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D-二聚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2-04-21 04:12朱登鹏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8期
关键词:夹层主动脉入院

王 芳,朱登鹏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重庆 400060)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管壁内膜出现破口,血液由此进入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逐渐延伸剥离主动脉内膜和中膜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此病具有发病急、进展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点[1]。对此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改善其预后的关键。进行血管造影检查是临床上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最准确的方法。但进行该检查操作较为复杂,且部分患者对造影剂过敏,无法接受该检查。因此,寻找更为有效、敏感的指标来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十分重要[2]。本文主要是探讨进行血清D- 二聚体(D-D)与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 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有26 例,非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有24 例)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 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50 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设为主动脉夹层组,将其中50 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年龄>18 岁;临床资料完整;主动脉夹层组患者的病情符合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标准[3];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或精神疾病;对检查或治疗的依从性差;有药物依赖性。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D-D 与hs-CRP检测,方法是:采集患者的外周静脉血3 mL,以3000 r/min 的转速对血液标本进行5 min 的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清,并将血清在-80℃的条件下保存。采用免疫胶乳比浊法测定血清中hs-CRP 的水平,采用普通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D-D 的水平。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hs-CRP、D-D 的水平。比较主动脉夹层组患者中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与非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不同时间点(入院后12 h、24 h、72 h 及14 d) 血 清hs-CRP、D-D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hs-CRP、D-D 水平的比较

主动脉夹层组患者血清hs-CRP、D-D的 平 均 水 平 分 别 为(143.65±3.56)mg/L、(1.98±0.39)mg/L,对照组健康人血清hs-CRP、D-D 的 平 均 水 平 分 别 为(1.20±0.34)mg/L、(0.32±0.07)mg/L。主动脉夹层组患者血清hs-CRP、D-D 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hs-CRP、D-D 水平的比较(mg/L,± s

表2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hs-CRP、D-D 水平的比较(mg/L,± s

主动脉夹层组(n=50) 143.65±3.56 1.98±0.39对照组(n=50) 1.20±0.34 0.32±0.07 t 值 281.660 29.624 P 值 0.000 0.000

2.2 主动脉夹层组患者中典型与非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hs-CRP、D-D 水平的比较

入院后12 h、24 h、72 h 及14 d,主动脉夹层组患者中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与非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Hs-CRP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 h,主动脉夹层组患者中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D-D 的水平高于非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2 h、72 h 及14 d,主动脉夹层组患者中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与非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D-D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主动脉夹层组患者中典型与非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hs-CRP、D-D 水平的比较(mg/L,± s)

表3 主动脉夹层组患者中典型与非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hs-CRP、D-D 水平的比较(mg/L,± s)

组别 血清Hs-CRP 血清D-D入院后12 h 入院后24 h 入院后72 h 入院后14 d 入院后12 h 入院后24 h 入院后72 h 入院后14 d典型主动脉夹层(n=26) 5.95±1.90 6.51±2.14 11.09±2.54 8.43±2.82 0.77±0.21 1.23±0.40 2.09±0.94 6.80±1.18非典型主动脉夹层(n=24)5.94±2.00 6.29±2.54 10.35±2.39 7.97±3.13 0.85±0.20 0.86±0.30 1.99±0.85 6.09±1.58 t 值 0.018 0.332 1.059 0.547 1.377 3.676 0.393 1.809 P 值 0.986 0.741 0.295 0.587 0.175 0.001 0.696 0.077

3 讨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此病患者可出现突发性胸背部疼痛、血压升高、焦虑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率加速等临床表现,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其死亡。及早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hs-CRP 是一种急性期的反应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血清hs-CRP 的水平与机体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hs-CRP 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标志物之一[4]。研究表明,hs-CRP 可对其他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产生促进作用,从而参与到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发展中,其表达水平可预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5]。D-D 是可溶性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表达水平可反映机体的凝血状态及纤溶状态[6]。研究表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D-D的水平会异常升高[7]。究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在发生急性主动脉夹层后,其机体会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并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导致主动脉夹层假腔内血栓形成,激活内源性凝血级联反应和纤维蛋白原溶解系统,从而使血液中D-D 的水平显著升高[8]。血清D-D 水平的持续升高提示急性主动脉夹层撕裂的范围越来越大[9-10]。对于非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来说,虽然其主动脉夹层假腔会持续存在,且假腔内会形成血栓,但假腔内无血液流动,因此不会导致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持续性激活,因此在发病的早期其血清D-D 的水平不会持续升高[11]。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hs-CRP、D-D 的水平可显著升高。通过检测血清hs-CRP、D-D 的水平有助于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

猜你喜欢
夹层主动脉入院
蜂窝夹层结构的制备与应用进展
颈部动脉夹层磁共振成像多序列评估与信号解读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预见性疼痛护理在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
主动脉也会长溃疡
不得不防的“健康杀手” ——主动脉夹层
关于主动脉夹层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