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22-04-20 02:16汤增发
学生之友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年级创造力阅读教学

汤增发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引领学生了解外界环境及学习汉语言文化的重要学科,对于其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承载着启发性的效能,而文本阅读环节正是该课程的重要部分,可见阅读兴趣及习惯的培养是学好该学科的重点。俗话说,阅读能够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能够带领其畅游在语言世界,感受语文的魅力,同时文本阅读教学亦是激活学生写作思维的关键举措,对于语文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都具有推动功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创造力

引言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新课改之后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更加严格,语文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基础阅读能力的培养及提升,确保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和感知能力。其中朗讀训练活动的开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要作用,许多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语文教师着眼于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主动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对朗读以及阅读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个人学习能动性的指导之下自由发散思维。本文则以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为切入点,探讨朗读训练活动的开展策略及技巧,以期为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及改革提供相应的参考,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

一、创设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环境

小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知识,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有利的阅读环境,这种阅读环境不仅仅包括硬件,还包括整体的阅读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思维非常流畅,天马行空,无拘无束,阅读和讨论不受到拘束,有助于产生新的创新思路。这是一种在阅读中似乎挣脱牢笼的感受,在阅读学习的同时,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环境和阅读书籍,同时也能够选定合作的阅读伙伴,交流一些从阅读中获得的情绪。在交换思想的过程中,语文阅读能够为学生的语言交流提供非常丰富的素材,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不同的教学活动和阅读交流活动,甚至可以在一些思想交流或辩论的游戏中,实现对于学生思维的触动作用,使课堂气氛变得更活跃。这种阅读的环境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如家庭阅读环境、图书馆阅读环境等等。

二、培养学生创造力

新时期背景下,教育工作不能拘束思路。教师需要意识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教育,是让学生掌握自学方式,形成终身学习意识。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在生态课堂中开发学生的创新素质。有了创造意识和能力,社会才能稳定发展。对科技进步来说,创造力是重要动力。构建生态课堂,需要教师予以学生的创造素质建设更高支持。教师在知识讲解期间留意观察,以学生创造力培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释放想象力、创造力,大胆抒发个人见解和看法。有了问题和讨论过程,才能将知识牢牢掌握在手心,彻底解决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师生一起讨论、交流与解决问题,完成学生创新意识的挖掘和培养,使学生形成创新能力。教育工作绝不能墨守成规,教师需要在课堂预留足够开放的题目与问题,让学生在各抒己见中畅所欲言,写各种各样的练笔,绝不能拘泥形式。语文教育目标和追求是写作,应使用立意明确的语言,让知识能够在学生大脑中融会贯通。众所周知,语文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属于基础知识,学好语文知识,学生才能理解其他学科文字内容。语文教学中,需要把握知识整体性联系,平时教师需要重视自身专业性塑造和提升,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完成新旧知识衔接。教师应保障新旧知识的衔接和有效性,让学生看到新知识的时候能够回想起旧知识,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由点及面地完成语文学习。对于生态语文课堂来说,其追求的是让学生能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学习的目标和追求是发展个人素质,适应社会变化。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化。如果个体没有终身学习意识与习惯,就会被社会淘汰。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知识进化的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引出新的内容,让学生能够不断补充知识。教师不能一股脑将所有知识教给学生,毕竟教师能力也有限。在知识竞争的时代,教师能做的就是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意识,掌握正确的自学方式,形成可持续学习能力。而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利用阅读过程能够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与内容,在阅读的同时形成了文字、语句、文章理解能力,不仅思维得到开拓,也增长了许多见识[1]。

三、转变教学观念,提供自主空间

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来看,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教学目标,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加不用说提升学生的阅读创造力。因此,在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地思考空间,让学生进入阅读的更深次当中去,发现文本当中的深刻含意,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讲解教学方法,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下,我们的身边有没有浪费或者破坏环境的行为呢,举几个例子与大家分享一下?此时,学生可能会纷纷进行思考,回忆自己生活当中发生的破坏环境的事情。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开展文本阅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注意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创造思维。待学生阅读完毕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同学们,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知道地球只有一个,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呢?通过这一问题的引导,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够让学生进入更深层次当中去,发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应该保护我们的地球。由此可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散性的思考环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文本阅读教学并非单纯地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身为教育者要意识到该环节的重要向,同时阅读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具有辅助作用,故而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才能充分展现该部分的综合效能。面对传统教学遗留下的一系列问题,教师要积极采取先进的授课理念及方法,并结合文本内容,规划合理地教学方案,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模式,引导其不断产生阅读热情及兴趣,进而达到优化该教学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育贤.探究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知识文库,2021(24):55-57.

猜你喜欢
高年级创造力阅读教学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