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探讨

2022-04-22 00:48石奕萍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5期
关键词:STEM教育理念研究分析幼儿园

石奕萍

摘要: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科学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活动,组织科学区域活动能够为科学教育提供良好平台,在补充知识点的同时,让幼儿在科学探索中调动学习兴趣,进而促进科学素养的提高。现阶段,基于科技创新关注程度的提升,科学区域活动占据的重要地位尤为凸显。“STEM”作为现代化教育理念,跨领域综合知识点是其主要特征,若能在科学区域活动中融入“STEM”教育理念,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对此,本文将简要分析开展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科学区域活动;幼儿园;STEM教育理念;研究分析

一、STEM教育理念下进行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重要性

(一)提供清晰的科学教育方向

国内幼儿园在优化科学活动方案、深化科学区域活动内涵等展开积极探索,从而建立将幼儿作为核心对象,并将科学活动作为载体的教育体系,这样能为幼儿科学教育的改进与完善灌注强大动力。科学教育的丰富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幼儿教育的有效转型。在该教育理念下,创新教学方法与调整教学思路,让幼儿科学教育模式变得更加成熟,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在STEM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进一步分解细化科学活动,能为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沃土,更会为持续的、长期的幼儿科学教育予以清晰的发展方向。

(二)与幼儿科学探究需求相符

因为幼儿的思维发展速度较快,所以针对自然界中的科学事物拥有浓厚兴趣。基于该教育理念进行科学区域活动,也是满足科学探究需求的一个主要过程,更是满足幼儿探知欲、收获满足感的一个主要手段。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如果能在STEM教育理念下进行,一方面和宏观视角下的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相符,另一方面帮助幼儿构建更加系统、清晰的科学思维。

(三)与幼儿终身发展需求相符

据相关研究表明,培养科学素养的起点应是幼儿阶段。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科学教育活动中,在锻炼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启迪幼儿的科学思维。

二、STEM教育理念下组织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路径

(一)以游戏、问题调动幼儿活动参与兴趣

以“空气炮制作”的科学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在对空气炮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将问题的解决作为导向,掌握空气炮的主要玩法、影响空气炮力量的关键因素,同时以自己独立制作的空气炮参与到游戏中。

1.发挥游戏的载体作用。幼儿教师应将任务作为载体,通过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项目帮助幼儿迁移使用以往的经验进行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探究思路:“制作空气炮”——“制作大力空气炮”——“击中小苹果”。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自由选用材料,并依据个人能力挑战不同的任务。

2.发挥问题的纽带作用。幼儿教师以“如何套住气球?”、“气球可以用来制作空气炮吗?”以及“你有哪些空气炮的玩法”等系列问题,辅助幼儿将问题逐步逐级地解决,这样能为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基础。将“如何套住气球”的问题解决后可以顺利制作简化的空气炮,然后教师提出“不用气球能做空气炮吗”的探究问题。幼儿在相关问题的有效驱动下,依托资料查阅、认真思考,独立实践能制作一个“纸箱空气炮”。总之,教师要将实践中的困难科学转化成问题予以幼儿科学指导,形成“困难—问题—分析—实践—处理—问题”良性循环学习模式,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幼儿进行深度学习思考。

(二)科学设计游戏难易程度

依据“从易至难”的原则进行游戏设置,让保证不同能力的幼儿收获成功感:“击败怪兽”的这个游戏用于检验是否可以制成空气炮;“纸杯塔”的设计能支撑幼儿对“制作大力空气炮”的探究;至于“击中小苹果”能从不同维度激励幼儿进行作品的优化调整,从而完成难度更大的挑战。基于“空气炮制作”的STEM项目有序开展,在班级的科学区展示很多幼儿的空气炮作品,因为幼儿更习惯于空气炮的制作,不具备优化调整的欲望。幼儿教师为将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击败怪兽”——“纸杯塔”——“击中小苹果”难度逐渐提高的游戏设置,通过幼儿愿意参加竞赛的特征,从旁鼓励其对作品进行调整。基于游戏的逐渐推进,也能帮助幼儿更为深入地探究,通过自己制成的空气炮参与到挑战游戏中,以此提高幼儿的成就感。

(三)设置科学的活动情境

在STEM教育理念下设计“空气炮”科学区域活动项目,不仅要分析投放材料与设置游戏,还应在创设区域环境上为科学探究提供支持。科学区域中包含了一些科学与数学内容,例如在科学内容不仅有空气炮制作的材料,也有其他的科学探究材料,若是这个科学区域活动空间仅为一张桌子,自然难以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如果幼儿产生空气炮制作的强烈需求,小小的桌子无法满足幼儿实践操作需求。这时幼儿很容易缠互干扰,不利于数学方面的交流与探索。如果想解决该问题,则有必要将学科区域和数学区域内容科学划分,在科学区要依据工作性质进行划分,如制作、体验、材料以及展示区。建议在制作区设置两张桌子并为材料区提供材料柜,至于体验区要在教室留出足够的空地。调整区域后,幼儿在具体操作中的专注度、秩序性虽然获得改善,可能运用的材料相对有限,通常集中运用单一或是两类材料,缺少探究其他材料的积极性。因为幼儿思维具备直觉性特征,所以要调整材料摆:把常用以及新投入的活动材料放置柜面上,不僅幼儿可以轻松取放而且一目了然,更为直观地认识各种材料拥有的结构特征,引导对材料创造性地运用。总之,创设活动环境一方面应兼顾整体美观程度,另一方面分析其具备的教育价值。因为环境的合理创设也可以激发探究行为,所以制作空气炮的环节,幼儿教师需紧紧跟随幼儿,掌握幼儿的主要思维特征进行区域设置的调整,以此为幼儿探索材料与培养学习品质提供支持。

