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a心房颤动认知能力问卷量表的汉化与验证*

2022-04-27 09:13蒋桂花高霞蒋凤君唐娜刘俊
关键词:中文版抗凝信度

蒋桂花 高霞 蒋凤君 唐娜 刘俊,2

我国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5倍,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才能够有效降低脑梗死风险。提高对房颤的正确认知能力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等不良事件,提高抗凝治疗依从性。然而,如何评估对房颤的认知能力尚缺乏量化的指标。Jessa房颤认知能力问卷调查(Jessa Atrial fibrillation Knowledge Questionnaire,JAKQ)量表是2016年比利时Jessa医院创立并用于评估患者对房颤与抗凝的认知水平[1]。该表有荷兰语、英语等多个版本,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患者接受度[2]。本研究旨在对JAKQ 量表进行汉化,评价其信效度,并初步检验其区分度,为临床上评估房颤认知能力提供可靠的量化工具。

1 资料与方法

1.1 量表的汉化过程

1.1.1 房颤认知能力问卷量表介绍 JAKQ 量表是2015年比利时Jassa医院Desteghe等编制,2016年正式公开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杂志上[1]。该量表最初是荷兰语,随后由原作者翻译为英文版。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19个问题:房颤认知能力(8个问题)、抗凝认知能力(5个问题)、华法林认知能力(3个问题)、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认知能力(3个问题)。每个问题包含4个选项,只有选择正确的选项计1分,选择错误或选择“我不清楚”均计0分。根据答题正确率判断房颤认知能力水平。

1.1.2 量表的翻译 在获得原量表作者的授权并了解量表编制与使用情况后,采用Brislin模型[3]对JAKQ 量表进行正向翻译、综合、回译:由1名本课题研究者和1 名没有医学背景且未接触过JAKQ量表的中英文翻译者将英文版JAKQ 量表分别翻译为中文版T1和T2。由另1名研究者将原量表与翻译版本T1/T2进行综合,从而形成通用翻译版本T12。由2名没有医学背景但母语为英语的双语翻译者将T12版本回译成英语T3版。再将T3与原量表进行对比,对T12进行反复修改和回译,直到T12与英文版原量表表述一致,形成JAKQ 量表中文版。

1.1.3 量表的文化调试 由1名心血管病专家(硕士、主任医师)、1名心律失常专科专家(博士、副主任医师)和1 名内科学专业护理学专家(副主任护师)组成专家组,对JAKQ 量表中文版内容进行修订后,于2020年10月对新疆某医院20名房颤患者进行预调查,征求患者的填写意见。预调查中JAKQ 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920。根据专家建议和预调查中患者意见进一步完善形成最终JAKQ 量表中文版。

1.2 中文版JAKQ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与验证

1.2.1 研究对象 根据样本量为量表条目5~10倍的原则,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115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房颤的患者。②具有一定的中文读写或听说能力。③目前正在口服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排除标准:①处于房颤发作急性期无法完成调查者。②同时患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患。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由患者自行填写调查表。本研究已通过本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2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星软件设计在线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等)和中文版JAKQ 量表,选项采用随机排序。由一名不参与问卷设计人员独立向研究对象介绍问卷调查二维码的使用,并监督其独立填写调查表,最后通过问卷星软件批量导出答卷结果。

1.2.3 重复性验证 随机抽取30例研究对象,在完成第1 次调查的1 周后再次进行填写中文版JAKQ 调查表,进行JAKQ 量表的重复性验证。

1.2.4 区分度验证 随机抽取医院30名内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比较医生与研究对象问卷得分的差异以判断JAKQ 量表的区分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分类变量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学描述;对于连续性变量如符合正态分布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使用量表应答率检验患者对中文版JAKQ 量表的接受度;使用专家测评的方法评定量表的内容效度,由3名心律失常专科专家(博士、副主任医师)和3名心内科护理专家(本科、副主任护师)进行量表内容效度检验,用全体一致内容效度指数和平均内容效度指数标测;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检验中文版JAKQ 量表的结构效度;使用Cronbach′sα系数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使用重测信度检验量表的稳定性。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调查表的发放与回收

115名房颤患者参与问卷调查,其中2名患者量表填写信息不完整,4名房颤中途退出,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09份,有效回收率94.8%。30名内科医生参与并全部回收问卷调查。

2.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房颤患者中男性59例(54.1%)、平均年龄(57±7)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学历55 例50.5(%)、初中30例(27.5%)、高中18例(16.5%)、大学以上6例(5.5%)。阵发性房颤74例(67.9%)、持续性房颤35例(32.1%)。高血压例38(34.9%)、糖尿病38例(34.9%)、脑卒中6例(5.5%)、冠心病22例(20.2%)、心力衰竭13例(11.9%)。口服华法林28例(25.7%)、新型口服抗凝药物81例(74.3%)。

