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震荡通气疗法与米力农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效果

2022-04-21 04:12杨志宇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8期
关键词:米力农动脉血肺动脉

杨志宇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人民医院,广西 贵港 537300)

肺动脉高压是指由肺动脉痉挛、肺动脉阻力增高等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肺动脉高压可引发右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右心衰竭,危险性较高[1]。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肺动脉阻力持续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从而引起严重和难以纠正低氧血症的一种病症。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发病凶险,致死率较高。对此病患儿进行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纠正其肺动脉高压的状态,改善其心肺功能[2]。采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效果较为理想,但该治疗技术的限制性因素较多(如设备昂贵、治疗费用高等),尚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是探讨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震荡通气疗法与米力农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9 例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静息状态下肺动脉收缩压>30 mmHg 和(或)平均肺动脉压>25 mmHg;胎龄≥37 周;接受常规吸氧治疗后病情未得到缓解;具有进行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的指征;其监护人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先天性肺部疾病;存在器官功能衰竭;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或存在相关禁忌证;存在凝血功能异常。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30)。在对照组患儿中,有男16 例,女13 例;其胎龄 为37 ~42 周, 平 均 胎 龄 为(39.56±2.46)周;其出生至发病的时间为1 ~20 h,平均时间为(13.68±6.25)h ;其出生时的体重为2169 ~4102 g,平均体重为(3116.08±859.67)g。在观察组患儿中,有男17 例,女13 例;其胎龄 为37 ~42 周, 平 均 胎 龄 为(39.51±2.42)周;其出生至发病的时间为1 ~22 h,平均时间为(14.89±6.79)h ;其出生时的体重为2236 ~4156 g,平均体重为(3219.03±915.41)g。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在两组患儿入院后,根据其病情对其进行补液、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治疗。在此基础上,用高频震荡通气疗法联合米力农注射液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米力农注射液(生产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79;规格5 mL:5 mg/支)的用法是:先用50 μg/kg 的此药对患儿进行静脉推注,之后用0.5 μg·kg-1·min-1的此药对患儿进行静脉泵注,持续泵注48 h。对患儿进行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的方法是:对其实施气管插管,采用德国德尔格baby log VN500 呼吸机对其进行通气治疗。将震荡频率设为10 ~15 Hz,将震荡幅度设为35 ~45 Hz,将平均气道压设为8 ~20 cmH20,根据患儿的病情、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等合理调节氧浓度。待患儿的肺动脉压力、血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均恢复正常后停止治疗。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震荡通气疗法与米力农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采用高频震荡通气疗法与米力农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同上。本研究所用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为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生产厂家: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128 ;规格:70 mg/ 支),具体的用药方法是: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后,经气管导管将100 mg/kg 的牛肺表面活性剂一次性滴入其气道内,之后对其实施正压通气,以促使牛肺表面活性剂均匀分布于肺泡表面。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每博指数(SI)、心脏指数(CI)、心腔间或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压差(△P)、左室射血分数(LVEF)、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QP/QS)、肺主动脉压力、全肺阻力、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氧合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功能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治 疗 前, 两 组 患 儿 的△P、QP/QS、SI、CI、LVEF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SI、CI、LVEF 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其QP/QS 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功能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功能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s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30) 对照组(n=29) t 值 P 值△P(mmHg) 治疗前 23.85±5.28 23.92±6.28 0.196 0.813治疗后 35.26±4.25 24.15±5.69 5.202 0.020 QP/QS 治疗前 2.59±0.65 2.52±0.72 0.236 0.748治疗后 2.01±0.54 2.42±0.68 4.296 0.023 SI(mL/min) 治疗前 123.36±27.56 124.36±33.26 0.189 0.748治疗后 153.47±28.03 129.68±35.02 5.967 0.015 CI(mL/min) 治疗前 15.49±2.58 15.52±3.11 0.136 0.859治疗后 19.75±3.02 16.83±2.69 4.698 0.018 LVEF(%) 治疗前 36.02±7.56 36.12±6.02 0.215 0.769治疗后 52.68±7.56 44.89±6.38 5.023 0.01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肺主动脉压力、全肺阻力、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氧合指数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肺主动脉压力、全肺阻力、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肺主动脉压力和全肺阻力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其动脉血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肺主动脉压力、全肺阻力、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氧合指数的比较(±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肺主动脉压力、全肺阻力、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氧合指数的比较(± s

肺主动脉压力(mmHg) 全肺阻力(wood) 动脉血氧饱和度(%) 氧合指数(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0)59.68±8.67 42.06±6.68 8.96±2.03 5.65±1.23 78.86±6.25 98.21±1.69 250.36±53.96 410.02±75.96对照组(n=29)60.14±9.05 52.36±7.25 8.89±1.96 7.21±2.16 79.92±7.51 92.24±6.38 250.39±55.57 340.02±65.26 t 值 0.185 5.216 0.203 6.029 0.214 5.986 0.197 4.986 P 值 0.856 0.015 0.759 0.011 0.789 0.014 0.796 0.022组别

3 讨论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上尚未完全阐明其病因及病机。此病可导致新生儿肺血管的阻力持续增高,严重影响其心房及动脉导管内的正常血流,导致其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威胁其生命安全。高频振荡通气疗法是临床上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进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在压力波动较小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肺扩张效果,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降低其肺损伤的发生风险[3]。米力农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可通过调控心肌内膜的钙离子通道而发挥正性肌力的作用,扩张外周血管,提高心肌的收缩力,减轻心脏的后负荷,降低肺动脉压力。肺表面活性物质是从猪肺泡或牛肺泡表面提取的一种天然肺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表面的张力,避免肺泡在呼气末塌陷,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复张的状态,降低肺血管的阻力,改善氧合指数,进而能显著改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的呼吸功能[4-5]。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震荡通气疗法与米力农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功能,降低其肺动脉压力,提高其动脉血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

猜你喜欢
米力农动脉血肺动脉
肺动脉肉瘤1例报告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1例单纯性肺动脉异常起源胎儿孕中期心脏超声漏诊分析
急慢性肺动脉高压的介入治疗
动脉血与静脉血相互转化的演示方法
急诊患者动脉血与静脉血清血钾的相关性分析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米力农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探究
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米力农及左西孟旦应用于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治疗中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