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在消化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5-07 14:04王晨孙媛媛曲永萍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9期
关键词:消化内镜不良事件护理质量

王晨 孙媛媛 曲永萍

摘  要:目的  分析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在消化内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接受消化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采取消化内镜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n=49),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增加追踪管理法护理的为研究组(n=49),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科室护士长对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  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患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以及操作技能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采取消化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应用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同时提高护士长对护理质量的评价,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追踪管理法;护理干预;消化内镜;不良事件;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2)-9-00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follow-up management nursing mod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digestive endoscopic res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98 patients who received digestive endoscopic resection in Nangang Campu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March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Grouping method was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n=49) took routine nursing care of digestive endoscopy, and the study group (n=49) added follow-up management nursing car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pla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 and evaluation of nursing quality by head nurs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scores of communication, service attitude and operation skills of nursing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adverse events and improve the head nurses evaluation of nursing quality by adding the follow-up management nursing mode to the routine nursing.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s high and it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 follow-up management method; nursing intervention; digestive endoscopy; adverse events; nursing quality

消化内镜的种类目前较多,电子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以及胶囊内镜等均统称为消化内镜,这些内镜的应用使得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得到了显著提升[1]。但是由于消化内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多数患者有明显的不耐受情况出现,尤其是对于初次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而言,会产生明显的恐惧、抗拒等情绪,且操作过程中依从性不佳也会导致易发生诸多不良事件,诸多因素均会对诊治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消化内镜手术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手术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以往常规的护理管理中单纯按照患者的病情分派护理工作人员开展护理工作,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难追究到个人,而且容易引起互相推诿的情况,也是导致护患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追踪管理法在临床护理方案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受到了普遍的好评,该管理措施应用在护理方案中可以对相关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人、物等环节进行追溯,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可以有效纠正和预防相关的护理质量问题[3]。本次研究从2019年1月~2021年3月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进行消化内镜手术的患者中,抽取了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分组研究,目的即分析该护理模式对于降低此类患者护理不良事件方面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98例接受消化内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50.15±5.56)岁;男性患者占比55.10%(27/49),女性患者占比44.89%(22/49);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0~25 kg/m2,平均BMI(23.06±1.13)kg/m2;手术类型:胃镜手术25例,肠镜手术24例;疾病类型:消化性溃疡22例,慢性消化系统炎症反应19例,消化系统恶性病变3例,食管静脉曲张5例。研究组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0.77±5.42)岁;男性患者占比51.02%(25/49),女性患者占比48.98%(24/49);患者BMI 21~25 kg/m2,平均BMI(23.28±1.19)kg/m2;手术类型:胃镜手术26例,肠镜手术23例;疾病类型:消化性溃疡23例,慢性消化系统炎症反应18例,消化系统恶性病变和食管静脉曲张各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可知具有可比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已经征得黑龙江省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以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入组。②患者符合手术指征且无相关禁忌证。

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以及患有心理疾病者。②中途退出者。③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对对照组开展消化内镜常规护理管理,即按照患者病情輕重程度安排不同级别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护理项目。

对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追踪管理法护理干预:①通过投票选拔以及自愿参与相结合的办法成立追踪管理护理小组,小组成员需具有5年以上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同时具备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由本科护士长担任小组长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再由责任护士负责相关内容的落实工作,护士长监督和点评小组成员的工作情况。②每位护理人员负责3例患者,详细记录护理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具体情况以及相关人员等,并从设备、人员以及客观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询问护理责任人以及查阅病例等方式验证事件的真实性以及原因等,若有不良事件发生,护理人员应先自行进行现场补救工作,重新为患者提供相关服务并真诚地向患者表示歉意,此过程中要注意沟通的态度和使用的语言,要温和有礼,可以视不良事件的轻重程度为患者提供精神或是物质上的补偿。同时需要及时向小组长进行汇报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认真且深刻的检讨,协助组长进行追踪调查,对可能潜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追查力度,并结合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避免类似不良事件再次发生。③组长负责组内成员护理质量的监督和考核工作,并制订相应的奖罚措施以激励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不断完善自我护理技能。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并能正确进行补救的护理人员予以从轻处罚,对于主动上报他人不良事件的视情况予以一定的奖励,以此来激励护理人员。④定期开展不良事件总结会议,以月为单位,总结本月内发生的不良事件,通过小组成员共同集思广益,分析导致不良事件的原因并结合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力度,可以通过床边教学、座谈会、集体授课等方式进行培训。⑤对于制订的相关整改措施要设定整改期限,在期限内整改完毕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追踪,对于在期限内未完成整改的,应在总结会中进行原因分析并将整改任务继续下发,直致整改完成。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本次研究主要记录交接班错误、卫生质量不佳、术前处置不足、护患沟通不当、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向患者发放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自制《消化内镜手术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以及《护理质量评价表》,对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评比。《消化内镜手术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由患者以及家属共同进行评价,为了保障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在评分前需由工作人员统一讲解评分标准,得分在0~59分时代表对护理不满意,60~74分代表对护理基本满意,75~89分代表对护理满意,90分以上代表对护理十分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护理质量评价表》由科室护士长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各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主要包括护理工作人员的护患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以及操作技能三个项目,每项评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提示该项护理质量越好。本次研究共计发放《消化内镜手术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以及《护理质量评价表》各98份,回收98份,回收率为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士长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对比

