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联合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本科实习生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

2022-04-20 17:23徐海姜宜成史亚非于昆张喜文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心电图实验组教学方式

徐海 姜宜成 史亚非 于昆 张喜文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1--01

目的 比较微课教学、以问题为基础教学的联合教学模式在实习生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100名实习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 50名,对照组 50名,实验组采用微课教学及以问题为基础教学的联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员的出科成绩、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学员的优秀率、良好率较高,对照组学员的良好率、及格率较高;实验组的课后学习时间长于对照组(χ2 =84.57,P=0.025)。问卷调查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 =82.68,P=0.034)。结论 在实习生心电图教学中,微课教学联合以问题为基础教学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心电图是心内科乃至临床上重要的内容,对危急重症的疾病评估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每个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在本科生教学中,心电图这部分内容具有庞杂、抽象特点,同时也受到不能实践的限制,造成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对相关知识点机械性记忆,不能系统的理解掌握,不仅遗忘快,而且临床上实践能力也较差。本科生实习阶段主要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更注重心电图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实习医生对心电图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部分心电图的识别,这种教学方式对该部分内容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随着信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教学方式运用于实践,微课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CL)就是其中的两种教学模式。本研究主要通过比较微课教学联合PCL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探讨这新的教学模式在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心内科的本科生实习人员100名,按照学员学籍号进行随机分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两组的带教老师均为我科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教学时长均按照教学大纲要求6课时。

1.2 研究方法

实验组采用微课教学、PCL联合教学模式。在课前课后采用微课教学模式为主,课堂上采用 PCL教学模式为主。微课教学模式:将心电图相关知识点分成各个知识小点,每个知识小点通过视频、动画、小课件向学生讲解;PBL 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先集中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心电图相关理论中的重要的知识点,学员没有关注到的,老师集中讲解。课后主要通过微信、QQ 与学员进行沟通交流。相应教学大纲要求每周集中两次时间与学生交流互动,每次时间一小时。每部分内容配备相应心电图进行阅图识别,课前予以五份心电图,课堂上再予以五份心电图。心电图来源是心电图室平时所收集的心电图、心内科对应疾病的相关心电图。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理论知识讲解心电图相关内容,课堂上配备相应内容相关的心电图。

1.3 考核方法

主要分为两部分,包括考试成绩和学员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和心电图阅图两部分,前者为 10 道选择题共 50 分,后者为为10份心电图识别为主观题共 50 分,两部分总共 100 分。按照考试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 90 分、 良好 75~90 分、及格 60~75 分、不及格 <60 分。

学习时间分为课堂学习时间和课后学习时间。课堂学习时间指的是学生及老师上课的时间,如果学员旷课,则相应的该堂课时间为0;课后学习时间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由学员自己来填写,主要指学生预习、复习、与老师互动的相应的实践。

满意度通过问卷形式打分,共 10 项内容,每项 10 分,共计100分。内容包括: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希望以后得到有更多的这种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相关性较高、可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临床知识的运用、有利于临床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有利于实践能力提高、有利于综合判断能力提高、有利于协作能力的提高。并比较两组学员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按照问卷调查结果分为四个等级,非常满意≥ 90 、 满意75~90 、一般 60~75 、不满意 <60 。

理论考试、课后学习时间调查和满意度调查在实习结束1周后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 t 和 χ2 检 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员一般情况及出科成绩比较 两组人员在性别、年龄上无显著差异。出科成绩比较,实验组的优秀率、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及格率及不及格率高于实验组。见表 1。

2.2两组老师和学生课堂和课后学习时间的比较  两组学员在课堂上时间均相同,但实验组的学员课后学习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5)(见表二)。

2.3两组学员对两种教学模式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在满意程度方面的非常满意、满意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在满意程度方面的一般、不满意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见表三)。

3 讨论

微课教学模式是近年来逐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短”指每部分微课时长在三到五分钟左右;“小”指微课文件容量小,易于学生下载和传播;“精”指微课内容都是重点精髓,且制作精美,生动形象;“悍”指效果明确,抓住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学生困惑[1-3]。心电图内容具有抽象、庞杂特点,通过微课教学,不仅能将心电图相关知识点分成知识小块阐述, 尤其是苦涩难懂的部分,如心电图的形成机理、各部分波形的意义;而且调动学员学习的兴趣。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系统性 ,突破了传统教学对时空的限制,将课内与课外、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4-5]。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学校,PBL教学模式的特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PBL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及思维实践能力的提高。PBL与微课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结合,可以互相配合,可以更高的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提高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兴趣性。

心电图学习需要不断实践、探讨、答疑、思考、进步,但在教学期间由于受时间、客观因素等的限制,使得学习效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们从心电图室的心电图库中选取心电图,临床病例中的相关患者、危重患者选取心电图来读图、答疑、解惑,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心电图知识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实验组更强调学员的实践应用能力,提供更多的心电图识别;同时强调学员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对心电图反复阅读、思考、提问、解惑。

本研究发现,在心电图教学中,采用微课联合PBL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后学习时间延长。调查反馈,学员也更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对于实习生的心电图教学,采用微课联合PBL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学生能力及效率,学生更喜欢通过这种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杜晨阳,李雄,王丽君. 在放射科住院医师培训中开展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研究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3(3):250-251.

[2] 杨美霞,宋芳,程云. 组织学与胚胎学微课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J]. 基础医学教育 , 2018, 20(12): 1123-1124.

[3] 朱余友,王娟,王黎. 基于 BOPPPS教学模型的微课体系在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9, 39(1):47-51.

[4] Tavakol K,Reicherter EA. The rol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enhancement of allied health education[J].J Allied Healtll, 2003,32(2):110-115.

[5] Hoffman K, Hosokawa M, Blaker RJ, et al. Problem-based learning outcomes:ten years of exper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r Columbia School of Medicine[J].Acad Med, 2006, 11(7): 617-625.

猜你喜欢
心电图实验组教学方式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异常及相关因素分析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