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多功能治疗仪音乐穴位疗法结合护理干预对大肠癌术后化疗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2-05-09 07:19蒋明荣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8期
关键词:治疗仪大肠癌胃肠道

蒋明荣

摘要:目的 浅析胃肠多功能治疗仪音乐穴位疗法结合护理干预对大肠癌化疗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抽取60例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均源自于2021年1月~12月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入,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护理干预,研究组基于此接受胃肠多功能治疗仪音乐穴位疗法,就患者胃肠道功能状况及胃肠道不良反应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胃肠道功能评分及并发症风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大肠癌化疗患者应用胃肠多功能治疗仪音乐穴位疗法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胃肠道功能,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

关键词:大肠癌;术后化疗;胃肠道不良反应;胃肠多功能治疗仪音乐穴位疗法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8--01

大肠癌包含结肠癌与直肠癌,是消化道系统较多见的恶性肿瘤。有相关数据显示[1],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9年经不完全统计发现,不同地区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中欧美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我国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涨趋势发展,上海地区发病率高达17.2/10万,近20年间增长23倍,且逐渐趋于年轻化,≤40岁的患者占17~20%,直肠癌占比67%左右[2]。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仅次于胃癌、肝癌,位居第三。针对该病患者,手术治疗仍是临床最佳治疗方式,但术后患者通常会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同时术后辅助化疗会进一步造成肠道菌群失衡。目前临床针对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主要包含西医、中医两种干预措施,其中西医主要采取药物干预,从而改善胃肠道动力[3]。现有新型的胃肠道起搏器进行治疗,以胃肠道起搏点进行刺激;中医主要使用内服与外治措施,通过药物刺激调节胃肠功能,其常规中医针刺法,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能强化胃肠动力,综合上述因素,制定胃肠多功能治疗仪音乐穴位疗法。鉴于此,本文就胃肠多功能治疗仪音乐穴位疗法结合护理干预对大肠癌化疗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60例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均源自于2021年1月~12月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入,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7~78岁,平均(65.27±2.17)岁。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6~78岁,平均(65.36±2.11)岁。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护理干预,于化疗前0.5h给予静推胃复安或点滴格拉司琼,化疗完毕后继续给予静脉滴注护胃止吐药及强化免疫力药物。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即(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掌握其内心真实想法,主动建立良好的沟通,促使其了解自身病情,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疾病。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叮嘱其多与患者交流,协助其积极配合治疗;必要时讲述临床治愈病例,协助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2)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自身饮食习惯制定饮食计划,指导其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纤维素且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3)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病情相关知识,例如治疗及护理措施、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促使患者对疾病形成正确的认知,并指导患者掌握不良反应基础干预措施,协助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息,强化遵医行为。

研究组基于此接受胃肠多功能治疗仪音乐穴位疗法,具体如下:胃肠多功能治疗仪音乐穴位疗法:协助患者选择平卧位,选择音乐,正确置入电极片,于肠起搏点予穴位刺激,正极贴于肚脐上1~2cm处,负极贴于剑突与肚脐连线中心向右4~10cm处。贴电极片于双侧足三里穴,取穴时由外膝眼直下3寸,由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即为足三里穴,胃肠多功能治疗,1次/d,一次20分钟。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状况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状况。①胃肠道功能使用胃肠道功能评定量表(GSRS)进行评分[4],共16个项目,各项指标均为1~7分,总分16~112分,分值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②胃肠道不良反应包含:腹泻、恶心呕吐、便秘、肠粘连等。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x±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P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组间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胃肠道功能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组间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风险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现如今,大肠癌患者是我国较多见的恶性肿瘤,主要采取根治性手术治疗,手术作为应激源,会对肠道屏障,造成肠道微生态变化。术后辅以化疗成为大部分大肠癌患者的必经治疗方式。术后化疗会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衡[5]。化疗药物所致神经毒性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导致蠕动减弱,进而出现肠麻痹。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胃肠道功能评分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多功能治疗仪音乐穴位疗法集合了中医穴位刺激、心理、胃肠起搏三位一体疗法,是一种新型治疗方式,具有独特的数字化合成音乐电技术,基波与音频信号协同作用,促使其达到舒缓心境的作用。胃肠治疗仪的治疗机制为胃肠起搏点的电节律活动能受到外加不同频率的电流驱动,利用电子技术模拟胃肠生物电信,从而恢复胃部正常节律。同时其能驱动胃肠平滑肌收缩、控制胃肠道基本生物电节律,有效纠正异常胃肠电解铝或抑制异位起搏点的电活动,促使胃肠道产生充足的节律性收缩与推进运动,缓解胃肠功能紊乱状況,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足三里是胃肠调控穴位,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主穴,同时为强壮保健要穴,对足三里进行电刺激,可达到行气导滞、益气生阳、健脾和胃的作用,促使胃肠道蠕动。且胃肠治疗仪以电疗为基础,电能作用于机体可引发理化反应,通过神经-体液作用,有效调节机体器官功能,提高代谢,促进病损组织修复,改善免疫功能。联合刺激胃肠起搏点,在基本电节律的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引发胃肠蠕动,促使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除此之外,也有学者指出不良情绪等心理因素引发的应激反应会刺激儿茶酚胺产生,对平滑肌收缩造成抑制,导致胃肠道排空延迟。大肠癌患者因疾病的特殊性给其个人及家庭均带来较大不便,为此该类患者术后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在此过程中出现焦躁、抑郁的状况[6]。在国外,音乐干预已成为促使患者身心放松,治疗生理、心理疾病的重要护理方式,有较多研究显示,音乐能有效改善不良心理、提升痛阈、稳定生命体征等。胃肠功能治疗仪音乐穴位疗法在治疗过程中进而播放舒缓的音乐,达到身心舒适的状态,提升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胃肠道反应。

总而言之,将胃肠功能治疗仪音乐穴位疗法联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大肠癌术后化疗中,可有效提升其胃肠道功能,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曾淑超. 针对护理对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胃肠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21,43(13):2067-2069,2073.

[2] 刘炎. 肠道微生物群落与晚期大肠癌化疗患者预后的关系[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8):958-961,966.

[3] 贺鲜娇,刘媛芳. 大肠癌化疗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态及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进展[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9):48-49

[4] 叶丽芬,高慧坚,袁媛. 大肠癌术后使用伊立替康化疗的临床护理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8):122-123.

[5] 邹小丽. 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大肠癌的应用及护理方法[J]. 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6):5214-5215.

[6] 赵莹,魏燕. 胃肠功能治疗仪音乐穴位疗法联合传统疗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330,332.

猜你喜欢
治疗仪大肠癌胃肠道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评价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警惕大肠癌的蛛丝马迹
大肠癌 早期诊断很重要
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胃肠道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