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2022-04-25 22:39晋一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残疾儿童保障机制残疾

晋一

特殊教育主要是面向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以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青少年提供的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组织实施了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特殊教育普及水平、保障条件和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但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是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制定《“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指出“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特殊教育规律,以适宜融合为目标,按照拓展学段服务、推进融合教育、提升支撑能力的基本思路,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残疾儿童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切实增强残疾儿童青少年家庭福祉,努力使残疾儿童青少年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

《计划》提出了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的4項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特教特办;坚持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坚持促进公平、实现共享;坚持尊重差异、多元融合。《计划》提出了到2025年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建立的主要目标。

《计划》明确了主要目标,具体包括3个方面:一是普及程度显著提高,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二是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课程教材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模式更加多样,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特殊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基本建立。融合教育全面推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医疗康复及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三是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逐步提高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继续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确保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优先获得资助。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待遇保障进一步提高。

《计划》强调了三大任务举措:一是拓展学段服务,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持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二是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促进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三是提升支撑能力,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巩固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到2025年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 000元以上;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编辑 吴兰芳)

猜你喜欢
残疾儿童保障机制残疾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少水平低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