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腹泻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研究

2022-05-05 02:35邱凤珍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期
关键词:发病原因治疗方法

邱凤珍

摘要 為探究羊腹泻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2020 年 11 月对某养殖场发病的 20 只腹泻病羊进行了诊断并治疗。20 只腹泻羊呈细菌性感染,其中 8 只并发寄生虫感染。对细菌感染的病羊进行补液和抗菌治疗,对并发寄生虫感染的病羊进行寄生虫的治疗,最后给予所有患病羊益生菌,调节病羊肠道功能,促进疾病康复。经过 14d 的治疗后,有 3 只病羊死亡,7 只病羊基本痊愈,10 只病羊完全恢复健康。羊发生腹泻时,需要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确定病因,再施对症对因的治疗,可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羊腹泻;发病原因;治疗方法

羊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羊消化系统疾病,疾病的发生会 导致病羊消化系统混乱,腹泻导致病羊营养流失,严重者病情发展 会导致死亡,极大影响养殖户经济收入。羊患腹泻病后多表现为精 神萎靡,走路乱撞,后躯无力且摇摆,发病严重的病羊还会出现失 明和突然倒地,倒地后四肢呈游泳状,且想站起来却无力[1]。羊腹泻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三种,即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寄生虫感 染。其中细菌感染又可分为大肠杆菌感染、链球菌感染、沙门氏菌感染、魏氏梭菌感染,而病毒感染则主要为轮状病毒感染[2]。因此, 在病羊发病后,需要对腹泻病发生的原因进行检测然后才能就病 因进行及时的治疗,帮助病羊早日恢复健康。为了更好地对羊腹泻疾病进行治疗,本文选择养殖场发病的 20 只病羊进行病源的检测,然后就疾病的原因进行对因和对症治疗,以下是本文的详细疾病确诊及治疗情况。

1 病例介绍

2020 年 11 月,某养殖场发现有 8 例羊出现走路不稳、食欲不 佳、腹泻的病羊,对其进行基础的止泻治疗未能有效控制病情,并 有另外 12 只羊出现相同的腹泻症状。此外发病病羊还出现后肢不 稳、走路乱撞的现象,严重的 2 只病羊还出现倒地四肢划水的现 象,且最早发病的病羊中有 1 例病羊由于病情严重而死亡,引起了养殖场重视。因此养殖场对 20 只病羊进行了隔离饲养,然后就之 前的圈舍进行彻底的消毒。

2 检查

2.1 临床检查

对患病羊进行临床检查发现,发病羊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的现象,在发病后病羊的体温有所升高。病羊刚发病时出现乱走乱 撞、后肢不稳的现象,之后病羊多喜卧地不动;病羊粪便多呈灰色, 严重者还会出现血丝。对患病羊腹部进行触诊,患病羊出现躲闪和 痛苦的鸣叫,说明患病羊还伴有腹痛情况。此外有 8 例病羊较其他 病羊而言更消瘦,且眼睑发白,皮毛无光且杂乱。

2.2 实验室检查

1)细菌分离培养。取患病羊排泄物,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将培养基放置 37℃培养箱中培养 12~16h。在菌落长出后,挑取单 菌落接种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中,将培养基放置在 37℃培养箱中培 养 12h。在菌落长出后,挑取单个菌落接种革兰氏染色镜检。

2)生化试验。将经过培养后的优势菌接种至微量的反应罐中 进行细菌的生化试验鉴定,在接种后的 24~72h 后,就培养结果进行观察。结果的判定依据《伯杰细菌鉴定手册》进行。

3)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 K-B 药敏纸片法进行,仅对分离出的优势病菌进行相关药物的药敏试验,试验主要包括了对头孢曲 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林可霉素、青霉素、大观霉素、卡那霉素的 药敏程度。

4)寄生虫检验。取患病羊粪便对其进行粪检。在载玻片上滴加 1~2 滴水,然后加入少量粪便,用棉签棍对粪便进行涂匀,然后在 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虫卵和幼虫的观察。

3 结果

3.1 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对所有患病羊的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后发现了 1 株优势菌种, 其在麦康凯培养基上表现为红色的、圆形凸起的大菌落,然后其在 伊红美蓝培养基上表现为圆形凸起菌落且带黑色金属光泽。证明所分离到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3.2 药敏试验结果

对大肠杆菌的药敏程度进行了药敏试验,试验包括头孢曲松、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林可霉素、青霉素、大观霉素、卡那霉素。结果 显示大肠杆菌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药物敏感性较强, 可作为临床治疗用药。

3.3 生化试验结果

参照《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对优势菌种进行了细菌的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到的优势菌种为大肠杆菌,结果如表 1 所示。

4 治疗

4.1 治疗原则

在确定患病羊是由于何种原因出现腹泻后,应就患病羊的临床症状和病因进行综合治疗。其中对于细菌大肠杆菌的治疗应该以抗感染治疗为主,然后根据患病羊腹泻的临床症状对患病羊进行胃肠道的清理,实施肠道黏膜的保 护措施,防止患病羊出现中毒和脱水症状。

4.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病羊进行大肠杆菌的对因治疗,静脉注射氨苄西林 钠,每只羊 10~20mg/kg·bw。为了避免出现细菌耐药的现象,可 对病羊进行头孢喹肟的交替使用,头孢喹肟的使用方法与氨苄西 林钠一致。对有寄生虫感染的病羊每日投喂阿苯达唑,每日的用量按照 5~15mg/kg·bw 进行。除此之外,由于病羊出现腹泻,还需 对病羊进行补液治疗。具体措施为每日灌服 50~100mL 生理盐 水,静脉注射 5%葡萄糖和生理盐水 100~150mL。在患病羊有好 转后,对患病羊投喂益生菌调节患病羊肠胃功能,促进病羊疾病的恢复。

5 转归及预后

对患病羊治疗 14d 后,有 3 只病羊死亡,7 只病羊基本痊愈,10 只病羊完全恢复健康。

6 讨论

羊腹泻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主 要有三种原因,其分别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且对 于三种发病原因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病毒性感染的传染性较 高,一旦一只羊出现症状,陆续的会有其他羊出现相似的症状。值 得关注的是病毒感染有潜伏期,病毒潜伏期间羊无法表现出生病的症状,因此对于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羊腹泻应及时的把羊进行隔 离饲养,并及时的对羊待过的圈舍进行彻底的消毒。细菌性感染也 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对其的处理方法应该与病毒感染相同。寄 生虫感染是最容易预防的病因之一,每年对健康羊群进行两次驱 虫有助于羊的健康,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针对病羊的不同发病 原因,应该对病羊进行抗病毒、灭菌、驱虫的治疗,同时给予病羊基 础液的补充,调节病羊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能促进病羊的恢复。 本文就羊腹泻病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对疾病正确的诊断,对病因及时地确定再实施对症对因的治疗,可提 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春明.浅析羊腹泻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0,62(2):80+88.

[2] 马世龙.羊腹泻病病因分析与防治[J].农家参谋,2020,3(20):44-46.

猜你喜欢
发病原因治疗方法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心理咨询方法的国内适用性问题发现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