研究组护士长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消化内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消化内镜手术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将部分病变组织取出进行病理检验,或是将消化道内的赘生物取出,对临床诊治效果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4-6],尤其是对于部分急性发作期病变的患者通过消化内镜能够快速对其致病因素进行定性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干预。但是在应用消化内镜时仍存在一些护理问题,而一旦忽视了这些问题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消化内镜手术的护理工作应予以重视。

在消化内镜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问题是临床上应重点关注的问题,追踪管理法通过对各类不良事件产生的根源进行追溯,并且从系统以及个人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并寻找整改办法,有利于消除现存的问题并且发现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和漏洞[7-8],能够不断促进护理质量的改进和提升,进而实现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目的。本次研究将追踪管理法应用于消化内镜手术的护理工作当中,目的即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最终实现降低消化内镜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9-10]。本次研究中通过投票选拔以及护理人员自己意愿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一组具有丰富护理经验、专科以上文化程度、有责任心的护理人员,将其纳入追踪管理法护理小组,通过对小组成员的强化培训进一步提升其护理技能,并掌握一般不良事件的处理办法[11]。另外,在不良事件发生后由相关责任人先进行现场补救工作,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及时向患者表达歉意并予以一定的补偿以能够得到患者的谅解。同时小组内组织会议讨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在事后进行深刻的总结和反思,追踪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合理的处罚,使追踪管理法切实落实到位[12-13]。再通过每月定期组织的小组会议总结和分析本月发生的不良事件,共同商讨并制订解决方案和整改措施,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并追踪整改效果。通过完善追踪管理法的相关制度切实将这些制度落实到位,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岗位职责,对相关的医疗器械进行定置定位存放、专人保管、专人维护、按时消毒、及时补充耗材,对患者严格实施分级管理,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等[14],通过上述措施以期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至最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僅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通过该方案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在工作中更加认真,同时提高对不良事件的重视度,最终实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目的。此研究与韩成艳 [15]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其在研究中显示,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6.67%)明显低于仅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3.33%)。这就再一次证实了将追踪管理法应用在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对于采取消化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应用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同时提高护士长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患者的满意度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Mohan B P,Khan S R,Kassab L L,et al.High pooled performance of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in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of GI ulcers and/or hemorrhage on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 imag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2021,93(2):356-364.

[2]Khoshnavay Fomani F,Amiri M,Heravi Karimooi M,et al.The Effects of applying Nursing Counseling Program on the Anxiety and Vital Sign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olonoscopy admitted in Imam Khomeini Hospital, Tehran[J].Irania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019,13(5):78-85.

[3]屠慧琳,葛引观,李孝平.消化内镜中心护理风险及知信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7):1197-1199.

[4]杨秀婷,李晓微,李长峰.急诊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护理风险管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6):1300-1302.

[5]王阳,朱炫瑞,王琇,等.FOCUS-PDCA模式在改进软式内镜清洗预处理流程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6):3366-3370.

[6]李俊玲,曹金华,刘莉莉.追踪管理法在消化内镜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3):113-114.

[7]陈春香,冯学书,徐杏.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胃肠镜术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33):2589-2593.

[8]赵婷,李权春,宋晓,等.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7):2184-2187.

[9]谷学荣,姜佳慧.SBAR沟通模式在病房与消化内镜中心间交接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7):1354-1357.

[10]吴晓丽.关于追踪管理法对消化内镜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2):195-196.

[11]樊建林,王方方.消化内镜在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3): 454-456.

[12]杨美华,游明琼,尹翱翔,等.医护一体化和责任制护理模式对NOTES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9,48(1):154-155,158.

[13]刘海娴,文清德,钟秀和.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对消化内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干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7(19):124.

[14]朱秀琴,郑娜,李荣香.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理学杂志,2020,35(21):72-74.

[15]韩成艳.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降低消化内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5):117-118.

猜你喜欢
消化内镜不良事件护理质量
消化内镜诊疗中引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内镜治疗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预后效果分析
儿科消化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初探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