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广播文艺节目的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文化节目《行走大运河》为例

2022-05-05 08:35
中国广播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艺节目总台大运河

☉ 汤 浩

随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称总台)创作了一批又一批创意十足、新风扑面的融媒体节目。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制作推出的大型融媒体文化节目《行走大运河》,运用“大文化视角+综合艺术展示+广播特写+融媒体传播”等形式手法,全景式呈现大运河历史风貌和人文价值。

一、固本强基:强化广播声音优势

(一)广播媒体的公信力优势

广播媒体具有公信力强和权威性高的特点,一方面,作为国家级媒体机构,总台的广播文艺节目拥有雄厚的听众基础,具备专业人才整合优势和国家声音媒体的品牌权威性;另一方面,广播媒体资源丰厚,一旦加入融媒体赛道,可形成总台独家报道。《行走大运河》作为文化类融媒体节目,邀请到了单霁翔、冯骥才等16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学者、作家、艺术家担当“大运河文化推广人”,充分体现总台文艺独有的优质文博、文学、艺术资源,凸显了国家级平台优势。

(二)“文艺+纪实”手法结合,体现广播特写采制技巧

广播媒体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收听范围广,二是传播速度快,三是感染力强。《行走大运河》将“文艺+纪实”巧妙融合,增强现场感和艺术感;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报道视角,通过采访大运河文史专家、非遗传承人以及运河沿岸普通百姓,生动讲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凸显了节目的文艺性、原创性和纪实性。

新闻纪实手法与艺术表现形式相互依托,已经广泛应用在反映重大主题主线的广播文艺节目中,例如,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2年第二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 周年主题广播剧《香江兄弟》,以粤语和普通话两个版本讲述香港青年的奋斗故事,既体现了节目的艺术性,也使节目更富有张力和感染力。

(三)典型音响丰富可听性

广播节目以声音传播为核心优势,其中,不可替代的典型音响是增添感染力和可听性的重要元素。

以《行走大运河》为例,节目主要运用综合艺术的声音形态、原创音乐和大量同期声等声音元素,丰富信息传达方式。首先,体现在原创主题音乐的不可替代性,节目全新创作了旋律流畅、节奏鲜明、具有民族气韵的主题音乐,并设计了古韵、南韵、北韵等多个版本,充分显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审美特征和独特韵味。其次,综合艺术展示使艺术感与欣赏性并存,节目精选了以大运河为背景的文学段落、古诗词,融入京剧、越剧、锡剧、绍剧、淮海戏等传统戏曲剧种,加入相声、苏州评弹、扬州评话等曲艺形式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最后,每一集开头,“大运河文化推广人”通过独白式的语言,深情讲述大运河文化对自己的滋养,让听众随着多元声音形态感受千年运河“流动”的文化。

二、创新求变:建立广播可视化融媒体新生态

(一)广播全媒体化的必然性

在当前的传媒环境下,广播节目全媒体化是传统媒体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未来的广播发展,一定是和多种传播介质联系起来的全媒体广播形态。据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调查数据,2021年广播/音频的人均每日使用量超过100 分钟,而其中通过智能手机收听广播/音频占到总量的65.5%。媒介融合打通了声音传播的全场景路径,扩大了传统广播的伴随性优势,将听众转变为了用户,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广播传播的新领域。

另一方面,广播可视化发展,是满足当下大众内容需求和精神需求的重要策略。近年来,广电媒体纷纷建设融媒体矩阵,以云听新媒体平台为代表的音频融媒体产品、以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视听融媒体产品,在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受众群体、内容生产模式及盈利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推动广播媒体形成全媒体传播格局。

(二)树立“广播+视频”融合思维

有研究表明,人所接受信息的感官越多样,接受信息的能力也就越强,即感官协同效应。广播可视化突破了传统广播节目仅依靠声音作为单一载体进行制作的限制,开创了广播文艺节目新形态。

