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供应链融资服务难点及对策

2022-04-25 06:38冀鹏飞王振英田桂梅
银行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账款产业链供应链

冀鹏飞 王振英 田桂梅

供应链金融是指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快速响应产业链上的企业的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综合需求,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业链各方价值。目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的供应链融資服务模式主要有三种:动产质押融资服务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服务模式和保兑仓融资服务模式。其中第二种模式应用较广,本文结合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实际情况,着重对应收账款供应链融资服务模式展开论述。

锡盟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现状

为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现资金供求各方信息对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依托互联网技术,创建了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锡盟地区通过政策引导、业务宣传,持续推动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以及财政部门加入该平台。平台数据显示,锡盟地区应收账款融资需求及成交量在逐步提升。

平台各业务主体积极进驻。截至2021年6月末,平台累计注册个人和企业用户359个,锡盟地区78家金融机构分支机构上线平台,一些核心企业正在积极开发接口。

通过平台进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交易量稳步提升。企业通过平台向金融机构发送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需求,并上传应收账款,由债务方确认账款,金融机构收到融资需求后进行风控调查,认为各方面都符合放款要求的,就办理相关手续,向指定账户发放款项。同时登录“动产融资统一公示系统”进行登记、公示,以便进一步保障债权权益。截至2021年6月末,平台促成融资410笔,融资金额达17.91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融资399笔,占平台融资交易笔数的97.32%;融资金额为17.63亿元,占平台融资总额的98.44%。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微企业抵押物少、融资成本高、信贷可获得性低等难题,有效盘活了应收账款存量资产。

锡盟地区应收账款融资水平较低。截至2021年6月末,全区累计注册的平台用户4456个,锡盟用户占比为8%;全区累计融资交易3650笔,锡盟交易占比为11.23%;全区累计融资金额为2110.37亿元,锡盟金额占比为0.85%。总体看,锡盟地区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水平还很低。

欠发达地区应收账款供应链融资服务存在的问题

欠发达地区供应链、产业链存在先天不足。锡盟属于国家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主要依靠畜牧业和能源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制造业相对落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少。根据《锡林郭勒盟统计年鉴(2019)》数据,全锡盟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数为16724家,其中农牧民专业合作社4620家,占比27.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4家,占比1.52%。本地区产业链条短且较为单一,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较少。

畜牧业具有周期性、季节性,应收账款周期长,经营风险高,不确定性大,“靠天吃饭”的特点明显。当发生大旱或大雪等自然灾害时,饲草料严重短缺,牛羊接羔率下降,牲畜损失严重,会使畜牧业企业成本显著增加。另外,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个体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未形成规模效应,抗风险能力差、不稳定性因素居多,尚未形成产业链体系。

为恢复生态环境,限制能源产业粗放型发展,当地政府对能源产业的开采、粗加工等进行限制,能源产业规模在逐步萎缩,经济增速回落,利润空间缩小,产业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发展受限,结构化转型尚未完成。

核心企业对接平台的积极性不高。一是核心企业对平台应收账款确权积极性不高。大型企业在进行确权的时候需要核查对应的应收账款销售合同、出库单、验收单等业务资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业务成本,中小企业在整个链条中处于弱势地位,客观上不具备国有大型企业确权要求的落实条件。二是核心企业对接平台积极性不高,核心企业需要根据平台接口规范标准,对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系统开发,对接成功之后才能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核心企业前期需花费一定的资金和时间进行平台对接。

商业银行参与积极性不高。一是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依然沿用传统融资模式开展业务,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一般作为不动产抵押的辅助性资产进行质押,而非单独通过应收账款质押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授信;二是商业银行围绕核心企业信用向上游一级供应商的提供融资服务,但一级供应商继续向上游传递的商业信用很难得到银行认可,无法达成供应链融资的理想效果。

依托平台效果不明显。欠发达地区产业链条较少,优质核心企业较少,无法依靠强大的产业链核心地位自建垂直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垂直供应链金融平台则具有封闭式特点,仅为核心企业自身及其上下游企业服务。锡盟地区主要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开展供应链融资服务,在该平台上,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参与积极性高,但核心企业不直接进行融资,而是以应收款债务人的身份加入平台,参与积极性不高。

