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俄罗斯浪漫主义的“哥伦布”

2022-04-22 18:39石静轩
雨露风 2022年3期
关键词:哥伦布浪漫主义特点

摘要:浪漫主义这一文学流派在19世纪传入俄罗斯,拉开了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的帷幕。茹科夫斯基作为俄罗斯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给俄罗斯诗歌增添了新的抒情方向,使俄罗斯诗歌获得了灵魂。本文通过对茹科夫斯基作品中体现的浪漫主义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读者全方位了解其创作手法及特点,深入解读诗人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茹科夫斯基;浪漫主义;特点

浪漫主义是艺术创作方法中的一种,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取代感伤主义,并且以其严格的规则强烈反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不同于古典主义严格的规则和感伤主义的保守,主要反对旧的传统制度,追求个人精神生活的解放,追求自由和独立。在文学作品中,主人公一般都有强烈的叛逆精神,故事情节比较激烈。

茹科夫斯基被认为是俄罗斯浪漫主义的创始人,在其作品中他揭示了人的心灵,赋予了俄罗斯诗歌向新的方向发展的机会,且这位诗人的创作对俄罗斯浪漫主义和俄罗斯文学的发展非常重要。茹科夫斯基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者,他的诗歌结合了浪漫主义和俄罗斯民间故事的风格,别林斯基称他为“俄罗斯诗歌的灵魂”。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新的文学流派的发起人之一,别林斯基称“没有茹科夫斯基,我们就不会有普希金”。

一、俄罗斯浪漫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浪漫主义最初作为一种文学流派出现在十八世纪末的欧洲。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时代俄罗斯和整个欧洲发生大动荡。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直到1814年才完全结束。浪漫主义渗透到俄罗斯文学晚于德国和英国,但早于美国。俄罗斯的浪漫主义许多方面不同于西欧,西欧是在反对启蒙运动的斗争中建立发展的,俄罗斯浪漫主义并没有与其斗争,而是与其共同发展。

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是在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和1825年12月党人革命失败之后才慢慢形成雏形。俄罗斯浪漫主义被分为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两种流派。消极浪漫主义作家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反对现状、留恋过去,幻想从古老封建社会中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1]。茹科夫斯基便是俄罗斯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充满反抗战斗,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其代表人物是早期的普希金。19世纪40年代,浪漫主义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让位现实主义。俄罗斯诗歌成就了浪漫主义的辉煌,拉开了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的帷幕[2]。

二、茹科夫斯基生平简介

瓦西里·安德烈耶维奇·茹科夫斯基(1783—1852)是一位俄罗斯诗人,也是俄罗斯浪漫主义诗歌的创始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哀歌、浪漫主义民谣以及史诗类作品,也经常翻译诗歌和散文,同时还是文学评论家。茹科夫斯基于1783年出生于图拉省的一个地主家庭。1795年茹科夫斯基开始服兵役,随后搬到圣彼得堡。1797年,他进入莫斯科的一所贵族学校学习,在这期间,茹科夫斯基创作出他的第一部作品《五月的早晨》。1807年,他创办《欧洲公报》杂志,直到1811年,他一直在莫斯科进行写作和翻译工作,凭借着出众的外语水平,诗人还翻译了席勒、歌德等作家的民谣。1812—1814年卫国战争期间,茹科夫斯基参加到这场战役当中,但由于疾病的困扰,最终离开了军队。茹科夫斯基一生创作之路极其艰难。他最初只是模仿名作,而随着翻译的增多,他开始着手进行个人创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斯维特兰娜》,赢得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参军的经历对他的创作生涯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俄国军营中的歌手》便是最好的证明。在这部作品中,诗人形象地描写了很多军队以及作战的细节,表达了深深的爱国主义。随后,他自1815年开始就职于宫廷,为皇家服务。1839年辞去宫廷职务,远居德国。

