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后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2022-04-27 13:16薛飞项程胡书琛马棪斐叶丹杨才君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自费天数

薛飞, 项程, 胡书琛, 马棪斐, 叶丹, 杨才君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的患病风险和经济压力[1]。在我国,2011年糖尿病患者约9 000万人,近年来发病率快速上升,预计在203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达到12 900万人[2]。所有类型的糖尿病均能导致并发症,进而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2008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引起的直接医疗费用就高达6 230万人民币[3]; 在新医改之后,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并未得到有效缓解[4]。糖尿病快速上升的发病率以及其高昂的医疗费用,给我国医保基金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围绕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分析了新医改后糖尿病住院患者住院费用、药品费用、自费费用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减轻糖尿病住院患者疾病负担、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新农合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信息数据来自西安市某县新农合数据库,选取了2011年1月—2018年12月该地区新农合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共筛选出6 631人次住院患者的信息,其中6 588人次符合标准。纳入标准:诊断名称包括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疾病的均纳入本次研究中[5]。排除标准:住院天数、住院自费费用、住院药品费用、住院总费用为零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本文收集整理6 588人次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资料,收集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住院药品费用、住院自费费用等,其中住院总费用为新农合报销的费用与报销后患者自费的费用总和。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描述2011-2018年间新农合糖尿病患者住院人次及费用的变化情况。以2011年的患者人次为基数,统计分析后续各年不同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的住院患者人次增长率。以男性患者2018年增长率r为例,计算公式如下:

r=(2018年男性患者人次-2011年男性患者人次)/2011年男性患者人次×100%。

全部费用数据通过CPI处理调整为2011年的费用标准,单位为元。住院总费用、住院药品费用以及住院自费费用采用中位数进行描述,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住院天数的住院费用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2011-2018年,糖尿病住院患者人次总计为6 588人次,从性别特征上看,女性多于男性,男性2 818人次,女性3 770人次;从年龄特征上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1~71岁之间,占总人数的66.2%;住院天数主要集中在8~14天,占比为65.3%。患病人次逐年增加,由2011年的356人增加至2018年的1 455人。见表1。

表1 2011—2018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构成情况

2.2 2011-2018年不同特征住院患者增长率

2011-2018年间,男性和女性每年的住院人次均有增长,男性住院患者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的住院患者人次均有增长,除2016年外,<41岁的住院患者增长最快,均高于其他年龄段。住院天数方面,住院天数在1~7天的患者呈现先降低后增长的趋势,住院天数在8~14天的患者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住院天数在>21天的住院患者则呈现下降趋势。见图1~图3。

2.3 不同年份糖尿病患者整体住院费用分析

该地区糖尿病患者整体的住院总费用、住院药品费用每年呈增长趋势,只有住院自费费用在2015-2016年下降,其余年份均呈上升趋势;2018年整体的住院总费用、住院药品费用、自费费用分别是2011年的4.44倍、3.42倍和3.70倍。次均费用、日均费用波动不大,2011-2018年间,次均住院费用约为2 900~3 600元,次均住院药品费用为1 200~1 600元,次均自费费用1 000~1 700元;日均住院费用约为260~460元,日均药品费用约为120~190元,日均自费费用为100~190元。次均药占比由2011年的50.1%降至2018年的38.1%,自费比率则一直保持在35%~45%之间。见图4和表2。

表2 2011—2018年糖尿病住院患者住院费用情况

2.4 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自费费用的影响因素

受数据限制,提取到可能影响费用的因素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进行分析。将不同性别、年龄段、住院天数等数据分组后进行正态性检验,发现均不服从正态分布(P<0.05),故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住院天数对住院总费用、住院药品费用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等因素对住院自费费用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011—2018年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单因素分析