2.3 中文版JAKQ 量表的信度、效度、区分度检验

2.3.1 内容效度 根据专家评定结果计算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86~0.94。中文版JAKQ 量表内容效度分析显示全体一致性效度指数为0.89,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0。

2.3.2 结构效度 中文版JAKQ 量表的KMO 值为0.772,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λ2为1547.419(P<0.001),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最大方差法对数据进行正交旋转,提取5个公因子,其解释变异量分别为43.0%、10.0%、7.4%、6.7%、6.2%,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4%。进一步应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载荷分析,分析结果详见表1。

表1 中文版房颤知识问卷调查表及其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n=109)

2.3.3 重测信度 中文版JAKQ 量表重测信度为0.968,各维度重测信度分别为:房颤认知能力0.971、抗凝认知能力0.973、华法林认知能力0.824、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相关认知能力0.900。

2.3.4 内部一致性信度 中文版JAKQ 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1,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房颤认知能力维度0.861、抗凝认知能力维度0.800、华法林认知能力维度0.443、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认知能力维度0.535。

2.3.5 区分度 验证医生平均完成量表时间短于房颤患者[(12.8±2.1)min vs(15.6±2.4)min,P<0.001]。医生的问卷正确率明显高于房颤患者(64.2%±7.5%vs 41.5%±4.9%,P<0.001),其中包括房颤认知能力(62.1%±11.1%vs 42.6%±10.2%,P<0.001)、抗凝认知能力[(60.7%±17.8%)vs(41.7%±20.9%),P<0.001]、华法林认知能力(65.6%±25.5%vs 42.2%±31.6%,P<0.001)、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认知能力(74.4%±22.3%vs 37.9%±27.4%)。

3 讨论

我国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比例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医患对房颤的危害和抗凝治疗重要性的认知水平低,导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低、自行停药率高、长期抗凝治疗比例很低[4]。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房颤的自我认识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5-6]。目前国内学者对房颤认知研究中使用的量表多数为自行设计[7-9],缺乏相应的信效度检验。涂欣欣等[10]设计的房颤认知能力问卷虽然经过信效度检验,但是在抗凝治疗部分中缺乏近些年来广泛使用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故已经不适应我国现阶段医疗发展现状。JAKQ 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患者接受度,量表内在一致性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74~0.792,重测信度为0.528[2]。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实采用JAKQ 量表可以评估健康教育效果,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房颤的认知水平[2]。然而,该量表尚无中文版本,且尚未在中国人群中使用和效力验证。

笔者经过反复地跨文化调适,形成了中文版JAKQ 量表。本研究结果显示该量表的内容效度在0.86~0.94,全体一致性效度指数0.89,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0。这表明该量表能够有效反映房颤相关认知能力水平,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KMO 值0.772,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4%。在JAKQ 量表的英文版信效度研究中,实际效度测量KMO 值为0.668~0.774[11],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因此,中文版JAKQ 量表维持了原量表较好的效度。而信度是反映量表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通常采用重测信度和Cronbach′α系数表示。一般认为重测信度在0.7以上表示重测信度较好,Cronbach′α系数越大标测各条目间相关性越好。本研究中重测信度高达0.968,Cronbach′α系数0.921,这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此外,量表的各个维度的重测信度和Cronbach′α系数值比较理想。因此,中文版JAKQ 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相对于患者,医护人员接受过专业的医学知识教育,故对房颤的认识水平相对较高。笔者比较了医生与房颤患者对JAKQ 量表答卷结果发现,医生答题正确率明显高于房颤患者。因此,中文版JAKQ 量表对判断房颤认知能力具有较好区分度。然而,医生答题的正确率仅为60%~74%,这意味着医务人员对房颤的认知能力仍需提高。李波等[9]对广东省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调查结果也显示医务人员对房颤分类正确认识率仅为56%,抗凝治疗适应证正确率仅为19.4%,华法林抗凝INR 达标值正确率仅为47.4%。因此,我国房颤卒中预防任务不仅仅要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医务人员的认知能力也需提高。

综上所述,中文版JAKQ 量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房颤认知能力认知水平的评价工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与区分度,可以用于量化评价对房颤的认知水平。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对象的地理区域、文化程度与经济收入等因素可能造成选择性偏倚,结论尚需进一步推广应用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中文版抗凝信度
人工肝治疗的抗凝剂应用进展及选择策略
国际眼科杂志中文版(IES)近5年影响因子趋势图
集束化抗凝管理模式对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Treasure in the Field
心脏瓣膜术后,抗凝药物这么吃才安全!
哪些食物会影响抗凝
大学生积极自我量表初步编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研究
墨子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