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22-05-07 08:54蓝佩如
民族文汇 2022年12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意义培养

蓝佩如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也在进行改革创新,为了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全面激发创新思维意识,小学数学教师逐渐转变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新举措,以期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本文对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提出了全面培养小学数学教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具体对策,以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意义;对策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长期以来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往往比较依赖教师的讲解,按照教师讲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来进行习题训练,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加上小学数学知识本身相对比较抽象,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将不利于提升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探索水平。加强小学数学教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价值。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进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掌握更系统的学习方法,熟练地结合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来开展数学习题训练,融会贯通,提高数学整体成绩,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教学互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将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资源,有助于更好地突破学习难点和重点,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深度分析应用水平,提高數学学习成效。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虽然新课改实施多年,但是总体上看教师在具体教学方面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教学模式比较固化。素质教育理念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教师探索更加创新性的、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以此提高教学成效。但是在实际执行方面,教师依然比较习惯于延续传统的机械式授课模式,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全面激发,课堂氛围比较沉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教师过于依赖,不愿意主动思考,深入探究,从而不利于全面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更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2.学生面临比较繁重的学习压力。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但是想要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基础功底,还要掌握系统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并进行创新应用。教师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成效,往往习惯于通过安排布置大量的数学训练作业来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这种题海战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学生的日常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学生习惯于应付更多的课堂课外作业,不利于更好地从学习中抽身出来进行总结,也不利于全面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具体对策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提高教学成效,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善或者优化:

1.善于“留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认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课堂上科学制定教学计划,适当安排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总结数学知识的规律和特点,进而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比如在开展五年级人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进行基础知识讲解的基础上,给学生设置相关的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哪些特征和异同。这样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关联性分析,在思考中总结规律,探寻更多的乐趣,进而激发自主学习能动性,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2.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教学工具,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想要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应当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来进行开发,所以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基础、个性特点,以此为基础积极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他们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提高主动思考、深度思考能力。比如在五年级人教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三)》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引入图片、视频等相关的素材,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图形运动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图形变化的神奇,直观地了解图形变化的特点,从而更好地通过对比、观察,掌握规律,提高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能力。再如教师还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课堂讨论等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更好地学习他人的长处,把握学习的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成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善于发挥指导的作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并及时纠正误区,在潜移默化中讲述独立思考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实践中反复应用,举一反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注重和生活的联系,提高课堂资源拓展应用能力。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独立思考训练以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场景,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进行联系,提高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教材《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分数如何应用,通过在家庭生活和课外实践中进行生活化应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是有利的,具体在实施阶段还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学要求,针对性进行研究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数学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张俊芹;申应举.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J],教育现代化,2018(09)

[2]孙延磊.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9)

[3]陈修户;陈娜.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02)

[4]梅世岭.浅谈小学数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意义培养
一件有意义的事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谈独立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