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研究

2022-04-21 04:12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8期
关键词:血管性小梁眼压

孙 蕾

(威海市立医院眼科,山东 威海 264200)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继发于视网膜缺血性疾病或视网膜炎症性疾病之后的难治性青光眼[1]。此病在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2]。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应尽早对其进行小梁网切除术+ 视网膜光凝术,以控制其病情的进展[3]。康柏西普是一种第2 代人源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重组鼠单克隆抗体片段。此药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从而可起到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4]。有研究指出,在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小梁网切除术+视网膜光凝术前,先使用康柏西普对其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5]。本文对在威海市立医院就诊的82 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用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眼压、血清VEGF 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9 年1 月1 日 至2021 年1 月1 日 期 间在威海市立医院就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诊断标准[6];2)存在眼痛、畏光、眼压升高等症状;3)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有眼部手术史;2)患有精神疾病;3)对康柏西普过敏。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 例,共41 只患眼)和观察组(41 例,共41 只患眼)。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0 例,女21 例;其年龄为53 岁至72 岁,平均年龄(61.18±3.26)岁。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8 例,女23 例;其年龄为52 岁至73 岁,平均年龄(61.14±3.33)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小梁网切除术+ 视网膜光凝术。进行小梁网切除术的方法是:常规制备巩膜瓣后,行前房穿刺,释放少量房水。注入黏弹剂,对巩膜瓣下小梁组织、周边虹膜予以切除,常规缝合巩膜瓣。术毕于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 mg,并用典必殊眼膏涂眼。进行视网膜光凝术的方法是:采用532 nm 的绿激光(光斑的直径为300 ~500 μm)对患者视网膜病变处进行光凝处理(300 ~500 点/次),曝光时间为0.2 ~0.3 s。共进行3 次光凝治疗,两次治疗之间应间隔6 ~10 d。在术前,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在确认患者房角及虹膜的新生血管消退后对其进行小梁网切除术+ 视网膜光凝术)。进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散瞳、表面麻醉处理。于睫状体平坦处将TB 针头沿着垂直方向刺入患者的玻璃体内,缓慢注入0.05 mL 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生产厂家: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30012)。在术前,对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 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2)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 个月两组患者血清VEGF 的水平。血清VEGF 的水平采用ELISA 法进行检测,试剂盒由泽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 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 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压相比,P>0.05。治疗后6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 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mmHg,± s

表1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 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mmHg,± s

注:*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 <0.05。

分组 眼压治疗前 治疗后6 个月对照组(n=41) 41.74±3.15 25.12±4.16*观察组(n=41) 41.75±3.13 17.61±5.18*t 值 0.0144 7.2381 P 值 0.9885 0.0000

2.2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 个月两组患者血清VEGF 的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 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6 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 个月两组患者血清VEGF 的水平(pg/mL,± s

表2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 个月两组患者血清VEGF 的水平(pg/mL,± s

注:*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 <0.05。

分组 血清VEGF 的水平治疗前 治疗后6 个月对照组(n=41) 114.59±9.17 84.33±8.48*观察组(n=41) 113.61±9.23 72.54±7.09*t 值 0.4823 6.8298 P 值 0.6309 0.0000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与患者存在视网膜缺血病变、视网膜缺氧、眼内肿瘤等因素密切相关[7]。此病具有呈进行性发展、致盲率高的特点[8]。罹患此病可导致患者出现眼痛、畏光、眼压升高、视力下降等症状[9]。临床上应积极地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以防止其发生失明等严重的并发症[10]。在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积极地治疗其视网膜缺血等原发疾病[11]。进行小梁网切除术+ 视网膜光凝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常用方法[12]。但有研究指出,仅采用小梁网切除术+ 视网膜光凝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往往难以控制其病情的进展[13]。康柏西普是一种第2 代人源化抗VEGF 重组鼠单克隆抗体片段。此药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从而可起到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有研究指出,在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小梁网切除术+ 视网膜光凝术前,先使用康柏西普对其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可因虹膜和前房角新生血管生成而出现眼压升高的情况。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水平的变化可反映其病情的可控性。VEGF 作为一种血管生成因子可诱导血管新生。血清VEGF 水平的变化可反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出现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的情况[14]。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6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眼压、血清VEGF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说明,用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康柏西普可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改善视网膜缺血[15]。相关的研究表明,在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小梁网切除术+视网膜光凝术前,先使用康柏西普对其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控制其临床症状,降低其眼压。

综上所述,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疗法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降低其眼压及血清VEGF 的水平。

猜你喜欢
血管性小梁眼压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血管性痴呆 早发现、重预防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补 缺
补缺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
补缺
血管性痴呆,预防胜于治疗
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