与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在佝偻病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