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喜欢的,不然怎能支撑这一路

2022-04-25 12:48潘雅雯
大学生 2022年4期
关键词:食品专业实验

潘雅雯

大一时,我们学院有超过一半的人是从别的专业调剂过来的,主动填报食品专业的人寥寥,其中就包括我。而我选择食品专业是有所考虑的:首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算行业整体的工资偏低,就业前景不算好,也总是有雀巢、百事、伊利这样的头部企业存在。其次,虽说食品的准入门槛低,但是食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知道怎样吃得健康很重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选专业时,我对未来很迷茫,而食品专业则是我们学校比较出名的几大专业之一。

果不其然,在大一结束后,那些本就是被调剂过来的人,又纷纷转去了财会、金融等热门专业。“唉,大二一开学,学生就少好多,每年都有这么一遭,我都习惯了!”第二学年的第一堂课,老师不由得感慨,引得我们哄堂大笑。

这时候,我虽选择继续坚守,但是并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总觉得毕业、找工作离我还很遥远。“食品专业是我们学校的王牌之一,大四我还可以考研。”我如此想着,并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也正是因为我有考研的打算,所以平时的专业课、基础课学得很认真。大四那年我顺利考上了心仪学校的研究生。

研究生三年,我几乎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2019年底,疫情暴发,那时我刚好研二,正处于做实验的关键时刻。春节之后,我在家滞留了8个月,在2020年8月才被允许回到学校,这对于需要大量实验数据支撑论文的毕业生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

一次次的实验参数调整,一次次的相关指标测定……整个8月,我都是在失败中度过。为了完成实验,我放弃了9月的线下秋招和企业宣讲会,只能一边做实验,一边在网络上投递简历。在做实验的空隙,我坐在休息室里,开着电脑摄像头,伴着空调的呜呜声,开始了一次又一次仓促的线上笔试。

我满怀期待地投递了自己最心仪的快消公司,而与我竞争同一个岗位的,就有超过10万人。公司每年在中国区招的管培生加起来不会超过30人,万分之一的概率。并且,这些头部公司,明显更青睐商科以及有留学背景的应届生。这使我第一次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选择食品专业真的对吗?

在完成四分之三的实验进度之后,我坐不住了,因为实验室的其他同学早就放下实验,加入了秋招大军。我通过网络面试拿到了几个Offer,但不是与食品專业无关,就是薪资和工作环境都无法令人满意。这个时候我开始思考,是不是因为缺乏精彩的实习履历,所以我才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我是不是应该转换思路,去试一试考公务员?可是事实是,食品专业的岗位非常少,同时由于疫情的影响,考公的人数激增,相比于其他专业10:1的报录比,食品专业100:1甚至200:1的报录比再次让我对食品专业的滤镜破碎。尝试过后,毫无意外,我没有考上。

2021年3月,已经有很多同学签了三方协议,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有的还在食品行业,有的已经跳出去了。实验虽已完成,但此时还待业的我又进入了另一个焦虑周期,也开始抱怨:为什么没有学软件工程,至少可以坐在写字楼里办公。或者学法学,考公务员可报考的岗位多。

每当这个念头在脑海中浮现,我就会想到在本科期间,我和同学一起在实验室做冰淇淋、烤饼干和加工饮料时忙碌又欢乐的场景,想起第一次用自动化机器制作饺子时的惊喜和自豪。食品早已在7年的时间里,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生活的每个角落。在网购零食前我会径直拉到页面最下端,仔细研究配料表,查看是否有反式脂肪酸等成分。自己做菜甚至在餐厅点菜时,也总考虑着怎么搭配营养才最均衡、最健康……

说起来,在硕士期间还发生过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的导师是一名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的大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食品加工技术,也因此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我在写第一篇英文论文时,因为没有经验,写得一塌糊涂。在组会上,他甚至对我的毕业表示担忧,这对我的打击很大。但我天生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非但不会气馁,还会铆足了劲儿想要证明自己。最终我以两篇英文论文,一篇授权专利的成果成功毕业。想想当初挑灯夜战实验的日子,伴着白炽灯跳动的光,仪器运转时的轰鸣声,还有实验室特有的试剂的味道,我一次次记录又划掉来之不易的数据,一次次将实验推翻重来。但我从来不觉得这样的日子很累,因为除了成就感,在实验中总是会发现各种各样奇妙的现象,你会忍不住感叹构成有机体的生命系统太神奇了。谁能想到,荔枝在去掉表皮之后,还能够保持乳白色的果肉颜色而不发生褐变呢?蓝莓表皮看起来这么光滑,其实在扫描电镜下,有着密密麻麻的杆状晶体,经放大后,活脱脱一个外星世界……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在内心深处我是喜欢食品专业的,也早就放不下它了,不然怎么可以支撑我一路走过来?困境时的抱怨与怀疑不过只是前进路上的障碍罢了。

对蓝莓进行保鲜处理

微波加工技术对肉品质的影响

使用微波加工技术处理淀粉制品

想到这里,我的心慢慢静了下来。把毕业事宜处理完后,我开始了我迟到的春招。5月,在另一所学校举办的企事业单位专场招聘会上,我得到了一份满意的Offer。世界500强的国企,主攻药品,也有食品方向,包括特医食品(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和大健康产业等,我还是干我的老本行。在面试时,因为我有多篇英文论文,其中还有一篇发表在行业知名的期刊上,再加上学历、学校背景等方面的考量,我的求职过程非常顺利。我真正成为了一名食品人。

现在再回过头去看那段时光,于我是很宝贵的人生财富。兜兜转转和匍匐前行中,我找到并坚持了自己所爱的事业。如果再来一次,我还会这样选。

责任编辑:贾倩颖

猜你喜欢
食品专业实验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做个怪怪长实验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食品造假必严惩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