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浅析

2022-04-23 12:16李祝勇
学周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口语交际能力中职语文

李祝勇

摘 要: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要锻炼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基于就业为导向锻炼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工作、社会生活提供相应的帮助。当前中职生的文化水平较低,且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心理素质不够健全,这些都会影响其口语交际能力,无法达到以后企业发展、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由此,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要强化对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综合职业素质。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9132(2022)14-001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4.004

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强化对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把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衡量中职生职业素质、学科素养的一种指标,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伴随着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职业的分工更为详细、种类数量越来越多,中职生在结束学业生涯之后,会直接投入到竞争较为激烈的社会生活中,面临着职业应聘、求职的生活挑战,口语交际能力是企业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中职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够为之后的面试、上岗、工作、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缺乏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教学资源较为短缺,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由此,教师需要讲究方法、技巧,探寻出符合中职生发展的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一、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一)缺乏口语交际教学资源

在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缺乏口语交际教学资源的现状,依然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讲解方面,导致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较差。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有情境口语模块,把书面写作与情境口语共同归入“语文应用”任务之中,但是这些内容较为单一,涉及的口语训练内容较为简单,根本无法全面提升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再加上教师缺乏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缺乏系统性、计划性,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薄弱教学环节。

(二)缺少系统的口语交际教学体系

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缺乏系统的口语交际教学体系,存在“雨点小,雷声大”的教学现状,虽然很多教师意识到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口语交际理论知识,教师也没有接受过全面的口语交际教学培训,根本无法提高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同时,由于中职语文缺乏系统的口语交际教学体系,在口语教学活动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没有配备专门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教材内容,蜻蜓点水式的口语交际训练导致语文课堂缺乏活力,学生缺乏有目标及有序的口语训练,无法取得理想化的口语交际训练效果。

(三)口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缺乏一定的认知,不注重锻炼中职生的口语交际素质和能力,认为口语交际训练就是日常口语表达训练,只是片面性关注口语表达训练效果,没有意识到口语应对能力和口语倾听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同时,当前的中职语文训练形式与内容比较单一,只是借助于一些演讲活动、朗诵活动来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没有设立清晰的口语训练目标,教师对于中职生的学习心理缺乏了解,缺少交际心理素质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活动缺乏趣味性、实践性,无法提高口语训练教学的质量。

二、提升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要想提升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在以往的中职语文口语训练活动中,通常都是教师来布置口语交际内容、口语交际任务,虽然学生会积极参与口语训练活动,但是都不是发自内心去表达,更缺乏参与口语训练活动的自信心,无法培养中职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由于中职生在结束学业生活之后,会直接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对于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教师一定要遵循主体性原则,一切围绕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来落实训练活动,让中职生发自内心去交际、互动,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教师要善于去挖掘学生口语表达的闪光点,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较为流利,还有的学生语言表达感染力比较强,这些都能够成为表扬学生的切入点,从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二)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在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活动中,要想培养中职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要遵循趣味性原则,同时利用中职生求趣、喜新的心理发展特征,努力构建灵活、多元化的口语交际训练活动,巧设语文教学情境,通过再现实际生活,寻找口语交际训练的切入点,让学生运用猜谜语、讲故事的形式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拥有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与平台。同时,教师要围绕中职生的专业特征来创设口语交际情境,为他们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想要表达、交流的欲望,引导他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探索与发现,掌握更多的口语表达技巧、方法,提高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训练活动的有效性。

(三)示范性原则

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遵循示范性原则,展现出自身的指导作用,让学生从中来总结口语表达的规律与技巧。由于中职生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有待提升、历练,所以教师一定要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社会阅历,示范性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中职生的口语表达习惯,展现出教师的榜样力量,让学生围绕自己将来的就业岗位展开口语表达训练,取得理想化的口语训练成果。

