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生猪饲养场保育猪养殖管理技术

2022-05-05 02:35谭卫莹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期

谭卫莹

摘要 随着规模化生猪饲养场的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多,养殖管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生猪的不同生理阶段进行科学的养殖管理,不仅能够加快生猪的生长发育速度,也能够提升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益,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保育猪作为生猪养殖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一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保育猪的养殖管理技术,希望能够帮助规模化生猪饲养场的管理人员科学的进行养殖与管理。

关键词 规模化生猪饲养场;保育猪;养殖管理技术

保育猪相较于其他生长阶段的生猪更容易受饲养管理因素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首先大多数规模化生猪饲养场 在断奶时采用一次断奶法,这使得仔猪需要从以母乳为主要营养 来源转变为以饲料为主要营养来源,而两种食物之间形态有一定 的差异,且一次断奶法还需要仔猪承受与母猪分离,独立生活的心 理压力[1];其次,仔猪的消化系统和免疫功能仍处于正在完善的阶 段,此时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供应,但突然改变饲料容易减少仔猪的采食量,且断奶仔猪通常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需要进行疫苗的 注射,这对仔猪来讲也是一个较大的刺激;最后,断奶通常伴随着分群,这也就意味着仔猪要改变生活环境,对于仔猪来说也是不小 的挑战。也正是由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是整个生猪饲养场最重要的一环,只有保障保育猪的健康发育才能够为 日后的高速育肥奠定良好的基础。

1 保育舍的准备

保育舍环境的舒适程度直接影响了保育猪的生长发育速度, 所以在养殖保育猪前应当做好环境准备。进猪前,应当进行彻底的 清扫和消毒,利用高压水枪按照棚顶、墙壁、栅栏、卧床、食槽、饮水 器、地面的顺序进行全面的冲洗,确保所有环境和用具均无污物残 留,而后进行干燥。干燥后用 2%氢氧化钠热溶液对圈舍进行彻底 的消毒,晾干后再选择刺激性较小、广谱、高效的消毒药品进行喷 洒消毒,干燥 24h 后再使用 2%氢氧化钠热溶液进行一次消毒后空 舍 7d。进猪当天,要先检查圈舍内的全部设施能够正常使用[2],尤其 是要根据即将转入生猪的数量进行饮水槽和食槽的配置,最后将圈舍温度调至 28~30℃后可将保育猪转入保育舍。生猪转入时应秉 持着原窝保育的原则,除个体差异较大的生猪进行清除和并群外 尽量减少分群或并群操作,降低生猪的应激反应,同一栏舍的生猪应当控制在 25~30 头,降低养殖密度不仅能给生猪提供较好的生活空间,也便于管理。新转入保育舍的生猪应当进行密切的观察, 对其采食量、饮水量、排泄次数以及运动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 录,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寻找原因并纠正。

2 保育猪的饲养

饲料和饮水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保育猪的生长发育水平,应 当提供适宜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规模化生猪饲养场通常需要储 存大量的饲料,此时就需要注重饲料的贮存管理,避免饲料冰冻或 霉变。饮水也要保证清洁、不结冰,有条件的养殖场应当适当对饮 水进行加温,这样能够更好的帮助保育猪维持体温。保育猪转入保 育舍后应当逐步将饲料更换为育成猪饲料,更换饲料应当循序渐进,每次增加 25%的育成猪饲料,分四次完成饲料更换工作,减少因更换饲料造成的保育猪应激。在饲料配制方面,应当注重营养的均衡,根据保育猪的生长状况来决定饲料的组成,尽可能降低蛋白饲料的使用,同时加入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这样生产的猪肉更为 优质,瘦肉率高。

3 保育猪的管理

在保育猪刚进入舍内时,舍内温度应当维持在 28~30℃之间,而后每周下降 2℃,最终圈舍内温度保持在 22~24℃之间较为适 宜,特别是在冬季,更应当注重圈舍的保温。夏季气温较高时,可以 利用通风或洒水对圈舍进行降温,在运动场上应设置遮阳棚或种 植遮阴树,冬季也要在保证温度的同时要进行圈舍通风,减少舍内 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氨气、二氧化碳等的蓄积,但通风时要 避免贼风,也要注意风不要直吹生猪。此外,还要及时的对圈舍进行清扫和消毒,打扫 3 次 /d,每周消毒两次,要先打扫再消毒,消毒 药品应当广谱、高效、对生猪的副作用较小,为避免病原微生物产 生耐药性,应当选择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进行交替使用。生猪饲养 场内应当配制专门的粪污处理点,对于猪粪应当集中清理后进行堆肥发酵,发酵的过程能够利用生物热很好地杀灭寄生虫虫卵、细 菌等病原微生物,经过发酵的粪便还能够作为有机肥料还田,是较为理想的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4 免疫接种

对于生猪养殖环节来讲,免疫接种是预防多种疾病的重要方 法,各个养殖场应当根据当地生猪疫病的发生及流行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免疫程序[3]。通常来讲,在 25~30 日龄间应当注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35 日龄注射副伤寒疫苗,此外还要进行猪瘟、猪肺疫、猪丹毒等常发疾病的预防。为了确保仔猪和保育猪的健康,在母猪妊娠过程中也应当根据各个地区的常见新生仔猪疾病进行免疫接 种,一般情况下母猪在分娩前 30d 和 15d 应当分别接种 K88、K99疫苗,以防止大肠杆菌导致的传染性腹泻和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的发生。免疫接种后,还应当制定检疫体系,定期对保育猪进行抗体检测,对于抗体水平较低的生猪及时进行补免,确保每一头生猪都产生了足够的抗体以避免疾病的发生。规模化生猪饲养场由于饲 养的生猪数量较多,所以在出生后应当给每一头生猪配备免疫记 录卡,在记录卡内详细记录各项免疫内容,在生猪转群的过程中, 免疫卡应当跟随生猪进入新群,不得随意调换免疫记录卡,从而避 免疫苗的漏注或重复注射。

5 药物保健

规模化生猪饲养场相较于散户饲养养殖规模更大,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遭受的损失也更为巨大,所以应当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进行常发疾病的预防,除了进行免疫接种以外,还可以使用药物 进行动物保健,从而提高猪群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有学者对保 育猪药品保健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苄星青霉素、硫酸黏菌 素、金霉素等藥物作为预防性用药使用时能够很好地降低保育猪 呼吸道疾病和腹泻的发病率。但也有学者认为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作为预防性用药有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导致当猪群发生疾病时,没有效果明显的药物可以使用。中草药作为对动物副作用较 小的药物,是猪群药物保健的理想用药,此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也与很多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日常饲喂的过程中 可以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佐以中草药对疾病进行预防。

6 结语

规模化生猪饲养场中保育猪的养殖至关重要,所以在养殖过 程中应当注重保育猪的饲养和管理。饲养管理人员应当合理配制 日粮,提供充足饮水的基础上做好免疫接种和药物保健工作,及时 清扫圈舍内的粪污,定期进行消毒,只有给保育猪提供较为良好的 生长环节,使其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才可能保证育肥阶段的顺利进行,提高生猪的平均日增重,获得更好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世强.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生产管理技术[A].中国畜牧业协会.全球猪业论坛暨 2009 中国猪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2009:3.

[2] 李少怀.浅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J].南方农机,2017,48(1):42.

[3] 王凤,李建彬.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