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发生时,解说不能“投降”

2022-04-23 11:04范吉宇
大学生 2022年4期
关键词:英国队解说员冰壶

文/范吉宇

第一次解说总是令人难忘的,我也不例外。在2月11日晚上8点05分,我与我的搭档丁一岚同学一起解说男子冰壶团体循环赛第四轮:丹麦队对阵英国队的比赛,期间发生了一件我们事前根本没有想到过的突发状况——“投降”。

在冰壶赛场上,若局数所剩不多两队却仍然有较大分差,并且很难在常规时间抹平的时候,为了保存自己体力,也是为了保留对手体力,分数落后一方会在团队协商之后,与对手击拳握手,放弃剩余局数的比赛,提前缴械认输。这就是“投降”。

2021年12月,我们学院在进行咪咕视频解说选拔的时候,我整理过相关的冰壶知识,知道冰壶比赛是有“投降”这种说法,但是却没有仔细深入地了解研究——因为我压根就没有想过在冬奥会赛场上,竟然也会出现提前认输的情况。在准备解说这场比赛的时候,看了十几场冰壶比赛,世锦赛、冬奥会都有涉及,但是没有发生任何一次投降事件。于是我便想当然地以为 “投降”只存在于理论之中,真正世界级大赛不会出现此类情况——就算有,也不一定是我能遇到的。

但是,凡事就怕但是。那天晚上的解说,我真的遇到了这种情况。

比赛焦灼,挪威队与英国队你来我往,鏖战七局。然而在第七局比赛结束之后,挪威队选择了提前认输。当时场上比分是8:3,其实作为一个观看比赛的观众而言,直观感受就是英国队实在是太强了,挪威队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招架之力。但是,我在荧幕上的身份是解说员,这种话显然是不能够在一个客观中立的解说员口中说出的。所以在第六局、第七局结束之后,我还是站在挪威队的角度分析,在接下来的三局,挪威队需要拿到什么样的成绩才能够反败为胜。

但是话音刚刚落下,我便看到双方队员已经互相击拳握手了。这时候,我是有一些迟疑的,我皱眉看了眼自己的搭档丁一岚同学,发现她与我一样茫然。耳机里传来比赛现场嘈杂的声音,有双方队员英文交流的声音,有别的比赛场地冰壶碰击的声音,唯独没有我们两个解说员的声音。在寒冬2月没有暖气的老家,我的额头却渗出了一层冷汗。我知道,最棘手的情况发生了:比赛现场可能出现了“投降”的情况。

就是这“可能”两个字,像一枚子弹击中了我的身躯,我张了张口,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但是我又非常清楚,对于一个比赛的解说员,沉默反而是自缚双手,这个时候观众想知道赛场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任务只能交由解说员,而我不能“投降”,要给观众解释清楚。我咽了下口水,硬着头皮说出:“现在我们能够看到,挪威队是已经投降了,因为他们知道,双方实力的差距以及分数的差距几乎不可能在接下来的三局中抹平,挪威已经不可能夺回胜利,扭转败局。”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死死地盯着电脑画面,余光却看到我的搭档丁同学在死死地盯着我。比赛直播还在继续,我定了定心神,接着说道:“出于绅士品格,为了保留自身体力,也是为了保存对手体力,他们选择了‘投降’,这不是懦夫的选择,相反,这是勇士的行为。”

我所有的脑力都用来解释挪威队击拳握手“投降”的状况,任我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倘若我说错应该如何补救的措施。万幸,在我说完这些话的时候,比赛画面下方给出了双方的比赛数据,我也确信挪威队确实“投降”——比赛记分牌上剩余的八、九、十这三局都打了一道醒目的X。

万幸,我在当时准备解说考试选拔时,曾看到,冰壶被称作“绅士运动”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冰壶比赛时,当一方败局已定难以扭转局势的时候,便会主动投降,为了保存自己体力,也为了保存对方体力。

万幸,我在准备考试时本没有仔细记忆的内容,在我需要时,竟被我说得无比顺畅,仿佛早已倒背如流。

虚无缥缈的“万幸”拯救了我,使我不至于在解说生涯刚刚起步的时候便遭遇滑铁卢。但这“万幸”也羞辱了我,对于一个任务就是为观众释疑解惑的解说员,竟然需要“万幸”来帮助自己。

一切尘埃落定,我终于将自己发抖的声音舒缓平复,终于敢说出准备良久的台词:让我们恭喜英国队获得本场比赛的胜利,也对一直在向英国队发起冲击的挪威队致以崇高的敬意。也终于可以骄傲自信地说出我的结束语:我是本场比赛解说员范吉宇,我们下场比赛再见。

比赛画面戛然而止,我与我的搭档都闭麦下线,但是我坐在电脑桌前久久不能平静。一切仿佛有惊无险,一切仿佛顺利解决。但我知道,我当时迟疑的那两秒钟,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像一把三尺长剑,永远悬在我的头顶,值得我用整个解说生涯去铭记。

猜你喜欢
英国队解说员冰壶
在“冰立方”里推冰壶
找冰壶
小小解说员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足球解说员:让足球在嘴里跑起来
游戏解说员:把游戏变成职业
思维擂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