(四)实践性原则

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开展口语训练活动,展现出口语训练的“交际性”特征,让学生在交流、互动、沟通中开展真正的口语交际训练,在实践、探索之中,掌握更多的口语交际技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联系中职生的专业知识,设定专业化的岗位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复习、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去表达、交流,增强口语交际训练活动的实践性、创新性原则,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同时,教师不要把口语训练的场所局限于教室之内,而是带领学生走入社会生活中,从中来了解未来的就业趋势、方向,并且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历练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一)注重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注重口语交际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关口语交际训练的知识比较多,这些内容都是一些直接性的口语训练素材,更为贴近中职生的生活与学习,所以,教师要围绕语文教材内容来设定口语交际主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需求和专业特色来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从中真正有所成长与提升。在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除了要开发一些能够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素材,还要融入一些能够引导中职生说服他人、巧妙组织、巧妙提问、善于沟通、善于交谈的素材,多角度、多层面来搜集口语交际课程资源,以此作为日常开展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同时,教师要学会多渠道搜集口语交际素材和知识,对现有口语交际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教材只是开展口语训练活动的教学样本,教师要持续充实、丰富语文教材内容,这样才能够为语文口语交际活动带来更多的活力和生机。教师要改变以往生搬硬套的教学模式,不要只局限于教材内容之内,要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口语交际训练呈现出一个动态化、开放化的过程。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创造、开发口语训练教学资源,从现实生活中搜集素材、发现素材,构建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教学情境,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要多多搜集一些课外口语交际书籍,作为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活动的课外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课外阅读、口语训练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二)设定清晰的口语交际课程目标

在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训练活动中,教师要设定清晰的口语交际课程目标,以此作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指向。教师要注重培养中职生良好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同时在实际的训练活动中,教师要通过语义理解活动、语音听辨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注意力,并且要融入一些专业知识,让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为之后的职业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倾听是口语交流和口语表达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领悟、善于倾听,在日常生活中多倾听、多交际,这对于中职生未来的职业生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在培养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时候,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双向沟通能力、单向表达能力,既可以明确表达自身的话语内容,还要成为话语的受体,及时反馈、分析对方的语言信息,保证口语表达的有效性、条理性、准确性,达到理想的口语交际目的。除此之外,除了要设定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还要设立相应的心理素质目标,学生只有拥有强硬的心理素质,才能有独立见解和自信去沟通与交流,促进中职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开展系统化的课堂口语交际训练

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動中,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开展系统化的课堂口语交际训练,让口语训练融入一个特定的交际情境之中,设定专门的交际内容、交际对象,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能力、为人处世能力、理解能力、听说能力,使其能够合理组织语言,让口语交际训练活动循序渐进、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下去。每一个学生的说话态度、说话方式都是不同的,教师要在口语训练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话语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把握合适的说话动机,不仅要会拥有一张会说话的嘴,还要拥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能够顺利实现信息输入和输出。同时,教师要锻炼学生的精神专注力,在交流过程中能够掌握关键信息,学会察言观色、勤于思考,捕捉一些非语言信息,通过分析他人的意见、观点,积极调整自己的预测,掌握一些隐性信息。

在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能力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循序渐进、由简到繁,引导学生把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快速、准确地记录下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表达习惯,在接受对方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揣摩对方的说话语气、动作、神态等因素,了解其中蕴含的表层意义,准确把握对方的意图与观点,以此来作为调整表达内容的依据,逐渐提升自我口语交际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于课本朗读的形式来开展口语交际训练,实现语言表达的规范化,增强中职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语言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在语文课外实践中强化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职语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由此,在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一定要借助于课外实践来强化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课堂教学成为主渠道,让课外实践成为课堂拓展,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历练自我,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表达习惯,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联谊活动、社团活动,让青年志愿者协会、话剧社、广播社、演讲社成为学生口语训练的场所,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掌握交际礼仪,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校园元旦晚会、艺术节活动等,锻炼中职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为这些活动内容较为丰富、形式较为多样化,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口语表达训练的自主性,学生在节目交流中也能够增强自我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这对于中职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除此之外,教师要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注重日常口语交际语言的拓展与积累,在生活中多思考、多观察,自主摘抄一些广告语、歇后语、谚语、俗语等,让学生具备较强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够让口语交际内容具备更强的说服力,做到厚积薄发,在生活历练中不断成长,提升中职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讲解教材知识、传授学生学科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要做到基于就业为导向设立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案,并借助于趣味性、实践性的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活动的自主性、积极性,使他们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拥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之后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水仙.情境模拟,实践联系——情境模拟法在中职语文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20(17).

[2] 彭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J].中等职业教学(理论),2009(5).

[3] 卢振林.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对中职语文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J].中等职业教学(理论),2009(3).

[4] 张国荣.立足小课堂,延伸大世界——浅谈提高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4).

猜你喜欢
以就业为导向口语交际能力中职语文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学困生教学模式
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论日语教学中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浅析如何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