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2022-04-20 07:06付正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3期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创新网络时代

付正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主要是指以基层群众自身活动为主体、以满足自身精神文明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文化活动。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成为了基层群众自身活动拓展的一部分,在宣传、指导等多方面对群众文化工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讨论网络时代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网络时代;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创新

前言:

网络时代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网络快速发展以及网络的共享性、渗透性、传播性,在发展的过程中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积极实施与渗透也成为了很多群众的首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础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也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做好网络环境下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与设计[1]。

一、网络时代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发展契机

1网络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提供了内容拓展

内容拓展是指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在内容方面得到了积极的丰富,这种丰富性来自于网络时代的广泛性。事实上,借助网络资源,群众文化工作已经打破了传统文化工作建设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指导中实现了内容的自由学习:一方面群众文化工作过程中,群众文化的学习内容不再是以安排为主而是转为了学习为主的方式,群众文化工作的内容从提供固定内容转为了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平台的文化学习,群众对于文化工作有了更多丰富的认识,这对于提升群众参与文化工作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群众文化工作实施过程中,群众对于文化的发展有了更多的需求[2]。互联网开放性的背景下,基层群众已经广泛涉猎到了各种文化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自然的产生了不同的文化需求,这种文化的需求导致公众对于相关的文化有了明显的驱动力,突出表现为基层群众自发组织和参与的一系列的群众活动和各类的文化组织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内容。

2网络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提供了平台拓展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在内容、拓展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导致群众文化工作在推广、组织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障碍。网络时代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通过网络的便捷性、共享性得到了很好的拓展,一方面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实施过程中通过网络实现了平台的建立,如注册了头条、抖音等多媒体的平台账户,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实施等都可以通过平台的方式得到很好的推广而且利用平台推广的契机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基础群众文化实施过程中也会自然引发群众的广泛参与。平台化的拓展过程中网络的影响力、传播力是非常迅速的,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平台化发展可以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的建设当中,从而实现群众文化运动的壮大,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的实效性[3]。

二、网络时代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策略

1增加群众文化工作影响力

网络时代背景下基础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应进一步增加基础群众文化工作的影响力,通过网络平台号的发展实现影响力的快速拓展。网络化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如何做在事实上存在矛盾的心理,在拓展影响过程中既希望网络拓展影响力又担心网络的负面影响对群众文化工作造成影响。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实施过程中,文化工作者要充分发挥网络的平台化的优势,将基层群众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推广出去,在推广过程中积极发挥网络的影响力,利用影响力助力文化的发展。基层文化工作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的影响力提升主要来自于正面影响力而非负面影响力,具体来说基层文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干扰,人民群众对于网络下的群众文化活动通常会抱有一定的顾虑和偏见,这种顾虑对群众文化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提升影响力的过程中要做好人民群众对网络的正确认识,了解到网络对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在群众文化工作过程中使群众对网络与群众文化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主动参与其中,实现文化的有效渗透和指导[4]。增加群众文化工作影响力要求基层文化工作者积极实施有效的指导方案,在拓展过程中从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群众的文化选择等多方面进行合理的指导,确保群众文化工作影响力的快速扩大,体现网络在群众文化工作影响力。

2提升群众文化工作便捷性

群众文化工作便携性是指网络时代背景下应积极发挥网络的优势,通过网络资源获取便捷性的方式助力群众文化的发展。网络在群众文化工作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传播的方式实现了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性,提升了网络文化的传播能力。

提升群众文化工作便捷性体现了文化获取的优势,以文化馆为例,当今越来越多的文化馆可以通过“互联网+群众文化”的网络文化平台将其所获得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相关信息发布在网络上。通过网络文化平台,人们可以快捷地进行搜索,对各种群众文化工作的咨询了如指掌,真正实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具体来说,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作为文化传播的渠道,相关的基层群众都可以利用网络获取资源减少了文化传播的层递性,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文化工作者可以将相关的文化活动、内容通过网络等平台发布,有条件的文化工作站还可以将信息直接推动到群众群体当中,最大限度发挥基层文化传播的价值,在传播过程中体现文化的优势;此外在群众文化工作实施过程中,通过文化传播的方式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传播,确保群众文化各项工作都可以及时得到有效的回应,如文化馆对群众文化工作的记录,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文化工作的具体落实并在实施过程中实现文化的有效指导。

3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精准性

“互联网+”时代的群众文化工作的目的就是在文化平台以及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使得各类具有针对性的文化视频以及文化音频等资讯可以及时推送,保证资源的实时更新。还可以利用后台相关数据的分析对人们的最新动态以及喜好进行了解,从而为人們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服务。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精准性体现了群众文化的供给与需求的统一。从供给角度来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生硬,主要体现为群众文化工作的供给内容与群众实际需求存在不匹配的现象,导致基层群众对于文化活动工作缺乏具体的兴趣和爱好,如文化站组织的电影下乡活动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但提供的电影影片范围窄而且可选择性少,除了年龄比较大的人群以外其他人群并没有太多的兴趣[5]。网络时代下,依托网络资源的便捷性,通过网络资源及时了解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兴趣偏好,从而有针对性的推送广大人民群众感兴趣的内容,确保文化活动资源的有效更新;从需求端来看,网络时代下基础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呈现了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决定了在文化选择方面群众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通过网络的技术优势,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做好群众文化需求的变化分析,在指导过程中了解群众文化的特点从而做出积极的研判并及时推动更加精准、有效的文化服务。

4实现群众文化工作全面性

实现群众文化工作全面性是基层文化工作中网络应用的具体体现。利用网络化的资源可以进一步对现有的基层文化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在文化建设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指导。

实现群众文化工作全面性要求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利用网络的优势积极开展网络指导工作:首先层文化工作者要做好群众文化活动的展示和演出设计,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网络平台上积极对现有的群众文化的展示进行录播并播放,除了在文化站的官网上展示以外还应做好与其他媒介的合作,积极建立起融媒体的联络方式,促进文化的有效展示;其次做好文化内容建设工作。基层文化工作在内容建设存在明显的短板,包括文化内容不足等问题,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基层文化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与各个艺术团体、单位建立起更为广泛且紧密的联系,通过文化工作渗透的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内容,体现文化的宣传价值;最后,网络时代基层群众文化组织和设计过程还可以积极学习其他单位的长处,弥补自身短板,加快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基层文化建设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积极吸收外域文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现有的文化进行拓展,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工作,不断助力基层文化发展有渗透,体现基层文化的价值与指导,確保基层文化工作在网络背景下得到全面、整体提升。

总结:

网络时代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网络时代的平台性,做好平台内容建设,通过平台化发展的方式增强群众文化工作影响力、提升群众文化工作便捷性、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精准性、实现群众文化工作全面性,不断助力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金莲.浅议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与地方文化融合发展的思路——以华池县群众文化活动为例[J].参花(上),2021(03):133-134.

[2]何万鑫.提升民间文艺团体水平 推动基层群众文化繁荣——安康市群众艺术馆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建设案例[J].百花,2021(07):108-110.

[3]王敏.新形势下文化馆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略分析[J].参花(上),2021(01):129-130.

[4]易晓梅.“互联网+”时代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辅导[J].大观(论坛),2020(10):101-102.

[5]杨春丽.广场文化如何助力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J].今古文创,2020(36):91-92.

猜你喜欢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创新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
关于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
基层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探析
关于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媒体融合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创新研究
浅论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