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肉鸭养殖场的圈舍与饲养管理技术

2022-05-05 02:35李振华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期
关键词:饲养管理

李振华

摘要 肉鸭养殖产业相对于其他畜禽动物养殖具有养殖周期短成本投入低的特征。通过发展规模化肉鸭养殖产业,能够为养殖场和养殖户 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随着市场对鸭肉制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肉鸭养殖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由于不规范的养殖场建造,再加上养殖管理不科学,使得肉鸭在生长发育阶段经常会受到多种传染性疾病的威胁,养殖场面临较大的养殖损失。规模化肉鸭养殖需要从养殖场 圈舍角度入手,构建完善的饲养管理方案,保证养殖的科学合理,确保肉鸭能够健康生长发育,为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规模化肉鸭;养殖场圈舍;饲养管理

当前随着山东省潍坊市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向前推进,当地的畜牧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再加上山东省不断加强畜牧产业结构 的有效调整,对本地区的畜牧养殖业做出了针对性的规划,一大批 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和养殖理念得以有效的推广和应用,传统小规模的养殖方式有了大转变。肉鸭养殖业作为一种养殖周期相对 较短,经济成本相对较高的养殖行业,深受养殖户的青睐。但在长 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很多养殖户并没有掌握先进规模化肉鸭养殖技术,盲目地扩大养殖规模,并没有配置完善的养殖空间,养殖场 规划建造不合理,养殖场的环境迅速恶化,不利于肉鸭的健康生长 发育。另外在养殖场内部也没有构建完善的饲养管理技术方案,造 成了肉鸭生长发育不良,经常诱发一系列的传染性疾病,危及到整个群体的健康生长。对此就需要从养殖场规划建造角度入手,做到 科学布局合理养殖,确保肉鸭能够健康生长发育,为养殖户带来更 高的经济效益。

1 规模化肉鸭养殖场的建造

1.1 养殖场场址选择

规模化肉鸭在养殖管理过程中,对养殖场选址有着较为严格的 要求,通常情况下要远离污染区域,远离交通干道,周边地区,不存在 化工厂。养殖区域不存在公共娱乐场所,防止声光电对肉鸭生长造 成不同程度的应激刺激,并且要确保用于肉鸭养殖的场所地势平 坦,环境干燥整洁,距离其他畜禽养殖场的距离不能少于 5km[1]。另 外不能够在水源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建造肉鸭养殖场。

1.2 养殖场规划建造

将整个养殖场划分为生活区域、生产管理区域、养殖区域、隔 离区域 4 个部分,每个区域都应该相互独立,并应该有单独的进入 渠道。生产管理区域和生活区域,应该位于地势相对较高的上游区 域,隔离区域应该与其他三个区域单独分开,位于养殖场的下风向 处。在养殖区域当中应该配置雏鸭养殖舍、育肥鸭养殖舍,兽医室, 饲料加工车间,并且要保证雏鸭舍位于整个养殖区域的上风向处。养殖区域的出入口应该设置消毒池和更衣室,并及时更换消毒池 当中的消毒液,保持浓度达标。养殖管理人员和车辆在进入生产区域之前都需要进行妥善有效的消毒处理。另外在养殖场规划建造过程中,还需要做到净道和污道分开设置,不能够交叉。另外鸭群 的运动场地应该保留一定的倾斜角度,进入雨季之后,能够及时将运动场地当中的积水排出。此外,在鸭舍规划建造过程中,还应该 确保鸭舍内部配置完善的通风换气措施,通过利用各种通风设施, 及时将鸭舍当中的高温高湿气体排出。

1.3 养殖设施配置

肉鸭养殖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饲料仓, 饮水槽,粪便处理设施,污染物处理设施,消毒药品,通风器械设 备,升温降温设备。饲料设备可以选择使用塑料自动饲喂器。一般按照每 50 羽雏鸭配置一个饲料槽,一个饮水槽[2]。同时在养殖场内 部应该建立专用的雏鸭育雏舍,顶棚采用塑料薄膜制作,方便防寒 保暖。积极推广应用网上养殖模式,避免鸭群在地面频繁活动与粪便接触,这对预防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有很大帮助。

2 规模化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2.1 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

