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主体下班级科学微项目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2022-04-20 17:11杨琼
学生之友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活经验自主探究学习兴趣

杨琼

摘要:微项目课程活动,是近几年幼儿园教学中备受关注和推崇的一种教学活动。微项目活动作为实施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主要载体,指的是在连续一段时间内,围绕某个感兴趣的事物或内容开展的微型系列科学探究活动。

关键词: 生活经验;学习兴趣;自主探究

引言:

科学微项目活动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科学活动主题,并以该主体为中心予以分化、放大、加以扩散,让幼儿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会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观点、发现规律等,从而初步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求异的思维力和多维的创新能力。在这一阶段为他们提供开放的探索空间,引导他们透过自己的视角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幼儿真正成为“好奇、好问、好学、好动”的本真儿童。

一、科学微项目活动的基本要素

“微项目活动”是一种既非预定的教学模式,也非一般的教学计划,而是师生共建的弹性课程与探索性教学。它的基本要素有:

1.是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

2.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较长期深入的主题探索。

3.是成人与幼儿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的学习过程。

4.主题的选择是非预设的,主要来自幼儿的真实生活经验、兴趣和问题。

探索型科学微项目活动冲破了传统教材和教室的局限,向着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方向努力。

二、科学微项目活动的聚焦点

微项目活动聚焦“求真、解放、游戏、体验”四大关键点,“求真”是基本要求,其实质是探究事物。“解放”是基本准则,注重幼儿自主选择,多方面的参与。“游戏”是基本途径,作为教师我们要巧设游戏情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又要巧用游戏化手段保持幼儿的探究热情。“体验”是基本方式,是探究中的经历,也是一种亲历探究的感悟。比如我园中三班开展的“银杏叶的秘密”,活动追随幼儿对银杏叶的兴趣而生发,经历了银杏叶的雌雄之分,银杏叶的叶脉,银杏叶变身记等,满足了孩子们好探究、亲近自然的天性。他们用自己亲生的经历不仅获得了关于银杏叶的知识与经验,更可贵的是获得了探究体验的机会,感受了探究发现的成功与快乐。

三、活动实施开展的有效策略

活动中要为幼儿提供长期观察、亲子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从关注生活、关注幼儿、关注环境入手,收集幼儿生活中有价值的科学内容,收集整理幼儿感兴趣的科学问题,收集自然界中有趣的科学现象,进行分析、梳理、筛选、再造,形成具有“探究式”模式的适合幼儿实践、教师实施的有价值的操作载体,突出微、真、活。它以较小的切入点展开探究,其主体源于幼儿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微型科学探究活动,其主体微小,体现问题清晰。体现层次性、内容丰富,体现真实性;方式多样性;体现开放性。比如我班近期开展的“坦克的秘密”,从孩子带来的坦克模型入手,从孩子感兴趣的“坦克外型大调查”到“坦克的作用与构造”,再到“我来造坦克”,幼儿在造坦克中让观察设计、在实践中记录,在失败中反复调整材料,在小组讨论中寻找问题答案,在幼儿制造成功的基本下进行“我是小小坦克兵”的坦克大战,让幼儿充分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学习,获得成功。

四、追随兴趣开展学习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不断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以及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以顺应、引导、推动幼儿生成活动主题。教师预设主题和幼儿生成主题两者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具体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如:有时孩子们发现了感兴趣的事物,一开始就自己生成了主题项目活动;有时是在教师预设的主题项目活动过程中,引发了一些对孩子们来说更为兴趣的活动,因为幼儿对这一方面感兴趣,而生成了新的主题;有时幼儿生成主题项目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一些内容,又可以成为教师预设主题的来源。

五、根据幼儿发展特点注重活动多元性

1.活动的形式是多元的

针对幼儿发展的特点,学习形式灵活多样:问题讨论、小组调查、动手操作、观察记录、经验分享、成果展示等等。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观察者,也是活动的合作者、研究者、学习者、欣赏者等。幼儿既是学习者、参与者、评价者,通过参与操作和活动学习,掌握知识或经验,并对他们自己的学习、探索活动进行评价;又是互动者,能与周围的同伴、成人、材料及其他环境不断地接触、交往。

2.活动的内容、环境是动态、多元的

探索型主题项目活动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并有发展价值和操作可能的,都可作为幼儿探索的主题和内容。通过观察、实践、资料查询等了解了探究对象的秘密,也运用多种肢体语言进行创造表达。

每当一个活动内容产生后,幼儿就会借助已有的经验和技能进行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增添各类材料,不断地运用各种方法,如:观察记录、小组调查或讨论记录、个人或小组材料操作、相互经验交流等;在探索过程中,幼儿学习的地点不在局限于活动室、幼儿园,可以扩展到社区、公共场所、农村田野等。在活动的环境中,更能激发孩子去体验、去发现、去尝试、去收获。

3.拓宽家园合作的途径

幼儿园项目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幼儿园应该不断拓宽与家长的合作途径,家长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有别于“知识讲授”的方式,项目课程教学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探索学习上,家长参与的亲子互动性探索,不仅可以让幼儿有更安全、愉悦的探索体验,还能促进他们吸收和了解知识,促进他们情绪能力、感受能力的提升。

总之,探索性科学主题微项目活动,是一种新的操作,一种新的尝试。从主题网络的设计,主题项目活动的展开和实施,到主题的总结,整个过程不墨守陈规。通过积极的师幼互动,给予孩子充分自由探索、盡心表现和共同生活的机会。上学期我们进行了“科学微项目课程”的实施,从我个人实践后的感想来说,我认为探索性主题科学微项目活动是一个真正“以幼儿发展为本”,突出“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它注重的是孩子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顺应孩子的兴趣与发展的需要,更能激发孩子自身的潜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群.幼儿园项目课程的实践与思考2020(78):19.

[2]黄鹭青.幼儿园小班项目课程开展的思考与探究2020(17):193-194.

[3]施天宇.始于问题 终于幼儿——浅谈幼儿园项目课程研究2019(87):62

[4]肖菊红.幼儿园科学项目活动精选2020.8.1.33635CEFA-529B-4950-B6F5-084C27938851

猜你喜欢
生活经验自主探究学习兴趣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