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山区铁路重大工程选线设计思路研究

2022-04-20 08:20王艳杰闫绍辉王楠楠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11期
关键词:紫云选线线路

王艳杰 闫绍辉 王楠楠

(1、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设计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杭州华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99)

铁路选线是铁路勘测设计中决定全局的重要工作。选线工作要综合考虑→址选择、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投资,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做到所选线路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复杂山区铁路选线尤为困难,选线过程中应贯彻规划选线、重点工程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等思想[2-6],确定线路合理走向。本文通过对贵州地区铁路选线设计研究,结合工程地质、车→→址选取、长大复杂桥位选址等因素,合理选择线路走向。

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贵州省境内,起于贵阳市,经黔南州、安顺市,至黔西南州兴义市。主要承担着黔西南州与安顺、黔南州、贵阳间的客货交流,是兴义至永州至赣州铁路一部分、贵阳至河口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填补了贵州省南部地区路网空白,增强路网运输灵活性和机动性,是连接次级城市与省会城市的便捷通道。技术标准为:国铁I 级、双线、速度目标值200km/h(预留250km/h),限制坡度9‰,加力坡18.5‰,电力牵引。区段货流密度及旅客列车对数如表1 所示。

表1 区段货流密度及客车对数汇总表 单位:104t

2 复杂山区选线控制因素及选线思路

本项目位于贵州省境内,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且复杂山区选线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

2.1 地形条件复杂

地处贵州高原侵蚀溶蚀构造中低山丘陵区、侵蚀构造低中山区等地貌单元。桥区河谷地形起伏较大,高差大,地形复杂。针对以上复杂地形,从河谷上游开始,逐渐向下游处选择合适的跨越点,充分用足限坡、局部展线等思路,尽量减小高墩大跨特大桥和长隧工程,优化工程条件。

2.2 不良地质多

复杂山区往往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断层破碎带多,不良地质多,岩溶、危岩落石、顺层等不良地质多,会引起路基地表塌陷、桥基失稳、隧道突水突泥等不良影响。山区选线时应强化地质选线,为减小不良地质的影响,尽量绕避不良地质,当无法绕避时,应从规模较小的不良地质段,加大角度,快速通过,并采取合理的工程形式、加强工程措施。

2.3 环境敏感区多

西南山区生态环境好,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较多。区域内环境敏感区分布较密集,沿线分布自然保护区1 处,水源保护区6 处,风景名胜区8 处,地质公园2 处。在选线时进行多方案比选,当线路无法绕避环境敏感区的缓冲区时,尽量采用隧道或桥梁工程通过,以减小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8]。

3 线位布局及方案研究

本项目紫云至贞丰段地形起伏较大,紫云→标高约1130m,北盘江峡谷及其支流白水河等谷底标高约448m,贞丰→位标高约1047m,沿线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大,河谷深切形成“V”形峡谷地貌,铁路工程艰巨,线路敷设难度大。区域地质以紫云至白水河以砂泥岩为主,白水河至贞丰以灰岩为主。灰岩地段岩溶、岩溶水、暗河极其发育,危岩落石较为严重,加之地质构造纵横交错,地质情况极为复杂。

在此段线路方案研究中,充分贯彻了“重大工程选线”和“地质选线”的原则。针对“V”形峡谷地貌,沿北盘江峡谷,从河谷上游开始,逐渐向下游处选择合适的跨越点,充分用足限坡、局部展线等思路实现工程的优化以及工程条件的改善;紫云至贞丰段线路方案,综合考虑本段地形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结合跨越北盘江、白水河大桥重大工程,兼顾沿线地方政府设→需求,重点研究了北盘江上游桥位方案、中游桥位方案和下游桥位方案。

3.1 方案设计

图2 白水河双线特大桥(162+310+162)m 矮塔斜拉组合梁布置图

3.1.1 上游桥位方案(方案I)

紫云出→后向南于六马镇北侧大屯村设六马→,出→后跨白水河于板贵镇设板贵→,出→后跨越北盘江,出郑家隧道向南于丰县城东侧设贞丰→,线路长73.652Km,桥隧比86.3%。

此段方案线路地质概况如下:紫云至白水河主要以软质岩为主,白水河至贞丰以灰岩为主。主要不良地质为软质岩受构造影响褶曲发育,危岩级别差,个别段存在顺层。可溶岩段岩溶、地下暗河、危岩落石发育。

重点桥隧工程:白水河特大桥:(162+310+162)m 矮塔斜拉桥、北盘江特大桥:24m+32m+24m 简支梁+1-325m 中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型拱,重点隧道工程:郑家隧道:12458m。详见图1- 图3。

图1 白水河双线特大桥现场图

图3 北盘江双线特大桥孔跨布置图

3.1.2 中游坡蝉桥位方案- 方案II

紫云出→后向南于六马镇北侧大屯村设六马→,出→后向南采用主跨(155+310+155)m 矮塔斜拉桥跨白水河,于坡蝉村设坡蝉→,出→后采用主跨(41+330+41)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跨北盘江,于贞丰县城东侧设贞丰→,线路长71.468Km。

本方案由于北盘江桥位小里程端位于300 余m 高的陡壁下方,危岩落石严重,施工及运营安全风险高,工程难以实施,故给予放弃。

3.1.3 下游桥位方案- 方案III

紫云出→后向南于良田镇设良田→,出→后线路采用主跨(283+513+283)m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跨北盘江,以隧道穿蔡家湾等地至贞丰县城东侧于者村设贞丰→,线路长64.509Km,桥隧比90.13%。

此段方案线路地质概况如下:紫云至白水河主要以软质岩为主,白水河至贞丰以灰岩为主。主要不良地质为软质岩受构造影响褶曲发育,危岩级别差,个别段存在顺层。可溶岩段岩溶、地下暗河、危岩落石发育。北盘江特大桥桥位受断层影响严重,隧道部分线路下穿地表暗河明流段有打漏地表水的风险。

重点桥隧工程有:北盘江特大桥:(283+513+283)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箱型拱,重点隧道工程:茅坪村隧道:9128m。

以下对上游桥位方案及下游桥位方案进行比选。

3.2 方案比选

比选方案工程地质条件、重大桥梁工程及隧道工程对比见表2。

表2 优缺点比较

下游桥位方案虽线路长度短,工程投资节省,但重点桥隧工程施工难度大,工程风险较高,上游桥位方案工程安全可靠,工程实施难度小。推荐采用上游桥位方案。

4 结论

4.1 针对山区复杂地形,从河谷上游开始,逐渐向下游处选择合适的跨越点,充分用足限坡、局部展线等思路,尽量减小高墩大跨特大桥和长隧工程,优化工程条件。

4.2 针对山区复杂地质条件,选线时应强化地质选线,为减小不良地质的影响,尽量绕避不良地质,当无法绕避时,应从规模较小的不良地质段,加大角度,快速通过,并采取合理的工程形式、加强工程措施。

4.3 复杂山区选线应贯彻“工程优先、兼顾→位”的思路,确定重大桥位,合理选择线路走向。

猜你喜欢
紫云选线线路
游贺州紫云洞
基于故障历史数据和BP神经网络的接地选线方案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思路探究
沾化至临淄高速公路北贾枢纽立交段选线研究
紫云格凸河
输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分析PT、CT极性反接对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的影响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在安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