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常见课堂行为问题及建议

2022-04-20 02:16余新林
学生之友 2022年1期
关键词:注意力教学活动课堂教学

余新林

课堂问题行为是课堂教学中最具普遍意义的问题。特别是在新课改之后,提倡“要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度,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引导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能力,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合作,”致使注重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自由主动性更大,便出现更多的课堂问题行为。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刚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将对学生的身心及以后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本文通过观察低年级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揭示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教学中常见课堂行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课堂行为问题的内涵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与课堂行为规范不一致的行为,并且影响课堂秩序的课堂行为。大致可分为外向型问题如上课故意发出异常生、交头接耳、下座位等;内向型问题如上课发呆、害怕老师的提问、在书本上乱涂乱画等。无论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的行为问题,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存在一定的影响。

二、学生常见的课堂行为问题表现

通过观察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及教师交谈中,发现低年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普遍性、多样性,使课堂教学过程显得异常复杂,而课堂问题行为的另一个特点——不可预测性则让教师感到更为棘手。具体表现如下:

(一)注意力涣散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在低年级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发生注意力涣散的情况,如:低年级学生很活泼,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但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一下子在书籍上乱涂乱画、一下子又趴在桌子上发愣等,对于老师的提醒,他只能保持几分钟的安静,没过多久又恢复原状。而且一个班级体中这样的学生将近有25%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二)上课期间小动作不断

小动作是指暗地里做的干扰团体的行动,也指某些不正当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低年级学生也会经常做小动作,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一年级学生小彭在上课期间,经常手里捏着铅笔,或者故意将圆珠笔的笔头去掉,在课堂上经常打扰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一节课中他的小动作能持续20多分钟。

(三)故意发出异常声

异常声是指不同于平常的声音。在教学活动中也会出现异常声,这些异常声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也带有一定的影响。低年级的学生有时也会有意无意的发出课堂异常声来影响教学,如一年级学生小王有时候会在课上故意发出一些怪声,如学动物叫这样的异常声吸引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个别平常比较调皮的学生也会加入其中,造成班上将近一半的学生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使课堂纪律变得更加混乱。

三、课堂行为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失当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教学过程中, 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一些不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或是只关注表现好的学生而忽视其他学生。无效的课堂活动也必将影响学生的课堂表现。

(二)认知需要得不到满足

认知需要就是“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4]小学低年级学生初入校园,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但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教授的教学内容有部分学生在家里家长已经教授过或是在学前班已经学过,因此当老师再次教授该内容时,学生的内心需求将无法得到满足,并且对于旧知识的学习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则很难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低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出现课堂行为问题。

四、有效解决课堂行为问题的建议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种具体的实践,它离不开与小学课堂紧密相连的各种实际情况。学生的课堂行为具有复杂性,教师在解决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过程中应从多种方面着手,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根据上述低年级在课堂中存在的行为问题及原因,从教师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课堂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因而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监控能力可按照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有经验的教师会运用教育机智来有效的处理课堂问题。所以教师需要有必备教学管理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专家讲座和观摩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等方式学习一些教学管理方法,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的运用教学管理方法来组织活动。

2.加强教师反思能力

通过教学反思这种方式,让教师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对于不足之处进行改正。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来进行自我反思,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和点评;并且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进行相互听课的方式来了解自身的问题、请听课教师指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帮助其能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和原因等等。

(二)建立“自我”的师生课堂规则

大班教学是我国一个普遍且严峻的现象,低年级学生的特殊性需要老师的细心教导。面对那么多名学生,每个孩子的生理需求教师不可能都照顾到,也无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同样的精力与关注。所以建立“自我”的师生课堂规则是管理教学中必要的。在制定课堂规则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参与制定课堂规则的活动中,这样更有利于他们适应、认同并遵守这些规则。

(三)合理奖惩,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

对于低年级学生课堂行为的管理,可以用一些合理的奖励。对他们多一些鼓励和赞扬是培养良好课堂行为有效的方法。例如教师通过表扬守纪的学生:你们看!某某同学坐得真端正!老师最喜欢他了!这样,注意力涣散的学生就会马上向这个受表扬的同学学习,投入到教学中,认真的听讲。适当的惩罚也是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在实施惩罚时,切不可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应要合理实施惩罚。

总而言之,教育方法各式各样,在实践中会遇到许许多多问题,只要本着科学化、民主化、艺术化的宗旨,从关心儿童的心理需要出发,在尊重儿童人格的基础上,靈活地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因势利导,让儿童的良好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成长为新世纪的创造者。

猜你喜欢
注意力教学活动课堂教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让注意力“飞”回来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