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克敏教授验方新加当归补血汤运用举隅

2022-04-29 11:03毕云王旭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名医经验

毕云 王旭

摘要:云南姚氏医学流派第六代传承人姚克敏教授基于对妇女“气血”的探讨,在经方当归补血汤基础上加味创立了“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用以治疗妇科诸疾属气虚血虚者。通过对立方意旨进行阐述,总结运用该方治疗内科妇科诸疾多年情况,列举了4例典型病案,认为在辨证为气血亏虚的基础上,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可用于多科疾病。

关键词:姚克敏;新加当归补血汤;中医临床;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85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4-0004-03

姚克敏教授是云南省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云南姚氏医学流派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昆明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姚氏中医妇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姚老自幼随父姚贞白先生习医诊脉,中青年时期擅长内妇儿科,中老年后专攻妇科,至今行医70余载。姚克敏主任在数十年的行医生涯中创制了许多妇科验方,其中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颇具特色。毕云主任医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跟随姚克敏导师临诊期间,学会了使用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在之后长期的中医临床工作中经常使用该方治疗内妇科诸疾,疗效较佳。本文就姚氏创制该方的方剂特点、临床运用体会进行简述,并例举典型病案如下。

1 立方意旨

经方当归补血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由黄芪30 g,当归6 g组成,其主要功效为补气生血,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1]。历代医家将其用于血虚气弱诸证,旨在通过大剂补气药黄芪加当归补血,以补气生血。

姚克敏导师认为:女子的一切生理特点,无不与气血相关;女子的特殊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与肝脾、冲任有着密切的关系。治疗妇科诸疾的纲领为“以血为本,以气为动”。姚老按姚氏治疗妇科诸疾“以气血为主,首重肝脾冲任”的要旨,创立了“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在当归补血汤基础上,将当归加为15 g,再加茯苓15 g,白术15 g,白芍15 g,川芎6 g,甘草3 g,加强了补气培元,养血和血的功效。

导师认为,当归补血汤药虽才有2味,但却体现了阴阳气血营卫互生互制的医理,用于劳倦内伤,重用黄芪大补元气,少量当归补血活血。但女子以血为本,经、孕、胎、产、乳,无不耗血伤血;又诸病皆由劳伤,不独伤血,亦伤于气,值此气弱血虚之际,亟待益气养营,以求速生无形之气,急补、固摄有形之血[2]。此即张景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之义。导师云,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为主,当归为辅,因“女子多郁火”,大剂黄芪其升提之性过强,使当归之补血作用难以发挥,故加大后者剂量至15 g,以制黄芪升动之性,使二者的比例由5∶1变为2∶1;同时加入了茯苓等5药。方中黄芪大补元气,益脾气,补五脏诸虚;当归养血和营,补血活血;白术茯苓为臣药,助黄芪补中益气生血之力;臣以白芍助当归养血和营,柔肝缓中;少量川芎可以活血,畅血中之氣以助生血,导引气血,补而不滞为佐药;甘草助白术、茯苓甘温补中并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大补元气,调血养血之功,名新加当归补血汤。冠以“新加”,乃遵古而创新之意,用以治疗血虚气虚之月经过多、崩漏、经期延长、胎前产后、妇科杂病等。

2 运用体会

笔者临床运用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已30余年。在传承的基础上拓展了该方的运用范围,不仅用其治疗妇科疾病,也用其治疗内科多种疾病;临床只要辨证为气血两虚为主的病证,皆可运用。运用的对象不仅是妇女,在许多男性内科疾病中,如便血吐血,虚劳等亦可使用。盖虽女子以血为本,伤血必伤于气;然男子久病、大病或虚劳诸疾,亦有伤气亏血者,且中医临床各科疾病无不有气虚血虚者。辨证论治历来是中医治病的特点,只要有其证,便可用其方;依证立法,依法遣方用药;理法相符,则方药得效。

3 典型病案

3.1 贫血 王某某,女,44岁,2020年4月16日初诊。主诉:阵作心悸3年余,加重伴活动后气喘、乏力半年。患者述近年来经常心慌心跳,活动后气喘心悸明显,但无胸闷及心前区疼痛,经检查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检查正常。刻诊:心悸,活动后气喘、乏力且心悸更显,眠欠佳,入睡难,易醒,口微干,纳食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爪甲淡白。追问病史,患者不明原因“贫血”10余年,近期检查Hb73 g/L,查体HR96次/min,律齐。中医诊断:心悸,虚劳(贫血)。证候:气血不足,血不养心。治法:补益气血,养心安神。方药:八珍汤合归脾汤加减处方:太子参15 g,白术12 g,茯苓 15 g,熟地黄15 g,当归15 g,川芎12 g,白芍15 g,酸枣仁15 g,制远志12 g,龙眼肉10 g,首乌藤15 g,莲子15 g,珍珠母15 g,黄连8 g。配方颗粒,5副,每天3次,服5 d。