3 讨论与建议

3.1 住院费用及人次快速增长,而药品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本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新农合糖尿病患者人次及住院费用在研究期间快速增长。而次均住院费用在此期间虽呈上升趋势,但是幅度较小,说明住院人次的增加是糖尿病患者总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导致糖尿病患者住院人次增加的原因可能如下:首先,我国整体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升高。有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生平的提高,部分患者饮食未加控制,且缺乏锻炼,导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升高,其中我国18岁以上成人2型糖尿病发病率从2001年的5.5%升至2017年的10%[6-7]。其次,新农合的覆盖改变了人们的就医习惯,减轻了人们住院的经济压力,生病后忍、拖的现象明显改观[8],从而导致住院人次增加。

另外,该地区在2012年9月实行了药品零加成政策,药占比从2011年最高的50.1%降至2018年的38.1%,这与叶子轶等[8]在乌鲁木齐市的研究相似。次均住院费用整体呈小幅上升趋势,而次均住院药品费用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新医改后新农合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住院药品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

3.2 住院次均自费费用和住院次均天数的变化趋势

本研究显示,2011—2018年间的住院次均自费费用出现较大波动,在2012年下降明显,可能与该地区在2012年9月实行药品零加成政策有关;随后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而在此期间药占比一直稳中下降,这说明单纯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占比对降低患者的住院自费费用影响不大。北京的一项研究表明,次均住院费用构成中,药品费用在2006—2010年间呈现轻微波动,但化验费用持续上涨[9]。可以看到,除药品之外还有很多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需进一步深入探究。

从整体趋势上看,次均住院天数呈现下降趋势,而住院总天数却逐年增加。导致该结果的可能原因是该地区在2016年实行了《西安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将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纳入了考核标准。部分医院和患者为了规避平均住院日的考核,将单次住院拆分为多次住院,最终导致次均住院日降低,而住院总天数依旧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住院天数的增加,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次均住院药品费用以及次均自费费用均显著增加。建议医院提高医疗质量,缩短住院天数,提高床位使用率,同时新农合审核部门还应进一步监督各级医疗机构收住院行为,避免不合理住院情况的发生,从而减少患者医疗成本,减少新农合资金的支出[10-12]。

3.3 不同性别、年龄住院自费费用的比较

从性别特征来看,女性的住院人次多于男性,但是女性住院人次的增长速度(274.5%)低于男性住院人次的增长速度(359.0%),这与叶子轶等[8]在乌鲁木齐市的研究相似。费用方面,男性住院患者的次均自费费用高于女性。可能的原因有:第一,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更多,可能影响糖尿病的进展和治疗,从而使用更多的自费诊疗项目和自费药品;第二,相关研究显示,在对女性和男性同时进行用药依从性干预的情况下,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男性[13],这也可能导致男性患者自费费用高于女性患者。建议加强对男性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改善生活习惯,提高用药依从性,从而降低个人乃至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14-15]。

从不同年龄段患者数量来看,虽然51~<71岁的患者人次最多,但40岁及以下患者增长速度(655.6%)最快,值得警惕。因此,应适时调整糖尿病宣教人群,尤其应该加强40岁及以下患者的宣传教育力度。费用方面,40岁及以下患者次均自费费用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可能的原因是40岁及以下患者多为第一次患病,需要耗费更多的诊断资源和检查费用,而这部分费用大多需自费。建议加强对40岁及以下人群的血糖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16-17]。

综上所述,西安地区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人次和住院总费用在研究期间均显著增长,住院药品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男性患者的住院自费费用高于女性,40岁及以下患者住院自费费用增长最快;住院天数对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和自费费用具有显著影响。建议新农合监管部门加强收住院审核,同时做好男性患者的疾病宣教工作,尽量普及40岁及以下人群的血糖监测,做到及时干预。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以下局限:住院费用只包含了药品费用和自费费用,可分析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少。后期将对住院费用的各项费用数据进行持续追踪,探寻影响患者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支持。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自费天数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我国雾霾天数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雾霾天数影响因素分析
生日谜题
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
武汉启用“医保+商保+自费”一站式即时综合支付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自费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