依托平台开展业务存在的风险。一是操作风险。平台信息均由债权人和债务人自行上传,无相应审核环节与惩戒机制,对是否存在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应收账款是否已经成为坏账、是否存在关联企业“左手倒右手”的融资情况、应收账款回款是否存在挪用情况等,从而使银行无法在平台对账款真实性进行验证。二是信用风险。核心企业应付账款到期能否兑付是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市场现有的企业评级模型多服务于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强调盈利性、抵质押特等因素,将企业的静态时点数据作为评估重点,而对核心企业现金流、物资流等动态信息掌握较少,无法确认核心企业应付账款到期兑付的能力,核心企业出现问题易传染至整个业务链条。

“政采贷”线上对接平台难。一是各地财政意愿不一,各地财政认识差别较大,基于数据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打通财政部门内、外网的难度较大;二是开发成本高,各地的财政国库支付系统大多为本级政府自行研发,版本不统一,改造成本较高,后期升级时,接口的维保成本也很高。

政策建议

积极推动核心企业对接平台。为提高核心企业对接平台的积极性,要给予其政策上的扶持。一是地方政府应出台鼓励性政策,对成功对接平台的核心企业给予一定的獎补资金,且奖补资金大体能覆盖核心企业为对接平台进行系统升级的前期资金成本;二是金融机构将供应链融资企业纳入人民银行再贷款的优惠政策范围,降低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融资成本。

推动“政采贷”业务通过线上沟通、线下融资的方式介入供应链融资模式。欠发达地区政府采购服务项目属于非常优质的资源。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类基建行业,因行政准入等原因,行业壁垒高,核心企业影响力更大,带动供应链作用也更显著。“政采贷”融资目的是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其本质是动产融资,这类业务是各家银行的常规业务,一直在做,只要政采贷涉及的各方科学设计业务流程、合理管控业务风险,可采取线上沟通、线下融资的方式实现融资,这对业务量不大的欠发达地区更有意义。按照平台运营方要求,政府采购对接平台行政级别必须为地市级以上,锡盟辖区只有二连浩特市和锡林浩特市两地符合条件,如果实现线下办理政府采购业务,通过挖掘政府采购业务资源产生的质押资产,可以惠及全盟各个旗县市政府采购服务商。

金融机构围绕本地优势畜牧业产业链发力。金融机构应根据地方政府政策倾斜产业、金融办牵头的扶贫基金重点关注的领域,梳理本地区优质的畜牧业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按照经营能力、资金实力、信用履约程度等指标,建立企业白名单,选择当地优势明显的畜牧业产业链,为其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和牧户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提供金融服务。同时,金融机构对核心企业的资金实力和盈利能力进行监控,确保上游企业回款的及时性,确保供应链企业资金流形成闭环,归还的资金来源于供应链体系内,确保资金自偿性,最大限度降低借款人偿债能力不足的风险。

平台需要建立业务惩戒机制。平台应建立通报制度、退出交易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通过平台进行虚假交易套取银行贷款、上传平台信息不真实、重复质押应收账款等违法违规的企业进行公告通报,限制其相关操作,不再为其推送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将其纳入失信企业黑名单,并将黑名单共享给金融机构,对失信企业进行联合惩戒。

引入保险机构增强供应链金融安全性。保险机构作为企业增信的重要手段,可以分摊供应链金融风险。保险机构积极嵌入供应链环节,采取多种形式的保证保险业务,增强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保障支持。实际上,在消费信贷领域,履约保证保险已经在大量运用。保险机构在承保前,应做详尽的调查,在进行承保时,对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借款企业的经营状态、资金使用情况、资金回款情况等进行监控,确保链条的健康运行。当借款人发生违约时,用保费及时清偿借款,真正做到让金融机构敢贷愿贷。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锡林郭勒盟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东乌珠穆沁旗支行)

责任编辑:杨生恒

猜你喜欢
账款产业链供应链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浅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