1周后二诊,述诸症稍减,复查Hb 74 g/L,查体HR98次/min,律齐。守原方加减。之后患者7~10 d日复诊1次,心悸气短乏力症状渐减,但血色素一直偏低。

2020年5月28日再次复诊,患者时作心悸,头昏不显,睡眠差,断续入睡。Hb90次/min,律齐。辨证同前,改用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合养心安神之剂。处方:黄芪15 g,当归15 g,川芎12 g,白术12 g,茯苓15 g,茯神15 g,白芍15 g,太子参15 g,熟地黄15 g,炒枣仁15 g,炙远志12 g,首乌藤15 g,莲子15 g,龙骨15 g,珍珠母15 g,甘草6 g。

守上方加减治疗3周,至6月18日复查Hb为103 g/L,RBC 5.36×1012/L。2020年7月30日复诊,述无明显心悸,睡眠好转,无头昏乏力,纳食可,二便调。舌质淡红夹青,苔白微腻,脉细缓,爪甲红润。查体HR 84次/min,律齐。复查Hb 118 g/L,RBC 4.9×1012/L,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皆正常,贫血治愈。

按:患者不明原因贫血,出现以心悸、气短、乏力活动加剧为主症。四诊合参,辨证为气血不足,血不养心,用经方八珍汤合归脾汤化裁治疗月余,虽诸症悉减,但血色素始终较低。导师认为:气之“动”有“让能量得到充分运用”之意,更能体现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对精微物质化生、输布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和新陈代谢的运动过程。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在气血得补时,用黄芪之“动”性大补元气,以生亏虚之“血”,和血生血;加养心安神、滋阴之剂,使患者气血得补,心神得宁,贫血得以很快纠正。

3.2 产后缺乳 李某某,女,29岁,2021年7月1日初诊(线上诊疗),述2周前顺产第2胎,产时出血量中等,产后乳汁较少,但饮食正常,喝汤及饮水也较多,稍感气短乏力,睡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自按乳房柔软无胀感。其2年多前生第1胎时因新生儿住院,未能及时哺乳,当时乳汁亦少,乳房未充分发育。舌淡红,苔白。

中医诊断: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乳络不畅。治法: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疏通乳络。方药: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加减。处方:黄芪30 g,当归15 g,川芎12 g,白术12 g,茯苓15 g,白芍15 g,生地黃15 g,醋香附12 g,鸡血藤15 g,荔枝核15 g,薏苡仁30 g,路路通12 g,炒王不留行15 g,盐橘核15 g,佛手12 g,生甘草6 g。配方颗粒7剂,每天3次,服7 d。嘱进行乳房按摩,疏通乳络。

2021年7月13日复诊(面诊),述乳汁仍少,精神尚可,仍乏力,纳食可,睡眠佳,动则自汗。舌淡红夹青,苔薄白,脉细弱。乳房按之柔软,无胀感。守原方加减治疗。

之后患者每10 d左右复诊1次,根据四诊以原方加减,均嘱多喝汤,多饮水,乳房局部按摩,并嘱服用猪蹄炖通草,每日服用。2021年8月29日复诊,述乳计增加,无头昏头痛,睡眠正常,纳食可,二便调,守原方加减治疗10 d后乳汁基本正常。

按:产后缺乳中医称缺乳、乳汁不足、乳汁不行等,常分虚实而辨。虚证以气血虚弱为主,实证却以肝郁气滞为多。该患者已生育1胎,在第1次生产后未能较畅哺乳,在短时间内再次妊娠产子,二产流血虽不多,但一产孕育亏气伤血之候尚未得复,乳络未能通畅下乳,故乳汁无以得生。思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补气养血,大剂黄芪益气以生血正是当时,故用此方酌加滋阴补血、行气和血、通络助下之剂,外加按摩,使得乳汁以生;再加猪蹄炖通草以补血滋养疏通乳络,最后乳汁生化得源,乳络通畅而愈。

3.3 眩晕症 刘某某,女,35岁,2021年8月26日初诊,患者断续头昏3年余,饥饿时及餐后皆有发生,曾经检查血压,说有低血压及低血糖等。近1周因情志不遂头昏加重,伴健忘,反应慢,睡眠欠佳,入睡难,易醒,纳便调,月经正常。舌尖稍红,苔白微腻,脉细弱。查体:血压100/70mmHg。中医诊断:眩晕。病机:气血失调,肝肾不足,心神失养。治法:调气养血和血,补益肝肾,养心安神。方药: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合五子汤、酸枣仁汤化裁。处方:黄芪15 g,当归15 g,川芎10 g,白术12 g,茯苓15 g,白芍15 g,盐菟丝子15 g,女贞子15 g,茺蔚子15 g,炒理枣仁15 g,酒黄芩10 g,酒黄精15 g,五味子12 g,蜜远志12 g,甘草6 g。4剂,每天1剂煎汤服用。

