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本课堂观

2022-04-24 15:46杨婷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学本课型导学

杨婷

我于2016年7月参加了学本课堂的培训,至今已经快六年了。在这近六年的时间里我对学本课堂有着自己的一些理解与感悟,形成了我的学本课堂观,我想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教育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辨中,有点正确的解释,我相信这也不是绝无裨益的事。万一因为作者的知能谫陋,有误解韩立福教授学本课堂的地方,请亲爱的读者肯赐以指正,那是作者所最希望的。

一、学本课堂的一个核心——学会终生学习能力

学本课堂是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的学习型人本课堂,是指向培养公民学会终生学习能力的素质教育课堂。学会终生学习能力是世纪的呼唤、国家的战略、教育者的使命。

世纪的呼唤。在武侯区教科院汪翼院长在为全区学本骨干教师培训中向我们介绍了上世纪由雅克德络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的目标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做人)。学会求知要学会运用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来学习。 学会做事——如何使教育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越来越注重将资格、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能力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学会共处——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已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学会做人(生存)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能力。

国家的使命。2017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的使命。2015年教师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提到,教师一要“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二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勉励教师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三要“促进社会的公平”,并提出“全社会都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前者可谓是对教师使命的要求,后者则是为使命的达成所希望营造的外部条件。

二、学本课堂的两个基本点——“先学后导”与“问题导学”

“先学后导”与“问题导学”是实现学习者学会终生学习能力的学本课堂的核心模式,该模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探究精神、交流合作、责任担当的发展,把小组、学科、班级建设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态度与能力 ,转化潜能生提高学业成绩。 这个模式是学本课堂特有、有别于所有课堂改革和教本课堂的所在。

“先学后导”是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都具有无限学习潜能,导与学是导师和学生共同的任务,学习过程是导生通过共同学习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情感。“先学”指的是导师结构化备课与学生结构化预习。“后导”是指的是学生在“先学”中的问题予以解决,由生本联导、生生互导、导生相导组成。

“问题导学”是导生以问题为中心,在单位时间将文本知识问题化、课堂问题化、学习问题化,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的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学本课堂的四项基本原则——多元课型体系、新十大学习能力和導师智慧导学、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导生合研机制

学本课堂四项基本原则是学本课堂之本。它规定了学本课堂指引中国教育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样的管理研究制度,由谁来进行和如何进行课程改革等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决定着学本课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学本课堂改革成败和学习者是否能够实现终生学习能力。

多元课型是指课堂的型号,代表导师的理念、思想、方法、智慧,也是不同的课堂给学生建构不同型号的学习、成长平台。学本课堂下具有三大基础课型、五大新授课课型与五大回归建构型复习课堂。三大基础课型是团队创建指导课、结构化预习指导课、学习能力指导课。五大新授课课型指的是问题发现评价课、问题生成评价课、问题解决评价课、问题拓展评价课、问题综合评价课。五大回归建构课型指的是单元回归评价课、回归拓展评价课、能力提升评价课、能力测试评价课、情感发展评价课。学本课堂是多元化的课型体系,为学生搭建多元、宽广、厚重的成长平台,也是实现课堂改革的关键环节并且还提供了如何操作的具体流程。

新十大学习能力和导师智慧导学。新十大学习能力是结构化预习能力、自主独立学习能力、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展示对话学习能力、工具训练学习能力、高级思维学习能力、问题生成学习能力、多元拓展学习能力、回归评价学习能力、团队评价学习能力。新十大学习能力实际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会终生学习能力的具体要求。导师智慧导学的“导师”是“大同学”,角色不是“蜡烛”,而是“打火机”,具体是思想者、设计者、激发者、合作者、指导者、学习者、研究者和发展者,为了适应学本课堂内涵和特征需要,就必须培养导师这种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学习方式的智慧导学能力,否则难易给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空间和平台,也不能培养学生的新学习能力。“智慧导学”是课前具备“全-单-导-研”的结构化设计能力;课中具备“型-组-智”的智慧化导学能力;课后具备“回-评-拓”的指导能力。

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是为了适应培养学生新十大学习能力,实现学习终生学习能力的保障机制,是对教学组织的创新。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师生关系是对话合作共同成长的关系,课堂氛围是开放、民主、自由人文关系,小组成员之间是真诚、和谐、促进的交往关系,各组之间是平等、互助、积极、竞争的团队整体发展关系。

我的学本课堂观是引领导师和学生,以培养学习终生学习能力为核心,通过先学后导、问题导学两个基本点,坚持多元课型体系、新十大学习能力和导师智慧导学、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导生合研机制四项基本原则,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以学习者为本”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猜你喜欢
学本课型导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创造式课型组合操作体系
学科教学中的课型设计思路
教育寻真
渗透“学本”思想 构建有效课堂
整体·联系·学本
浅谈“学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观B
我是小导游
关于语文课型研究的几点思考
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