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

2022-04-20 02:16陆东妃
学生之友 2022年1期
关键词:树桩农夫学法

陆东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三年级的文言文扮演的是启蒙的角色,其中心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文言文多为无韵文,所叙之事皆为古人古事,所以难读,难懂,是显而易见的。再者,在小学阶段,由苏教版转到部编版,文言文篇目骤增的情形之下,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去实施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呢?今天我就结合校级公开课《守株待兔》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守株待兔》是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寓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课本选入的第一篇文言文形式的寓言。讲述的是一个宋国的农人,无意间得到一只撞上树桩而死的兔子,从此不再耕作,天天守着树桩等撞死兔子的可笑行为。告诉人们不要想着不劳而获、不要存侥幸心理,要靠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小故事,大道理,短短的59字,却蕴含深刻的道理。这个故事白话文版的许多学生都了解。迁移知识,用旧知入门,去学习新知。所以新课的伊始,用讲故事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文言文版的《守株待兔》,消除学生的陌生感,迅速融入新课。

一、说故事,巧融入

解题后:

1、师:这个故事你们熟悉吗?谁来说说这个故事。

2、指名举手同学和大家分享。

3、师:其实啊这个故事是两千多年前一个叫韩非子的思想家写的,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文言文的读,首先要读得正确,学生可以借助拼音、注释,将文言文读正确,同时还要注意读好句子中的停顿。其次要读得通顺,就是要断句合理,通畅自然,力争做到声断气连。第三,要读出韵味,学生可以通过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文章内容,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带入朗读之中。

第二板块以读为主,加上适当的的诵读技巧的指导,尤其是长句断句的教读,将诵读层层递进。形式多样的诵读,使学生能保持较好的诵读兴趣的同时,熟练程度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从读准字音到读对节奏再到读出古文的韵味,最终水到渠成实现熟读成诵。

二、多诵读,见其义

1、借助拼音、注释,将文言文读正确。自由朗读。

2、听老师范读,尝试用斜线画出停顿的地方。

3、跟老师读,进一步感知节奏美。

4、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5、把课文读给同桌听,推荐同桌读,将听读评三者巧妙融合:

6、师生合作读,共悟古文韵律之美。

诵读是贯穿整节课的,在第三板块中,引领学生初步感知寓意。

语言渲染情境读:

7、师:第一天过去,第二天这个种田人还是: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師: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他一无所获,可是,他却依然: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三、授方法,知内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领略学生感受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应结合课文渗透合适的学法:借助注释这是理解古诗文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作为课文的插图,文本的一部分,在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学法指导上也应该是逐步渗透,由引导到自主运用。因此,进入新课之前,解读单元导语页,我就开始紧密联系课本插图。

1、引看注释,观插图,明方法

(1)赏插图,巧入课

师: 这个幅图画就藏着一个寓言故事?

生答。

师:这是鹬,这是蚌,鹬的长嘴被蚌紧紧夹住,旁边的渔翁眉开眼笑张开双手想把它们一网打尽。

(2)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5守株待兔

师:看注释,株的意思?

师:看,这就是树桩。

师:守株待兔的意思是( )? 请你说。

2、忆学法,知内容

师:回顾以前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方法,读懂文言文的意思,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读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把一些字组成词来理解。

师:现在请同学们试着运用这些方法,默读课文,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故事大意。

3、用学法,解文意

生: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师:他找准了吗?

师:这个句子呀很长,很复杂,不太容易懂。那大家结合注释,试着解释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师:给你们一点时间,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借助注释可以帮助我们读懂这句话,还有什么办法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话呢?

生回答:观察课文插图。

师:看,课文插图。从图上你观察到什么?

生回答。

师:是啊,这个图就完美地解释了“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这句话。观察插图,也是读懂文章的一个好方法啊。

4、文配图,晓文意

文言文是基于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行文简练。正因为语言极为凝练,因此言简义丰,不容易理解。我们在教学的目的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恰当地设立一些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富有趣味性的环节。如视频、动漫、图画等,本节课中设立了一个情境:给缺少文字的连环画配上合适的文字。

5、迁学法,读古文

学以致用,方能内化。学习应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因此我做了如下设计:

(1)自读课本阅读链接——《南辕北辙》,思考: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2)小组交流讨论,明白道理。

(3)尝试用课堂上学到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阅读文言文版的《南辕北辙》。

(4)家庭作业:和家人一起阅读《韩非子》中的其他文言文版的寓言故事。

四、聚焦词语,积累词汇

词句是构成段落篇章的基石,文言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虚词、特殊的句式结构,要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去领略、积累,为学生往后的学习铺设台阶。

1、拓展积累含“者”的称呼。

耕者、读者、学长、智者……

2、积累含“释”的成语。

爱不释手,手不释卷。

积累文言文词语“走”。

走的古形,常见古诗文例句。

五、关注语用,实践运用

教学语文,我们要关注语言文字,发现作者的表达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运用语言,习得方法,提升语文素养。

1、师:像他这样什么都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是等兔子来撞死,对于他这种做法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他?

生:白日做梦 痴心妄想 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 心存侥幸

2、师:这些宋国人会怎么笑话这个农夫的呢?

师:请你选这一种方式说说。

“农夫啊农夫,你可真是……”

“农夫啊农夫,你怎么能……”

“农夫啊农夫,俗话说……”

综上,在三年级文言文启蒙教学中,形式多样化地诵读,熟读成诵,读懂文言文的内容,理解文言文中所蕴含的道理,结合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方式,用课文带动学生进行文言文寓言系列阅读,从中感受它的文质兼美。感悟传统文化的智慧。

猜你喜欢
树桩农夫学法
一截“小树桩”
农夫和蛇
农夫和蛇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树桩盆景的夏季管理
老板轮换制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
回归自然做个城市农夫
回归自然做个城市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