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生活,让数学课堂更具亲和力

2022-04-20 18:00赵海浪
学生之友 2022年1期
关键词:贴近生活研究策略数学课堂

赵海浪

摘要:新课标的到来,并没有动摇数学在学科中的重要地位。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科素养而不是学科的分数高低。数学的来源本就是来自生活的,数学学科的学习也要服务于生活和教学。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生活为原型,缩小学生与数学学科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长数学智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贴近生活;研究策略

引言:

数学的学习需要以身边事物为原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善于挖掘并发现数学课堂的学习资源。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抵制出现厌学心理。教师要尽力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在掌握数学规律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潜力。教师要发挥自身教学才能,把枯燥的知识融入游戏当中,贴近学生实际。

一、寓教于生活,让数学课堂更具亲和力的意义

1.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学习。教师要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数学知识的作用,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配合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运用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数学学习是具有趣味性、实用性的。教师要使得数学知识适应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人才。

2.教学方向的改变

教师要明确数学教学目标,大大加深对数学生活的关注度。新时代的教育赋予了数学学科新的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挖掘素材,丰富数学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教师把生活实例引入课堂,保证数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要展现数学的魅力给学生,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视野,博得学生眼球。

二、寓教于生活,让数学课堂更具亲和力的策略

1.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教师要有深厚的數学底蕴,教师自身要明白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教师讲课要围绕主题,兴趣是学习中无形的巨大力量。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作用,教师要保证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学习,满足学生发自内心身处的知识需求。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程当中,增加体验感和参与感,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让数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时候,教材的编排是以生活当中的数据为基础,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眼光。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灵活、合理的重组教材,可以选择生活化的教材。教师要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教材当中的生活体验。

2.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课堂数学学习的知识背景,让学生拥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教师要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教师要对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内心想法,侧重讲解学生不会的知识。教师要不断总结教课的经验,学生也要相互讨论学习的经验,师生要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例如:学生在学习《找规律》(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总结相关的数学问题,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教师要学会把生活化的数学内容融入到数学课堂当中,说说都有那些规律。引发学生深次的思考、探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数学活动,获得体验。教师要善于解释和运用数学模型。教师亲切的给学生营造数学情境,然后进行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借助教具、学具进行数学学习。教师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说出正确、全面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展示、交流。

3.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

活动只是数学课堂的学习形式,使得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教师要使得学生做到知识与能力并举。学会应用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符号代替实物进行思考,数学非常具有逻辑性。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拓展知识练习,从而弥补课本上面的知识储备。教师要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感受事物之间的联系。

例如:教师在教授《百分数的应用》(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总体上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断构建生活化学习内容,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百分数会出现在我们生活的那些地方,比如饮料的配料比、衣服标签上面料的成分等。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教师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要把批评和表扬把握好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融入生活场景,创新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比如游戏活动,大家其乐融融的学习,一举两得。教师还可以进行竞赛,促进学生学习。

结束语:

教师把知识生活化,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角色互换来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明白数学的用途。教师要锻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可以把应用部分教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机智解决问题。教师教学要从实际出发,生活当中充满了数学,教师要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熊紫逸,黄先绪. 本期主题——生活中的数学[J]. 十几岁,2021,No.146(31):40.

[2]潘海燕.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途径[J]. 广西教育,2016,No.969(33):111.

猜你喜欢
贴近生活研究策略数学课堂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研究
试论如何使高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