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再植再造术患者的个性化康复治疗与护理

2022-04-20 17:23王丽君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康复治疗治疗效果

王丽君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康复治疗与护理在手指再植再造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80例医院收治手指再植再造患者,随机分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加入个性化康复治疗和护理。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以及断指功能康复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变化。结果:①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5.0%,断指功能康复优良率为60.0%,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75.0%,断指功能康复优良率为35.0%,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以及断指功能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分别为(17.2±3.5)分和(12.5±2.1)分,抑郁评分分别为(18.2±4.8)分和(13.1±2.4)分;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分别为(17.1±3.6)分和(15.6±3.2)分,抑郁评分分别为(18.1±4.9)分和(16.3±3.7)分,观察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康复治疗与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手指再植再造的成功率,改善断指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指再植再造;康复治疗;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1--01

手指离断伤是急诊创伤中的常见类型,由于手指功能对于人们的劳动能力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绝大部分的患者希望实施断指再植再造术,保留手指的完整性和功能[1]。但是手术只能够重建手指解剖结构,手指功能的康复则与术后康复治疗有密切的相关性[2]。因此在术后需要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从而加速手指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3]。为了观察个性化康复护理的实施效果,文章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80例医院收治手指再植再造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80例医院收治手指再植再造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18~56岁,平均(32.2±4.3)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为19~55岁,平均(33.1±4.4)岁。入选标准:①年龄>18岁且实施断指再植再造手术;②患者和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恶性肿瘤以及器质性疾病的患者;②无法配合本次研究观察的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nbsp;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不采取中药熏洗干预,实施常规治疗与常规康复护理,主要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包括手指关节被动活动、抓握功能训练、感觉脱敏训练、肌力训练等措施,共计开展12周。

观察组加入个性化康复治疗和护理,具体措施为:①心理护理:耐心劝导患者,告知患者术后手指功能康复需要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消除患者的担忧情绪,告知患者可以通过积极的治疗改善残疾程度,提高患者对于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同时通过过往成功治愈的案例,提高患者的信心。②个性化康复治疗: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损伤程度、切口愈合情况、功能障碍程度等方面;术后7~10d保持功能位并制动休息。术后1周内炎症反应比较严重,本次研究术后10d开始配合中药熏洗,主要配方为苏木8g,丹参10g,苍术、15g,茵陈、龙胆草各20g,加速肿胀消退,持续1~2周。针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估,包括受伤部位、损伤程度、术后功能障碍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术后2~4周进行康复训练,相对断指邻近关节进行按摩,按摩力度适中,以感到酸麻胀痛为宜,每次按压5~10min,每天3~4次,开展主被动练习,活动范围和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不能强行活动,避免切口开裂出血。术后4~6周是肌腱与骨折位置愈合的关键时期,但此时也容易出现软组织粘连的情况。因此需要加强康复护理,每天按摩患指2~3次,每次持续20min;同时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1天3次,每次30min,照射距离为50cm,持续1~2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循序渐进进行患指部分肌肉的被动训练,注意不能直接施力到骨折部位,避免影響骨折部位愈合。术后6~12周是骨折愈合的成熟期,此时骨折愈合稳固,在这一时期可以加强患指的屈伸、内收、外展等训练,尤其是屈曲、内收等动作,1天3~5次,每次20个动作,逐步增加患指的活动度,每天增加5°即可,以患者耐受为宜,每天训练30分钟。同时指导患者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训练,包括系纽扣、系鞋带、叠衣服等活动。之后逐步开展阻抗训练,锻炼患指的肌肉力量,但是要注意不能过量训练。③出院指导:对出院患者制定家庭康复计划,叮嘱患者要坚持锻炼、适量锻炼,以无痛训练为主,循序渐进开展锻炼。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患指,定期复诊。

1.3观察指标

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以及断指功能康复情况。手术成功评价标准:断指存活,外形完整。断指功能康复情况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主要是根据断指关节活动情况、感觉恢复情况、血液循环、外观以及日常生活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80分为优,60~80分为良,<60分为差,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人数×100%。本次研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进行表述,两组均数计量值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统计表述,两组计数值采用X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预后指标差异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以及断指功能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变化

观察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断指再植再造术后康复中由于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疼痛、粘连,很多患者因为害怕疼痛不敢活动患指,从而引起关节强直,会影响患指功能恢复情况。因此在断指再植术后还需要加强康复治疗与护理,从而改善患指康复情况。

个性化康复实施过程中,需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水肿消退,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使患者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在术后要密切观察患指的颜色、温度以及张力,预防静脉血栓、血流灌注不足等情况的发生。在康复时期,需要采取红外线灯照射、中药熏洗等方法,加速肿胀消退,软化瘢痕,并保护关节韧带。之后逐步开展主被动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强直等问题的发生,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以患者耐受以及不影响骨折愈合为主,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适度锻炼,加强康复指导,根据患者复诊情况及时修改康复锻炼方案,从而确保个性化治疗。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5.0%,断指功能康复优良率为60.0%,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75.0%,断指功能康复优良率为35.0%,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以及断指功能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分别为(17.2±3.5)分和(12.5±2.1)分,抑郁评分分别为(18.2±4.8)分和(13.1±2.4)分;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分别为(17.1±3.6)分和(15.6±3.2)分,抑郁评分分别为(18.1±4.9)分和(16.3±3.7)分,观察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个性化康复治疗与护理有着较高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综上所述,个性化康复治疗与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手指再植再造的成功率,改善断指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俊,牛磊,周定,等. 个性化再植治疗手指末节离断伤的疗效[J]. 临床骨科杂志,2021(5):681-684.

[2] 廖渝琳,易瑜,刘绍江,等. 微型静脉皮瓣与微型邻指皮瓣治疗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指末节离断再植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1,18(6):201-204.

[3] 熊胜文,谢玉珍,周卓. 断指再植治疗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因素分析[J]. 中国综合临床,2018,34(4):356-361.

[4] 肖思顺,雷青,魏平. 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因素及处理[J]. 临床骨科杂志,2017,20(4):447-448.

[5] 朱一飞,应瑛,郭炜. 镜像理论指导下康复锻煉方案对断指再植患者手部感觉功能及主观状态评分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1):2021-2023.

[6] 许华,营敏荣,樊立云. 综合护理干预在断指再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3):125-128,133.

[7] 董晓璐,孙建弟,常成泉. 断指再植手术成活率相关因素分析及相应临床对策[J]. 实用手外科杂志,2018,32(2):263-264.

[8] 王琪琦. 显微外科综合护理对断指再植成活率和功能康复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4):507-509.

[9] 袁虹豪. 探究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115-117.

猜你喜欢
康复治疗治疗效果
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