(四)注重工程思维及其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STE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不只能进行科学探究,还应重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现阶段,多数幼儿教师未能对“工程”概念形成一个正确认识。如果想要将这一任务完成,教师应做好如下准备:清楚符合其实践能力、认知水平“工程”中有待处理的问题,探寻问题解决方法并明确解决方案,呈现问题解决后的最终成果。例如“陀螺大战”的科学区域活动,幼儿希望自己制作的陀螺在大战中获得胜利,幼儿在这一活动中应首先解决“如何将旋转时间延长”的问题,让幼儿通过既有经验与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些幼儿认为将中心点找准保障陀螺更为稳定、持久地旋转,一些幼儿认为将降低或是提高陀螺的转盘,一些幼儿在陀螺上安装筷子等“武器”。当学生产生想法之后应明确解决方案。该环节也以幼儿现有经验、知识为基础,幼儿教师应从旁施加协助。将陀螺中心点找准,可借助剪、折转盘中心点的方式,再将其覆盖至转盘并确定具体方案;为陀螺安装武器,可以在转盘上使用双面胶带对称安装4个小木棍,而且每个木棒伸出长度保证一致。最后把自己设计的方案落实,在集体关注下进行一对一挑战,在展示陀螺作品的同时交流经验。教师与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均应推动“工程思维”的提升,也就是针对相同需求,尝试通过产品设计来加以解决,与此同时在产品设计与制作中积极面对和处理一系列问题。

(五)活动材料投放要保证层次性

以“空气炮制作”的科学区域活动为例,活动材料的投放应该和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满足幼儿各个阶段的探究需求。幼儿在相应的体验游戏中,认识到空气炮使用的炮筒能彼此相通,因此可依据“相通”这个特征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可用材料,比如小水管与线筒等。幼儿在制作活动过程中,还能发现剪开塑料水瓶、纸杯等可以用作炮筒,在材料区可以增加一些待加工材料。伴随幼儿对活动材料的深入探究及逐渐熟悉,针对教室中的积木片、聪明棒材料展开进一步探究,幼儿能通过镶嵌、围合等方法将材料转换为“炮筒”。由此可见,由现有材料推进到材料组装,创新材料的应用方法,由此其并非单纯应用一类材料,能在理解“积累空气”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尝试组合材料,从而强化空气炮力量。与此同时,科学探究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和自我思考,幼儿应在探索环节深入到记录、观察和实操中。可从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情况来看,由于受限于教学时间,一些教师发现一些幼儿任务完成后便会终止班级其他幼儿,由此很难培养幼儿专注能力。基于此,幼儿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应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勿要在幼儿操作时打断。加之幼儿存在个体性差异,致使幼儿需要不同的探究时间。幼儿教师必须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为幼儿予以充足的探究时间,这也符合STEM教育理念下开展科学区域活动的要求。

(六)对幼儿实施多元化评价

在STEM教育理念下的科学区域活动,应实施多元化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做好结果性评价,另一方面在活动进行中开展鼓励性评价,要将指导活动和评价活动有机结合,且依据幼儿的发展程度和已有经验,在指导和评价中总结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与此同时,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调整和反思个人探究过程、作品。可见,评价即为幼儿和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一个过程,在实施评价时需重视评体的“多元化”,激发幼儿的能动作用,真正让评价变为师幼、亲自、幼幼等不同评价主体彼此影响的一个过程,在交流分享中帮助幼儿实现自我建构。

结束语:

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科学区域活动需要教师立足幼儿心理特征,掌握幼儿爱好的主要来源,实现和活动内容相结合。依托精心的内容设计、优化活动困难程度、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指导策略,一方面保障幼儿顺利进行科学探索,另一方面呵護并激发幼儿的探知欲,从而为其身心的未来发展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晓明.STEM理念下幼儿园科学区的实施路径——以科学小制作活动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20):73-75.

[2]陈丽环.STEM视域下中班科学区活动的实践启示——以“探秘空气之空气炮”活动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20):79-81.

[3]柯淑满.浅谈STEM视域下幼儿科学活动指导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1(04):29-32.

[4]苏维,游玉琪,刘华.在早期STEM教育中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0,22(03):89-92+107.

猜你喜欢
STEM教育理念研究分析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基于STEM教育的课程改革策略
STEM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合分析
以学为中心的项目式学习让机器人教学更“stem”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