三、茹科夫斯基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民间色彩的运用

茹科夫斯基非常重視民间文学,发展民间诗歌传统,并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其许多作品也取自民间神话和故事,比如《柳德米拉》《斯维特兰娜》和《十二个睡美人》等。诗人通常以这些民间元素作为创作基础,例如,典型的算命场景,引用民间名曲、俄罗斯童话和传说。作品中有许多民间色彩的细节,和人民生活都十分接近。

在这些诗歌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俄罗斯的民间生活和风俗习惯。在俄罗斯,占卜是女孩们比较喜欢的娱乐消遣方式。《斯维特兰娜》中就有关于此的描写,“某个主显节的黄昏,少女们卜卦;将脚上的鞋儿,脱下,抛往门外……”“燃热白蜡,杯里盛着清水,放进黄金宝戒,翠绿耳环;铺上白色披巾,向着杯子唱歌,占卜礼歌。”这里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常具有俄罗斯风格的占卜场景。此外,这一部分还有和圣诞节占卜相关的民间传说的图案和图像。例如,一个圆形的戒指,“圆形”和“戒指”象征着永恒,主人公一直忠于自己的未婚夫[3]。

诗人除了描述传统习俗外,还借用动物的形象。动物形象也具有独特的民间意义。例如在作品《斯维特兰娜》中,“一只眼睛明亮的鸽子已经悄悄飞到她身边”,这句话中鸽子象征着圣灵,像天使一样,将斯维特兰娜从黑暗的地狱之中拯救,这便是斯维特兰娜所祈祷的“安慰天使”。“黑色的乌鸦。翅膀蜷缩,呼啸雪橇上方;乌鸦嘎嘎喊叫:哀伤!”在这句中,将乌鸦拟人化,象征黑暗势力和死亡使者,隐喻那些坏的、可怕的事情。“公鸡拍击着翅膀,树桩迎接新的一天”这句话中,“公鸡”象征着祈祷并驱散夜间黑暗的咒语,宣布黎明到来,一切都将恢复正常[4]。诗人利用这些动物的形象,使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除此之外,茹科夫斯基的作品也取材于许多民间神话,例如在《十二个睡美人》中,诗人借用了“魔鬼”的神话形象。魔鬼引诱主人公与他签订合约,出售灵魂,以获得幸福和财富[5]。同样以古代神话中的睡美人为主题,诗人讲述与睡美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诗歌表明,世界是一个善与恶、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地方。诗人表达了从现实世界中解放出来的渴望,对真善美的渴求。

(二)内心世界的表达

内心世界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包括情绪、感受、愿望和对周围现实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作者特别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内心世界一般都通过创造力表达。就像茹科夫斯基在哀歌《大海》中所描写的那样,“无言的大海,蔚蓝的大海,站在你的深渊之上,我为你心摇神移,你呼吸着,如此生动,为了爱情,你骚乱而不宁。”这首诗前四句将大海拟人化,诗人描述了大海的本质,并通过主人公的情绪对比大海的沉默。

茹科夫斯基注重表达复杂的内心世界。例如在作品《墓园挽歌》中描绘农村的夜间景色,然后视角突然转移到墓地。诗人望着墓地,想起了勤劳的农民和虚荣的富人。“但你可知道它们都在等着同一个归宿,那就是走向这片漆黑的墓地。”这句话中,诗人感叹死亡是所有人人生道路的终点。无论是贫民还是富人,最终都会走向死亡。这表明,诗人追求平等,对不同社会阶层采取相同的态度。“有时候垂头丧气,像无依无靠,像忧心忡忡或者情场失意。”这句话中,表明人们进入永恒的世界,没有恐惧和希望,不知道快乐和痛苦。紧接着诗人又开始描写农村的墓地,表达他对生死的悲伤。“这里边,高枕地膝,是一位青年,生平从不曾受知于‘富贵和‘名声;‘知识可没有轻视他生身的微贱,‘清愁把他标出来认作宪章。他生性真挚,最乐于慷慨施惠,上苍也给了他同样的慷慨的报酬。[6]”诗人想到自己,思考着自己的未来,表达了个人的悲伤和对死亡的冷漠。

