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县“十三五”期间农药减量控害的实践与思考

2022-04-25 04:09耿协洲张占英
湖北植保 2022年2期
关键词:使用量年份十三五

耿协洲 高 亮 张占英

(1.湖北省嘉鱼县植物保护站 湖北嘉鱼 437200;2.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湖北武汉 430070)

1 总体趋势

据统计年报,嘉鱼县“十三五”期间农药使用量与“十二五”期末的2015年相比,呈现出明显的逐年递减趋势(表1)。2020年全县农药使用量340t,比2015年421.6t减少81.6t,减幅19.35%。“十三五”期末全县绿色食品认证达到50个,比2015年增加一倍以上,“十三五”期间全县未发生一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农药减量控害取得明显成效。

表1 “十三五”嘉鱼县农药使用量

从表1可以看出,“十三五”期间前两年减量较多减幅较大,后两年每年减幅不到2%,总体呈逐年放缓趋势。

2 原因分析

“十三五”期间,嘉鱼县不仅圆满完成了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而且提前实现了负增长。除了广泛的宣传与发动、农民科学用药意识有所提升、部分病虫害连续多年发生偏轻之外,播种面积调减、种植结构调整、防治习惯改变、防治方法优化、高效药剂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是嘉鱼县农药减量目标实现的关键。

2.1 播种面积的调减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据统计年报,2015~2020年,嘉鱼县农作物播种面积尽管年份之间有增有减,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表2)。2020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0126.6hm2,比2015年80113.3hm2减少9986.7hm2,减幅12.46%。在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基本相近的前提下,种植面积调减势必导致农药使用量的减少。

表2 “十三五”嘉鱼县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减情况

2.2 种植结构的调整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十三五”期间,嘉鱼县再生稻呈恢复性增长态势,虾稻连作也得到迅猛发展(表3)。再生稻为“一种两收”,一般3月底前播种,8月中旬收割头季,10月底收割再生季。头季和再生季有效避开8月下旬至9月初第三代二化螟和第四代“两迁”害虫为害,正常年份与普通中稻相比可至少减少1次防治用药。虾稻连作只种一季水稻,6月中下旬播种,相比普通中稻有效避开了第一代二化螟、第二代“两迁”害虫的为害,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量。

表3 “十三五”嘉鱼县再生稻及虾稻面积增减情况

2.3 防治习惯的改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近年来,随着农民科技意识的提升、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和农业生产劳动力匮乏,农民病虫防治习惯也悄悄发生改变,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是“该防则防”。嘉鱼县全县大部地区大多数农民较好地落实了达标防治,盲目打药跟风打药现象明显减少;二是“选择防治”。调查发现,双季稻区农民早稻生产在实施化学除草后,一般只重点关注纹枯病与稻飞虱,对于其他病虫害,只要不是重发生,通常都不用药;三是“应防不防”。针对油菜菌核病,虽说每年都发布了防治信息,但因施药困难,实际开展药剂防治的农民却不到20%;四是“疏于防治”。丘陵地区耕地有限,不足以养活全家,播种后劳力外出,疏于管理,一般也不会防治病虫害,成熟后回来收割,仅满足于收点口粮,“占田荒”问题由此而来。

2.4 防治方法的优化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十三五”期间,嘉鱼县引进大量高效药械,培育和引导地方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全县6家服务组织拥有各型高效植保机(器)械700余台(套),其中植保无人机、自走式打药机超过70架(台),日防治作业能力2 000hm2,在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当口可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表4)。2020年,全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13.8万hm2,防治面积16.87万hm2,统防统治面积8.95万hm2,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比例达到53%。统防统治与高效药械的大量应用,防治方法与防控手段不断优化,实现了适时用药、科学用药、精准施药、减量用药。

表4 “十三五”嘉鱼县统防统治及高效药械保有量情况

2.5 高效药剂的应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目前嘉鱼县市场销售的多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高含量品种占多数(表5),农药持效期延长、单位面积使用量下降,在减少施药次数和用药量的同时,病虫害防效有保障,对环境更加友好。以水稻二化螟为例,最早用的农药是杀虫双,667m2制剂用量(下同)200 mL~250 mL,后来用阿维·毒死蜱等对口药剂,667m2用量60 mL~80 mL,如今用氯虫苯甲酰胺或茚虫威,667m2用量只需要10 mL~20 mL。

表5 嘉鱼县主要病虫防治的农药产品替代情况

2.6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2016~2020年,嘉鱼县投入专项资金超过500万元,在牌洲湾镇、潘家湾镇、新街镇、官桥镇等地建成水稻、蔬菜、茶叶、水果等主导产业绿色防控示范基地80余个,面积1.06万hm2。2020年全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4.18万hm2,占全县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59.6%。其中,玉米接近75%,水稻接近60%,蔬菜、茶叶、水果达到50%。广泛推广应用绿色防控、综合防控新技术,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基数,减轻田间为害,一般可减少用药1~2次,每667m2至少减少用药量10mL~20mL。

3 主要困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各项措施叠加有效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但最主要的因素却是作物种植面积的调减,农药减量控害依然面临复杂形势与较多困难。

3.1 化学除草剂使用量短期内居高难下

伴随农药使用量总体下降趋势,农药使用的品类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根据对全国农技中心农药使用调查监测项目3个镇50个样本农户的多年跟踪调查,杀虫剂、杀菌剂用量相比2015年已下降20%左右,而除草剂用量上升50%以上。这既是“十三五”后期农药减量幅度放缓的主要原因,也是今后农药减量控害的瓶颈所在。

3.2 病虫害发生流行程度不确定性较大

病虫害的发生流行与危害程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不同年份之间不尽相同,有些年份轻,有些年份重。轻的年份防控压力小,打药次数少,农药使用量自然下降。重的年份防控压力大,打药次数多,农药使用量必然增加。

3.3 加量用药随意用药现象依然存在

尽管农民科学用药意识整体有所提升,但加量用药随意用药现象依然存在,这种现象在种植大户中尤为突出。伴随着土地流转价格、用工价格与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不少种植大户在选用持效期长的农药品种的同时,往往还会实行加量用药,以达到控制用工成本、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

4 讨论与建议

4.1 重新认识:农药的基础地位与重要作用

中国是个有着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农药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农业安全生产对农药的依赖,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4.2 走出误区:不是所有农药都有毒有害

农药种类繁多,现在推广应用的农药,大都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品种,只要严格执行推荐剂量、使用范围与安全间隔期,一般不会产生农药残留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因此,不要谈农药色变,不要把农药妖魔化,这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正的。

4.3 转变观念:不仅减“量”还要减“害”

从最初的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到后来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从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不同的时间阶段对农药的使用有不同的要求,农药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农药的研发、生产与应用也顺势而为,呈现多元化格局。随着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复配农药替代化学农药的步伐加快,今后不仅要考虑农药减“量”,还要考虑农药减“害”。

猜你喜欢
使用量年份十三五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特殊的一年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2020年 宽带订户月使用量将创新高
什么是闰年?
一样的年份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