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的应用

2022-04-20 16:29刘雅利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应用

刘雅利

【摘要】目的:通過临床案例分析心理护理应用与无痛人流术麻醉护理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接受无痛人流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各25例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接受常规围手术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分别为(37.57±6.39)分、(46.36±7.97)分,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应评分分别为(29.44±5.24)分、(36.52±6.41)分(P<0.05)。结论:对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关键词】心理护理;无痛人流;麻醉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1--01

前言

无痛人工流产术是由于各种原因避孕失败,妇女进入妊娠期早期的一种补救措施,但由于无痛人流术本身的损伤性以及胎儿流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身心双面创伤,所以在实施无痛人流术过程中,关于患者心理护理的内容与其他治疗护理内容同样重要,在此次调研中,主要希望通过对本院50例临床案例的分析,以了解心理护理应用与无痛人流术麻醉护理中的效果与价值,具体研究过程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接受无痛人流手术患者作为研究主体进行护理与观察,所有选取案例俊宇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进行治疗与护理观察,使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各25例的两组并分别设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中最低龄患者19岁,最高龄患者37岁,平均(26.37±4.06)岁,孕周范围中最短孕周5周,最长孕周10周,平均(7.45±0.51)周;在观察组中最低龄患者19岁,最高龄患者35岁,平均(26.15±4.01)岁,孕周范围中最短孕周5周,最长孕周10周,平均(7.31±0.53)周;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分析确认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本人均知情同意手术及研究内容,并签字确认,研究内容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超声检查确定符合早期妊娠并且属于宫内孕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护理依从性较好的患者,认知功能良好的患者,能够耐受相关治疗以及麻醉用药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传染或感染的患者,合并其他系统功能异常或障碍的患者,组织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其他不可抗因素中途退出研究观察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护理,内容包括术前指导、术中配合与护理、术后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同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情绪心理进行心理护理干预,①术前: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术前知道以及相关知识科普的过程中注意有意识地建立良好护患信任关系,并通过患者沟通过程中展现的情绪表现判断患者整体心理是否处于负面状态,对于寡言少语等明显抑郁表现的患者需要在沟通过程中使用沟通技巧、询问等方式促进患者开口沟通,鼓励患者表达情绪,对于焦虑、焦躁等情绪的患者,通过科普讲解相关知识提高其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以达到减轻焦虑,找到自我护理自我治疗的目标;②术中:进入手术室后根据术前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与结果对患者整体状态进行二次判断,在手术过程中做好手术配合与护理的基础上,注意观察患者异样表现,判断其原因是否与手术、麻醉或患者自体情绪状态相关,并根据其具体情况进一步处理,如伴随明显体征异样需要立即报告医师;③术后:术后主要针对患者休息、自我护理、症状观察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科普教育,整体过程主要展现对患者的关心以及关注[1][2]。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情况,具体使用SAS/SDS焦虑抑郁评定量表进行评判,分值越低状态越佳。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 25.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整合处理,(x±s)作为数据体现形式,t进行检验,P<0.05表示对比项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SAS/SDS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基础上(P>0.05),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评分均低于接受常规围手术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通过对本院50例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护理与观察,发现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具有实际价值。在研究过程中分别对控制变量后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在后续效果统计分析中发现,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情绪状态优化程度显著高于接受常规围手术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在各种疾病与患者的研究中,对于情绪状态以及疾病恢复情况之间影响的关系已得到医务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在此次调研中的主体——接受人流术的患者,其情绪状态均处于消极负面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负面情绪是减慢或组织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对患者进行积极干预,引导患者不良情绪,并且在此次调研中可见其应用效果的显著,结果与Zhang H在其心理护理与无痛人流术相关研究中结论相符[3]。

综上所述,对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调整消极状态,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冯晶.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7):237+239.

[2]陈锦.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7):10+198.

[3]Zhang H .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inless Induced Abortion Anesthesia Care[J].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19.52C6F560-3BC9-4141-9D67-0ACD6D325CA5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