雏鸭在进入育雏舍之前,应该进行全面的清扫,注重加强墙壁 饲养管理用具的彻底消毒,药品可以选用 3%氢氧化钠热溶液。如 果采用地面平养养殖模式,应该在地面上铺设较厚,舒适度相对较 高的垫料。进入鸭舍前 2~3d 进行开窗通风,通风结束之后准备好 饲料和水源,并提前将鸭舍当中的温度提升到 30~32℃。雏鸭在 引进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检疫检验,要保证引进的雏鸭身体健康。 应该尽量挑选那些体格健壮,体重在 50~60g 之间,卵黄吸收良好 的雏鸭,保证鸭群身体生长均匀,同时还应该对养殖场的疫苗免疫 接种程序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产蛋前是否进行了鸭瘟、病毒性肝 炎、禽霍乱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在雏鸭引进过程中,如果需要长途 运输,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忽高忽 低。到达养殖场的雏鸭应该尽早供给饮水,一般在出生 24h 之后就 需要及时引种,向雏鸭提供添加了葡萄糖、电解多维和抗生素的30℃饮用水[3]。正常饮水之后,引导雏鸭采食育雏阶段的饲料,可以 将饲料放在食盘上,让雏鸭自由采食,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添加, 每天投喂次数在 7~8 次。育雏阶段要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全面,清新整洁,营养健康,颗粒大小适宜,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容易被雏鸭消化利用。

2.2 生长育肥阶段的饲养管理

当雏鸭生长到三周龄之后,会逐渐进入到育肥阶段,这个时期 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决定养殖效益的关键,因此要提高重视程度,加 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增加投入。此阶段圈舍当中的温 度一般调控到 15~18℃。冬春季节雏鸭育肥养殖过程中圈舍当中 应该添加相应的保温措施,要确保鸭舍当中的温度能够调控到10℃以上,相对湿度维持在 50%~55%,确保地面干燥整洁,垫料 洁净疏松。生长育肥阶段应该采用 24h 光照为主,白天利用自然光 照射,夜间将灯光打开进行灯光照明。圈舍當中的自动投料器和饮 水器,要确保 24h 运转,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避免养殖密度过大, 鸭存之间相互拥挤,相互踩踏,引发各类传染性疾病。

2.3 加强环境控制

鸭对光照温度湿度以及饲养管理密度等各种因素比较敏感,7 日龄以内的雏鸭应该给予全天光照,7~14 日龄的雏鸭应该实施 16h 的光照,14~21 日龄的雏鸭光照时间 14h,21 日龄之后给予 10h 的光照。7 日龄以内的雏鸭圈舍温度调控到 28~35℃时。14日龄加设温度调控到 25~28℃,21 日龄鸭舍温度调控到 21~24℃,28 日龄鸭舍温度调控到 20~21℃。湿度应该调控到 60%~ 70%,鸭的年龄越小,相对湿度越高。养殖密度一般调控 6~20 只/m2 雏鸭,随着雏鸭日龄的增加,要逐渐降低养殖密度。

2.4 科学防疫

规模化肉鸭养殖密度相对较大,所以应该注重加强鸭舍环境 和周边环境的清理和卫生消毒,这是降低各类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的最有效措施。日常应该定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每周消毒 2~3 次,如果处于疫病高发期,应该做到每天带鸭消毒,每次消毒之前, 应先对鸭舍进行全面的清扫,避免粪便污水堆积影响到消毒药品 的功能发挥。另外清扫和消毒应该彻底全面注重做好鸭舍过道饲 料槽,饮水槽的彻底清洗和卫生消毒。免疫接种是防范各类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的最有效措施,应该结合当地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状态,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适当进行免疫接种, 保障免疫接种的科学合理,诱导机体产生充足的抗体,更好的防控 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地区的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肉鸭养殖已经成为畜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规模化肉鸭养殖过程中,就需要饲养管理人员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有效学习,总结养殖工作经验,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综合调控,明确最佳的养殖方案,如 此才能够确保肉鸭健康生长发育,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此外在日 常管理过程中,还应该综合调控好圈舍当中的温度、湿度,注重加 强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针对性防控,明确最佳的养殖管理方案,如此 才能够更好地助推肉鸭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颜琪.无公害肉鸭的养殖技术探讨[J].湖北畜牧兽医,2014,35(5):66-67.

[2] 宋立刚, 韩金玉. 无公害肉鸭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 [J]. 中国畜禽种业,2017,13(1):141-142.

[3] 贾克荣. 探究无公害肉鴨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 [J]. 农家参谋,2018(20):119.

猜你喜欢
饲养管理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浅谈奶牛高产的饲养管理技术
邓川奶牛干奶期、围产期的饲养管理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初生仔猪的春季饲养管理技术
春季奶牛疾病防控与饲养管理措施
肉牛育肥的影响因素及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