融媒体文化节目《行走大运河》在16 座城市中选择北京、杭州、扬州3 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了3 场视频直播,采用“访谈+体验”的形式,邀请当地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美食达人等,带领观众沉浸式感知运河之韵、运河之美、运河之变。以扬州站为例,广播端节目《运河原点》以解说作为串联,根据其媒介属性和受众特点,将每集时长设计为20 分钟;而视频直播中,总台阅读之声和文艺之声的主持人通过全程“打卡”,解读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盐商古宅“汪氏小苑”、非遗项目雕版印刷和互动答题等环节,在两小时的直播节目中,让听众变成了观众,从而更深入、直观地感受扬州古运河段的文化氛围。

(三)树立“互联网+”传播思维

基于新媒体传播碎片化的特点和5G、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革新,广播可视化发展不仅只停留在节目模式的开拓和创新上,而且通过构建融媒体传播矩阵,将传统的广播节目逐渐转化为音视频产品,打造声像与图文并茂的多元化广播产品。《行走大运河》增加了节目在碎片化时间段的投放和营销效果,通过36 条短视频+记者体验视频博客、“点亮大运河”H5 互动闯关游戏等多种组合方式进行多维度、全矩阵内容发布,用年轻化的表达方式与年轻人共情。

近几年,广播“互联网+”传播思维不断深入,广播融媒体产品开始向立体化、智能化、多元化发展。例如,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1第二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的总台融媒体节目《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以有声海报短视频作为先导片为节目预热;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1 第一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的总台广播剧《安妮的花海》,创新采用条漫的形式,建立了广播节目融媒体传播新生态。

三、价值引领:广播融媒体发展的守正创新路径

近年来,总台广播文艺节目在精准把握宏观主题前提下,结合先进媒介技术,融汇当下时代特色,创作出一批生动鲜活、耳目一新的精品力作。

“大运河推广人”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

(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赋予创作者更多表达内容的手段,与此同时,广播文艺节目要深知自身发挥引导社会舆论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总台文艺中心2022年国庆期间联合国内5 家知名交响乐团,制作5 集户外实景交响音乐会,通过总台多终端的跨屏联动,打造年度现象级融媒体活动。这些融媒体文艺节目生动鲜活地展现了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的风貌,引发了观众的交口称赞和热烈反响。

在融媒体节目内容创作、技术运用和跨屏联动的创新探索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杜绝低俗和过度娱乐化的信息内容,防止唯“大数据论”、唯“用户论”,而要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创作标准,追求向上向善的价值理念,推动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做好“大文化”视角选题

《行走大运河》扬州站直播活动

大型融媒体文化节目《行走大运河》为全景展现大运河历史风貌和人文价值,树立大局观、大历史观,采用了“大文化”视角,它并没有把文化交流局限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范畴内,而是侧重于文化的多种存在形态。节目多角度解析大运河开凿与形成的历史演变,以河为线、以城为珠,通过总台融媒体矩阵实现全媒体联动,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运河两岸自然风光、历史遗迹、风土人情、文化保护等,深入揭示大运河文化保护的现实意义。

“大文化”视角选题,在强化总台文艺创作顶层设计的同时,也为总台文艺创作带来叠加效应。例如,总台百集融媒体节目《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邀请百位演播者扮演不同时期的 100 位共产党员,以他们的 100 封家书为切入点,勾连起百年党史。一方面,“大文化”视角以宽阔的文化视野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依托总台重大宣传报道“一键触发”机制,实现各频道、频率和新媒体平台联动,产生更大影响力;另一方面,无论是文学、文博资源,还是国家级院团阵容,国家舞台的资源聚合能力和总台具有的公信力、权威性和专业性,都能将“总台出品”的竞争优势充分释放。

四、结语

全媒体时代,如何打造强大传播力、引领力与影响力的融媒体文艺精品,总台文艺工作者还需要持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不断开拓广播文艺新境界,让精品文艺节目带给受众更多价值引导和审美启迪。

猜你喜欢
文艺节目总台大运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召开青年英才座谈会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话筒前的声音——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民政部联合摄制的《中国地名大会》开播
放歌大运河
新媒体时代对广播文艺节目的思考
广播文艺节目“碎片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