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PVP治疗胸腰椎体骨折的临床研究

2022-04-20 03:31吴楚君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微创

吴楚君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联合PVP治疗胸腰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12例胸腰椎体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2组,A组56例患者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PVP治疗,B组56例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并伤椎置钉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均不同程度恢复或减轻;A组术后有3例(5%)出现骨水泥外漏,但均未漏入椎管;隨访期间2组均未出现内固定失效及神经损伤病例;B组术后有2例(3%)螺帽脱落,螺钉松动2例,术后12个月取出。2组均无螺钉断裂。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联合PVP与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并伤椎置治疗胸腰椎体骨折钉疗效相当;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微创

【中图分类号】R6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1--01

胸腰椎骨折(Thoracolumbar fractures,TF)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约占脊柱骨折的80%,以高处坠落或车祸事故等高能量损伤为主,临床多表现为顽固性腰背部疼痛、脊柱后凸畸形、椎管狭窄、脊髓损伤等[1]。单一的术式存在着各自的弊端,那么多种术式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我院将经皮椎弓根钉内固联合PVP治疗胸腰椎体骨折患者,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12例胸腰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A组56例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PVP治疗,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48-69岁,平均(57.5±5.3)岁。B组56例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并伤椎置钉治疗,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47-68岁,平均(58.3±6.1)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致伤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方法

1.2.1 A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PVP治疗

全麻下,取卧位,先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于伤椎上下位椎体椎弓根体表投影处各做1.5-2.0cm切口,通过多裂肌间隙暴露邻近椎体的关节突和横突根部,在前后位C型臂X射线透视引导下穿刺针位于左侧椎弓根外缘10点处,右侧位于入椎弓根外缘2点处,在侧位X射线透视通过穿刺针进入椎体,拔出针芯置入螺钉导针,而后攻丝拧入椎弓根钉,在伤椎上下位邻椎各打入1组椎弓根钉。对侧采用同样步骤。双侧皮下穿棒连接椎弓根钉,撑开复位伤椎,锁紧顶丝,最终行4钉2棒内固定。而后在X射线机透视定位后用穿刺针穿入伤椎椎弓根。

1.2.2 B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并伤椎置钉治疗

全麻,取卧位,C型臂X射线机透视下定位,标记伤椎与上下位椎体椎弓根中心点体表投影,于伤椎、上下位椎体椎弓根体表投影处各做1.5-2cm切口,通过多裂肌间隙暴露邻近椎体的关节突和横突根部,置钉步骤同A组,在伤椎及上下位邻椎各打入1组椎弓根钉。对侧采用同样步骤。而后行C臂X射线引导,通过置棒器皮下穿棒安放预弯的连接棒连接同侧螺钉,先锁紧伤椎顶丝,适度上下撑开复位,矫正后凸畸形,而后锁紧上下位主体各顶丝,最终,伤椎椎弓根两侧均完整者行6钉内固定。

1.3主要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VAS评分比较

2组患者疼痛程度均不同程度恢复或减轻;2组术后7 d、1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2.4并发症比较

术后2组切口均一期愈合。B组术后CT检查有2例(5%)出现少量骨水泥漏至椎体外缘,1例漏向椎体左前方,1例漏入椎间盘,未发现漏入椎管病例。随访期间2组均未出现钉棒松动、断裂及脱落现象,也未出现神经根损伤及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病例。B组术后有1例(3%)发生邻近椎体骨折,后经PVP治疗,疼痛解除,A组未出现临近椎体骨折病例。

2.5典型病例

62岁女性,L1压缩性骨折

47岁,男性,外伤折

3讨论

胸腰段椎体骨折造成伤椎椎体高度丧失,严重的胸腰椎椎体爆裂性或压缩性骨折会导致伤椎上位椎脱位、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甚至造成患者瘫痪。

3.1经伤椎椎弓根钉加强内固定较常规4钉2棒内固定的优势

经后路4钉2棒内固定术在伤椎上下位椎体各置入2对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术中可间接撑开压缩椎体及椎间隙,复位伤椎并解除神经压迫,但复位后伤椎与邻近椎体间空隙较大,则椎体后柱的承载力多集中于钉棒系统,随时间延长,伤椎易出现螺钉松动、移位、钉棒断裂等现象,进而矫正的椎体高度丢失、椎间隙变窄及发生迟发性后凸畸形[2]。

3.2常规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PVP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优势

PVP可发挥内固定及类似椎体空隙植骨的作用,增强伤椎的刚度与强度,增加固定节段脊柱的抗疲劳能力。目前学术界已公认,将椎弓根钉内固定与PVP联合用于胸腰段椎体骨折,既可增加伤椎抗压强度,预防蛋壳椎改变,又能减小椎弓根钉的应力,降低内固定失败率。

综上所述,经伤椎椎弓根钉加强内固定不存在骨水泥外漏风险,对邻椎的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崔冠宇,田伟,刘波.椎体强化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6):502-505.

[2]陈兆军,朱建华,邹辉,等.经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48例分析[J].江苏医药,2015,41(6):723-724.

猜你喜欢
胸腰椎骨折微创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微创拔牙术对下颌复杂阻生齿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
注射硫酸钙在20例胸腰椎骨折微创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胰腺微创手术,第二天可下床
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胸腰椎骨折后腹胀发生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干预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