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措施分析

2022-05-05 15:32赵加发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

赵加发

摘要 对于猪流行性腹泻而言,其属于一种肠道传染病,常常伴随着诸多的症状,如过度脱水、呕吐。不同年龄段与品种的猪,都容易感染上这种病,尤其是仔猪,从而给人们带来较大的损失。基于此,本文进行如下探究,仅供参考。

關键词 山区猪;流行性腹泻;防治措施

在养殖猪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系列的疾病,其中流行性腹泻较为常见,这一疾病是由腹泻病毒而导致的,属于肠道传染病。与 其他几个季节相比较,在冬季有着较高的发病率,特别是仔猪,极 容易出现死亡或者染病,进而会极大降低养殖户的收入。

1 流行病学

流行性腹泻的病原体是其病毒,它隶属冠状病毒。该病对各品种及年龄段的猪都具有感染的可能性,特别是仔猪最易感染此病,感染时还非常危险,仔猪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是受害最为严重 的。该病传染源多数为病猪,传播渠道主要是通过猪的消化道,该 病多发生在冬季且具有地方性流行特征。染病后的病猪体内,病毒 依然存在,因此排出的粪便内也是含有病原体的,若不能及时处 理,将会致使周围环境受到污染,使健康的猪在饮用周边的水及饲 料时可能会被传染。哺乳期仔猪还有可能通过患病母猪的乳汁被感染病原体,还有患病的猪肉也有可能因为没有做好检验工作,从 而流向市场引起流行现象,康复中的猪群也可能会在环境中排毒, 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疫病流行和传播。

2 猪流行性腹泻的致病机制

当猪染上流行性腹泻时,它的小肠黏膜中的上皮细胞就会进 行复制,导致小肠中上皮细胞的健康结构被损坏,致使肠壁中的细胞死亡,肠绒毛脱落,从而导致肠壁逐渐变薄,肠道的面积也开始 缩减,最终导致小肠的消化及吸收功能衰退。此外,肠黏膜上皮细 胞中的氨基肽酶等活性也都会下降,从而导致肠腔内的小分子物 质不能够被分解和吸收,又由于 ATP 酶活性的缺少,致使肠上皮细 胞中的钠泵失去活性,晶体的渗透压也随着上升,从而导致猪群发 生渗透性腹泻的现象,脱水严重时还可能会造成死亡。

3 临床病状

山区猪的流行性腹泻症状主要有呕吐、腹泻以及脱水。在发病 初期,猪的食欲会下降、精神不济,甚至还带有呕吐的症状,随后会产生腹泻且排泄物会逐渐变稀,最后呈现水样的粪便。在腹泻比较 严重的时期,会致使病猪脱水较多,从而体重降低。如果年龄在一周龄的仔猪发生腹泻,一般都会产生持续性的腹泻 3~4d,最后可 能会因为脱水较多导致死亡,对于成年山猪、育肥山猪和断奶的山猪发生腹泻时,通常表现的症状都是比较轻的,一般经过 5~7d 就 可以恢复健康了。

4 诊断方式

常规肉眼诊断的方式,可判断病因在小肠,由于小肠扩张,里 面布满黄色的内充物,随之形成肠系膜出血及淋巴结肿大。正常运 用镜检组织学的方法,可以看见空肠细胞中的空泡形成过程以及 表皮脱落的现象。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如果体 现阳性并且病猪带有腹泻相关症状,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断定山猪已经感染上流行性的腹泻病[1]。

5 防治措施

5.1 强化饲料管理

通常猪群发生流行性腹泻病时,多数都和所处的环境有关,因 此养殖户应当强化对猪饲养的管理。关于种猪,最好选用自己繁育的,尽量减少外来引种,不要到疫区去采买。如果非要从外面选种, 应当先进行隔离,等到确保没有潜藏病害时,再实行混养。同时养 殖场应该运用封闭式的管理方式,严禁外来人员及车辆入内,而且应当做好消杀工作,第一时间将猪舍内粪便处理掉,对猪舍的内外 环境实行消杀处理,以保证养殖场内环境洁净,防止病原体侵入和 扩散。对于不同年龄的猪应该实行分群饲养的方式,特别是对新生 的小猪、哺乳期的母猪和怀孕的母猪的管理,应该营造保暖、舒适 及干净的环境。另外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饲料的营养搭配,要保 证猪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加入,以确保猪群对营养元素 的需求,保证健康成长,与此同时还能大力增强猪群的抗病能力。

5.2 疫苗免疫

在对猪进行养殖时,养猪户需要注意当前地区的流行病学,要 及时发现周围的疫情趋势,如果出现异常状况,应该加强对猪群养 殖状况的重视。当前最有效的预防流行性腹泻的办法就是采用免 疫防治的方法,可以依照不同年龄段的猪和疫苗的类型,来判断需 要注射的剂量及免疫方式,一般情况下,当该地区出现流行性腹泻病或者每年的十月份之后,可以对山区猪进行接种疫苗,例如接种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有效增强猪群的抗病 能力[2]。

5.3 对症治疗

当仔猪感染流行性腹泻病时,应当及时使用口服补液,防止仔 猪脱水严重,口服补液可以加到水里进行溶解,让猪仔自行饲饮。 如果饮用得比较少,应使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可以依照仔猪的脱水 状况实行每日的注射,连续注射 3d。另外,对染病仔猪还可使用 0.01%亚硒酸钠,实行肌内注射,同时还可使用 VE 注射液实行辅 助。当保育猪或中大年龄的猪感染病变时,可采用停喂及限喂的方式帮助治疗,治疗中对猪舍中的粪便应及时处理掉,且实行全面的 消杀,确保猪舍的卫生环境,还可以喂淡盐水,防止出现脱水状况, 此外在康复阶段,可适当喂益生菌及蒙脱石粉来强化免疫功能,增加治愈率。

5.4 具体治疗措施

对于 8~13 日龄的仔猪,若出现呕吐腹泻现象,可使用口服补 液盐加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加热至 39℃左右给仔猪灌服,4~5 次 /d,以保证不会出现脱水现象。对于患病的猪群要隔离管理,防 止病毒扩散,可使用猪白细胞干扰素,注射 1~2 次 /d。这类疫病 采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效果不佳,所以重在疫苗免疫预防。在该病暴 发区域,怀孕母猪在分娩前两周时,利用患病猪粪便或小肠内容物 来实行人工感染(俗称返饲),让其受刺激而产生乳源抗体,减少疫 病在猪场中的暴发率。也可对妊娠母猪实行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免疫,使乳猪通过初乳获得保护,对于染病的猪场,可对断奶猪仔实行免疫接种,减少两种病的发病几率,即传 染性胃肠炎及流行性腹泻。对于妊娠的母猪,分娩前一个月接种疫 苗,利用母乳让仔猪形成免疫,也可采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来进行免疫,也可使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预防。

6 结语

在养殖猪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诸多的疾病,其中流行性腹泻较为常见,这属于传染性疾病。为了更好预防这一种疾病,保证猪 群可以安全生长,增强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在日常养殖中,应当强化对饲料的管理,对其实行免疫接种,注重对猪异常状态的观察,在发现病猪的情况下应该及时实行隔离诊断,并做到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 陶清明,巫永红,单春林,等.山区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9(5):101.

[2] 王袁斐懿,王晨曦,蒲锋,等.猪流行性腹泻防治[J].四川畜牧兽医,2018,45(9):55-56.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
浅谈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式与防治措施
化工机械设备腐蚀原因及防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