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2-04-21 00:11罗晓容
医学前沿 2022年4期
关键词:护理质量

罗晓容

摘要:目的:讨论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对于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到2021年3月之间在岗的70名内科护理人员,将其归为对照组。另选择同时期70名内科护理人员,将其归为观察组,在对照组中执行常规的护理管理,在观察组中制定共同参与式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在护理文书方面的书写达标率、优秀率、自我效能评分及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文书书写达标率及优秀率上分别为97.1%及94.3%,好于对照组的87.1%及81.4%,且均P<0.05;观察组在自我效能评分上好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共同参与式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内科护理质量,并增强内科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内科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共同参与式护理;内科护士;护理质量

在传统的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通常是由护士长负责管理工作的,大部分护理人员没有参与护理管理工作的资格,尤其是资历较浅的护理人员,无法参与到护理管理工作当中,这对于内科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不利于内科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提升。鉴于此,本文对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4月到2021年3月之间在岗的70名内科护理人员,将其归为对照组,另选择同时期70名内科护理人员,将其归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年龄在22岁到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68±5.04)岁,工龄范围在2年到9年之间,平均工龄为(4.58±1.03)年;观察组护理人员年龄在21岁到4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54±4.76)岁,工龄范围在2年到10年之間,平均工龄为(5.03±1.54)年。两组护理人员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为对照组执行常规的护理管理方式,其主要内容为根据不同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及性格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分配,共同配合医生完成相关诊疗工作,并使用弹性的排班制度等等。

为观察组执行共同参与式的护理管理,其主要内容包含:1.建立质量管控的管理小组,并由每个科室的护士长和两名护理管理人员及相关和护理人员共同组成。任命护士长为租场,在小组之内建立三级质控网,即为护士长-质控组长-组员的护理质量管控网,由组长为小组的组员安排相关工作和任务,并定期按照相关规定中的质量标准对小组之内的成员的实际工作进行检查,将检查的解雇作为月末的考核标准和相关奖惩制度的标准。2.各个层级参与管理。首先,针对小组之内综合资质较低的人员进行第一层的管理,主要检查其在护理工作方面的实际落实和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并将相关问题记录在质量持续改进表格中。其次,针对小组之内综合资质较高的护理管理人员,进行第二层的管理,一方面由上级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监督,另一方面,针对其工作的完成情况要求其进行自检,对其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追踪。分析和评价,并使用书面报告的形式在例会上进行通报。最后,针对护士长进行第三层管理,护士长的主要职责为小组内成员工作完成情况的检查与监督,并定期的进行护理质量的分析会议,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书写达标情况。其主要内容包含医嘱单、三测单、护理记录及医嘱执行单等,由护士长进行评价,如有一项书写不合格,即为不达标;均填写为100分优秀,分值≥90分为合格。

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水平。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共10项,每项使用四级评分法,完全不正确为1分,不正确为2分,正确为3分,完全正确为4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间,得分越高表示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表示,并利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 表示,经X检验,以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为标准。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文书书写达标率比较

2.2两组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水平比较

3.讨论

多年临床实践表明,护理工作在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预后、提高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内科的护理工作比较繁重,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均比较有限,患者投诉率较高,护理人员工作幸福感也不强,亟须进行改善。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在整个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不同资历水平、不同职称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护理人员既是管理者,也是实施者,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之间的协调沟通,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并通过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形成管理合力,而且护士长可以对护理工作的进行展开全面监督、管理,使内科的护士形成良性竞争,提高护理人员能力的同时,缓解护理人员的压力,提高内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专业水平,进而全面提升内科护理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护理文书书写达标率及优秀率上分别为97.1%及94.3%,好于对照组的87.1%及81.4%,且均P<0.05;观察组在自我效能评分上好于对照组,且P<0.05。

综上所述,共同参与式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内科护理质量,并增强内科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内科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樊亚慧.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新生儿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校医,2022,36(03):216-218.

[2]范文英,任玉敏,吴旭丽,叶文杰.护患共同参与式护理在食管癌化疗中的应用[J].食管疾病,2021,3(04):299-301.

[3]邓红,何倩文.共同参与式护理对日间化疗患者静脉化疗安全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23):118-122.

[4]吴璇璇.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5):2211-2212.

猜你喜欢
护理质量
造口人照护模式的应用研究
用iPad实施床边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影响
腔镜资源整合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