(三)对大自然的关注

俄罗斯诗人作品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热爱自然。诗人作品中的风景不是一个刻板的形象,而是每个自然景物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俄罗斯诗人通常在抒情作品中通过不同的季节来描写大自然。茹科夫斯基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深深的依恋,并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享受大自然的独特之美。

诗人通常会通过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大自然。比如在作品《黄昏》中,诗人不仅仅从视觉角度描写了自然:金色的芦笛、深红的余霞和婀娜的细柳。也从听觉角度描述大自然:草丛中秧鸡的粗野嚎叫、森林中菲罗墨拉的呻吟。不仅如此,诗人还从嗅觉角度描写了大自然:草木的芬芳和黄昏的凉爽。这一切都勾画出一副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黄昏图景。诗人通过多方面的描述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三维立体世界,侧面也凸显出诗人对世界万物的热爱。

茹科夫斯基在描述大自然时通常运用象征词。例如在作品《黄昏》中,“小溪上芦苇簌簌依稀可闻,远处的鸡啼划破沉睡村庄的馨宁。”,这句话中“沉睡的村庄”象征着一个由爱和友谊构建的美好港湾。“橡树林倒映在河水里面,一弯残月从山冈后面露出。沉思天空捧出的肃默星球,你的光辉在树林阴翳的上空荡漾。”其中“阴翳的上空”和“橡树般的沉默”象征着诗人因无法治愈的伤口而导致的死亡。“歌唱造物主,朋友,爱情和幸福。啊,歌谣,心头无邪纯净的硕果。”这里“无邪纯净的硕果”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人用这些象征性的词句,表达对逝去的青春和对爱情的回忆,也包含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

茹科夫斯基的诗歌中还借用很多大自然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比如星星、月光、悬崖、岩石或者落叶。所有这些事物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森林和山谷一次又一次地被迷蒙的光芒覆盖,敞开了心门。甜蜜的沉默。你悄悄闪过,然后慢慢亮起来。”这句中,“星星”象征梦想和理想,是一种明亮、纯粹、神秘却又无法实现的幻梦。在茹科夫斯基的作品中,岩石、悬崖和山脉是危险的象征。“在命运指引的地方奋斗,在月桂叶散落的地方,还有温柔的嫩粉色的叶子。”这句中,诗人诉说着自己沿着这条危险的道路一直前进的坚持。山里的河水并不是一條平静的河流,而是条汹涌的急流[7]。叶子在风的卷动下自由地飞翔,克服未来道路上的障碍。诗人用这些来表达他面对危险时的坚定和对成功的渴望。茹科夫斯基通过描写大自然来表达个人思想,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这种写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结语

茹科夫斯基作品中各处都浸润着浪漫主义色彩。他被称为“开辟俄罗斯浪漫主义的‘哥伦布”,其对俄罗斯诗歌的认识及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对后来的诗人和作家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毫无疑问,茹科夫斯基在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值得后人敬重。

作者简介:石静轩(1999—),女,汉族,河北邯郸人,翻译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俄语翻译。

参考文献:

〔1〕Баевский В.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поэзии(1730—1980)[M].М.:МГУ,2002.

〔2〕Лебедев Ю.В.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XIX века[M].М.:Просвещение,2002.

〔3〕Георгиева Т.С.Рус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история и современность[J].М.:Юрайт,1999.

〔4〕Николюкин А.Н.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терминов и поняти[M].М.:НПК,2003.

〔5〕Виноградов В.В.О языке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M].М.:Гослитиздат,1959.

〔6〕王立业.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7〕徐稚芳.俄罗斯诗歌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哥伦布浪漫主义特点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打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1950-1960)》
被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钢琴前奏曲》的演奏技巧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哥伦布没老婆
哥伦布与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