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疏林地调查及修复研究

2022-04-26 09:38陈敏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2年1期
关键词:阴坡柞树刺槐

陈敏

(辽宁省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沈阳 110036)

0 引言

依据《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LY/T 3179—2020)相关界定标准,疏林地是重度退化的林分种类,是因人为、自然等因素,林分结构和稳定性失调,林分生长发育减退,导致森林或林木防护功能显著下降、经济效益低下,系统功能退化或丧失的林分[1]。林分老化衰败、新造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等问题仍普遍存在[2],实施退化林分修复工程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本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开展退化林分修复之前,调查研究其空间分布等一系列问题[3],总结规律,提出结论,为生态修复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1 调查方法

依据《林地分类》(LY/T 1812—2009)技术标准,选取由乔木树种组成、连续面积大于0.067 hm2(1亩)、郁闭度在0.10~0.19之间的林地。调查方法采取内业判读与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内业判读研究基于辽宁省森林督查及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叠加遥感卫星影像,判定“疏林地”地类与影像是否符合,对于影像无法判定的地块,进行外业调查核实。调查面积39 287.79 hm2,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0.54%。

2 调查结果

2.1 空间分布

在生态分区上,辽西北地区分布面积为30 673.02 hm2,占(调查总面积)78.07 %;辽东山区分布面积为5 012.73 hm2,占12.76%;辽中南地区分布面积为3 602.04 hm2,占9.17%。辽西北地区的彰武县、建平县、朝阳县分布面积较大,分别占12.03%、9.54%、9.27%;辽东山区的凤城市、宽甸县、新宾县分布面积较大,分别占1.62 %、1.61 %、0.89%;辽中南地区的瓦房店市、盖州市、新民分布面积较大,分别占3.54%、3.28%、2.75%。在辽西北和辽中南地区分布集中,在辽东山区分布分散。

调查区土地退化类型上,非退化土地占63.14 %,沙化土地占25.97 %,荒漠化土地占10.77%,石漠化土地占0.12%。

2.2 森林类别

在森林类别上,国家公益林面积12 724.22 hm2,占32.39 %;地方公益林面积10 736.68 hm2,占27.33%;商品林面积15 826.89 hm2,占40.28%。公益林面积约占3/5。

在林种上,公益林中的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面积较大,分别占22.08 %、21.78 %、9.54 %、2.36 %、1.21%;商品林中的一般用材林、薪炭林、工业原料林面积较大,分别占35.35%、2.41%、1.82%。在单一林种比例上,一般用材林占比最大,在1/3以上。

公益林生态区位上,江河源头涉及大凌河、饶阳河和太子河源头,分布面积较小,占比约合0.57%;江河两岸涉及大凌河、小凌河、辽河、柳河、饶阳河两岸等分布面积相对较大,分别占21.65%、10.01%、5.45%、2.37%、1.35%;自然保护区涉及辽宁努鲁儿虎山、白狼山等4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有分布,占比约合0.18%;水库涉及北票白石水库、开原市清河水库等8 处水库均有分布,占比约合1.09%。其他方面,边境地区丹东中朝国界分布占0.43%,荒漠化地区科尔沁沙地占6.59%,海岸地区海防林占4.74%。

2.3 树种分布

优势树种上,刺槐、油松、柞树分布面积较大,分别占29.58%、18.35%、7.48%;杨柳科植物包含各类杨树和柳树,分布面积合计14 158.59 hm2,占比约36.04%;其他树种占比皆为1.00%左右。油松主要分布在朝阳县、建平县、绥中县、北票市、凌源市、喀左县、阜蒙县、连山区、建昌县、盖州市、南票区和法库县等县(市、区);杨柳科树种主要分布在彰武县、建平县、阜蒙县、康平县、昌图县、法库县、黑山县和北票市等县(市、区);刺槐主要分布在北票市、朝阳县、法库县、瓦房店市、甘井子区、建平县、普兰店区、大连金州新区、绥中县、盖州市和凌源市等县(市、区);柞树主要分布在盖州市、瓦房店市、凤城市、新宾县、甘井子区、普兰店区和宽甸县等(市、区)。

在树种起源上,人工实生占34.23%,人工萌生占56.42%,天然实生占2.72%,天然萌生占6.63%。

在自然灾害类型上,无灾害类型占95.12%、干旱类型占1.63 %、病害类型占1.60 %、虫害类型占1.45%。其他灾害类型占0.19%,多为人为破坏。

在立地类型上,阳坡半阳坡各立地类型面积10 230.28 hm2,占比约26.04%;阴坡半阴坡各立地类型面积15 374.61 hm2,占比约39.13 %。平地沙土、阴坡半阴坡斜坡薄层土、阴坡半阴坡缓坡中层土、阴坡半阴坡陡坡薄层土、阴坡半阴坡斜坡中层土分布面积较大,分别占15.22%、7.70%、7.23%、6.75%、5.98%。此外,还有困难立地类型侵蚀沟类型面积1 467.89 hm2,占3.74%,中、轻度盐碱土地面积34.73 hm2,占0.09%。

3 生态分区分析与建议

3.1 生态分区与树种分析

辽东山区分布有辽河、叆河、大洋河,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原市清河、铁岭县柴河、本溪县观音阁等水库,丹东中朝国界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疏林地优势树种为柞树、油松、刺槐、落叶松(包括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杨柳科树种、胡桃楸等。

辽西北地区,辖区内疏林地占全省约4/5。分布有大凌河、小凌河、青龙河,辽宁努鲁儿虎山、白狼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票白石、朝阳阎王鼻子、葫芦岛市乌金塘、建平白山等水库,科尔沁沙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辽西北地区是辽宁三北防护林重点工程区,也是退化林分修复工程实施的重点区域[4]。疏林地优势树种为油松、刺槐、杨柳科树种、榆树、柞树、樟子松、山杏等。

辽中南地区分布有浑河、太子河、饶阳河、柳河,大连碧流河水库,辽宁环渤海沿岸海防林等重点生态功能区。辽中南地区有广阔的河流冲积平原,是辽宁省沙化土地退化类型和平地沙土地理类型重点分布区。疏林地优势树种为刺槐、柞树、黑松、油松、杨柳科树种、落叶松等。

3.2 修复方式与建议

各生态分区疏林地优势树种存在相似性,在面积多寡上能够反映出各生态分区的树种分布情况。油松、柞树是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优势树种,刺槐和杨柳科植物是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等防护林和一般用材林及薪炭林等优势树种。基于国家及辽宁省天然林保护、各县针叶林(不包括落叶松用材林)禁伐等政策,结合树种的生长特性,针对各生态分区疏林地不同优势树种采取不同的修复方式,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序修复。修复方式见表1。

表1 辽宁省各生态分区疏林地修复对象及修复方式一览表

由于近年辽西北及辽中南地区干旱少雨,在外业调查中发现刺槐断尖、枯死等现象严重,甚至有的杨树行道树也有连续枯死的情况。因此,上述地区杨柳科树种和刺槐疏林地建议采取更新改造措施进行修复;辽东山区气候湿润多雨、土壤肥沃,杨柳科树种和刺槐疏林地可采取补植补造结合更新改造措施进行修复。

猜你喜欢
阴坡柞树刺槐
柞树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展望
勘 误
山坡羊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刺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刺槐树
杉木厚朴不同坡向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有关林线高低问题
“聪明”的刺槐
秋到东马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