2021年8月31日复诊。自述头昏减轻,健忘及睡眠好转,入睡可,少梦,每晚睡眠6~7 h,偶有前额头痛,查血压100/70 mmHg。阅患者8月20日血常规检查,RBC及Hb皆正常。守原方加减,黄芪改为30 g,7剂配方颗粒,每天1剂。9月7日电话回访,患者述无头昏头痛,睡眠正常,血压正常,眩晕治愈。

按:患者为青年女性,最初眩晕发作诱因不显,发作无定时,无慢性特殊疾病史,故其原眩晕多由气血失调所致。此次因心绪不佳诱发。朱丹溪云:“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姚老认为:“女子多郁火,气结百病生”。故本次发病由气机不畅而致气血失调,又因反复发作,日久涉肾及心,郁火扰动心神,从而见肝肾不足,心神失养之候。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能调气养血,和血,柔肝,再加补肾养心安神之剂,使得患者气血得调、肝肾得养,心神渐宁而眩晕愈。

3.4 多囊卵巢综合征 罗某,女,21岁,2020年6月7号以月经后期半年为主诉初诊。13岁初潮,既往月经正常,自去年底,由于上学备考紧张熬夜,去年12月行经后,今年2月15日行经,至今未行。经期正常,经色暗,量时正常时偏多,至今闭经4月。平素易脱发,体重正常,纳食欠佳,二便调,眠可。舌质尖稍红,苔薄白,脉细。当日B超检查子宫及附件结果:子宫内膜厚约0.5 cm,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声像。中医诊断:闭经。证属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治以补益肝肾,补气养血,调理阴阳,方用姚氏五子汤合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加减化裁。处方:菟丝子15 g,女贞子15 g,茺蔚子15 g,覆盆子15 g。车前子15 g。黄芪15 g,当归15 g,川芎12 g,白术12 g,茯苓12 g,白芍15 g,桑寄生15 g,续断12 g,制何首乌15 g,炙黄精15 g,甘草6 g。汤药5剂,每剂煎4次,每天服3次,饭后服用。

2020年6月21日三诊。患者仍未行经,无特殊不适,仍有脱发,纳便调,眠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6月14日性激素6项结果:孕酮明显降低。续以原方加减治疗。

之后,每每月经后皆以前述两方加减治疗近1年。其间患者未出现闭经,仅见月经先后无定期。期间因学习较忙而时有停药。

至2021年6月20日19诊时,月经先后不定期好转,经量正常,无特殊不适,B超结果:子宫、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声像。7月4号性激素6项检查结果皆正常,多囊卵巢治愈。

按:患者因学习紧张,经常熬夜后出现了闭经而就诊,经检查B超发现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又发现了月经先后无定期及月经数量的变化。究其病因,思虑过度及熬夜使得其阴阳失调,劳伤肝肾,损伤肾精及气血,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满盈,导致月经停闭;或使得肝气逆乱,疏泄失司,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疏泄太过则月经先期,疏泄不及则月经后期。虽阴阳失调导致肝肾气血不足是其主要病机,然思虑可伤脾,肝脾失和在月经病中为常见的病机。宗姚氏妇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之法,坚持以补益肝肾,益气养血,调理气血阴阳,健脾疏肝为主要治法,以姚氏五子汤、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四物汤和逍遥散为主要代表方,随证加减治疗近1年,同时嘱患者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最终,患者的气血得以恢复,肝肾得以充盈,阴阳平衡失调得以改善,月经紊乱基本纠正,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治愈。

4 小结

本文报道的病例虽然病名不同,病因各异,主症不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证候:气血亏虚。临阵时无论是何科疾病,亦不论是缘何发病,只要抓住了这个主要的病机,便可使用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但需结合发病过程和证候特点,四诊合参,随证加减。姚派弟子用其治疗妇科及他科疾病亦屡见报道[3-4]。许多实践证明了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可用于多科疾病,也进一步证明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科学性。

云南姚氏医学流派传承260年,“以阴阳气血为整体,以气化原理为辨证线索,因时、因地、因人为治疗特点”是流派的学术思想[5];流派历来重视“气”对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的影响,重视机体的气化功能。姚克敏导师发展了学派的学术思想,其在妇科诸疾中对“气血”的认识及临床辨治疗效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四物通经汤等方均是基于对“气血”的认识而创立的方剂。姚老治疗妇科诸疾,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邓中甲,连建伟,李冀,等.方剂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63.

[2]徐涟,姚克敏妇科经验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6:117.

[3]曹晓鸣.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在妇科经病临床中的应用[J].云南中医杂志,1993,14(2):35-36.

[4]王泽鸿,徐涟,祁原婷,等.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5):101-102.

[5]徐涟,姚克敏妇科经验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6:5.

(收稿日期:2021-11-08)

猜你喜欢
名医经验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新修珍珠囊药性赋
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经验与思考
孙跃农健脾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高血压肾病诊治经验采撷
解乐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罗才贵教授从气机开合论治颈椎病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