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心理状态、疼痛情况的影响

2022-05-09 07:31覃锦丽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8期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室护理心理状态

覃锦丽

摘要: 目的 探究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心理状态、疼痛情况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2月收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总计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24h、48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开展针对性手术护理,可缓解不良情绪,改善疼痛状况,值得应用。

關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室护理;心理状态;疼痛

【中图分类号】 R57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8--0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临床用于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等胆道疾病治疗方式,多数患者往往对手术治疗缺乏深刻认知,对手术室陌生环境产生恐惧心理,医护手术过程配合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显著偏高,对手术顺利进行造成影响。而当前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及配合作为保证手术顺利开展关键。常规护理未侧重于从术前方式、术中医护人员配合及术后访视关注程度,导致术后不良反应率发生率较高,影响手术效果。当前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完善整体手术流程,针对性开展手术室护理,可有效防范并发症,减轻疼痛及缓解不良情绪,对患者病情康复起着积极意义。文章就针对性手术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理状况、疼痛情况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2月收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总计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具备腹腔镜术式指征;②具备正常思考、沟通能力;③病历档案、诊断结果的资料完整;④患者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并发症无法耐受手术者;②伴有肝硬化、妊娠及腹腔感染者。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0~65岁,平均(52.36±5.65)岁,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0~65岁,平均(53.27±5.8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前访视评估患者术前检查、手术准备工作等,告知术后各项注意事项等。观察组:针对性手术室护理:①创建小组: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规护理中常见问题、薄弱环节及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与患者个体差异性相结合,拟定针对性护理计划。②术前:术前1d巡回护士进入病房后,访视患者同时全面评估患者身心状态,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腹腔镜开展各项流程、优势及安全性,帮助患者熟悉手术流程,减轻因手术所致负面情绪。心理护理贯穿于临床护理全程,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针对患者心理问题配合心理疏导,积极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舒缓情绪。入手术室后积极安抚患者,避免情绪激动,术后意识恢复期间轻轻、温柔呼唤患者,避免手术室环境下引起紧张不安情绪,增加术后躁动风险。访视护士与主治医师、麻醉医师及器械护士术前确定手术操作所需仪器及护理配合,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完善手术室及器械消毒工作,确保手术准备充分,并对术中患者可能出现问题及护理人员进行探讨并拟定合理策略。③术中:巡回护士:术前30min对手术室温度及湿度、手术仪器及设备功能检查,进入手术室后核对病例,缓解患者不安及紧张情绪,确认无误后建立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医师开展麻醉操作。配合手术操作,如建立气腹,为医师提供所需物品、器械,术中观察生命体征及保暖情况,妥善处理标本。当手术结束前,清点好器械、纱布及手术用物,患者返回病房后,与病房护士交接好患者基本情况、皮肤及引流管等。器械护士:术前与巡回护士清点仪器,确认腹腔镜仪器是否处于连接及完好状态,术中与医师做好配合,迅速、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当出现镜头术野不清、模糊等情况,擦拭镜头,协助医师完成电凝操作,维持手术视野清晰,术式结束后,及时与巡回护士清点用物。④术后:术后1d回访,解释患者及家属所提出问题,询问患者自我感觉,有无排气及切口疼痛情况,告知患者遵医嘱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呼吸、咳嗽,避免疼痛加重,一旦切口疼痛难忍及时告知责任护士及医师处理。并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1.3 观察指标

(1)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评估术后12、24h、48h后疼痛评分变化,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2)采取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2]评估护理前后情绪变化情况,总分80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12h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48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腹腔镜术式优势为微创,手术切口小、术后疼痛轻及康复速度快,并受到患者及临床医师一致好评。当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复杂,患者往往因手术麻醉药物、手术环境、手术操作刺激等因素影响下,极易引起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而增加术后躁动发生率。往往手术开展中,护理人员面对主要问题为术前患者情绪改变及术后舒适所致疼痛,上述两项因素作为影响患者康复重要外界因素,为此,护理人员需侧重关注上述两点问题,进一步提高预后,降低不良反应率[3]。

当前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紧密相关,往往可减少并发症率及疼痛程度。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模式以现代手术室护理方案及医疗技术作为依据,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并拟定合理化应对措施,遵循患者个体差异性拟定出个体化护理方案,编织出一套个体化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常规护理为基础满足患者多样化、个体化护理需求[4]。文章研究指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开展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患者术后24h、48h疼痛评分显著偏低,且SAS、SDS评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5。针对结果分析得出,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术前完善患者情绪干预,做好健康宣教及术前器械准备,提高患者对手术知识了解程度,进一步缓解不良情绪。术中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做好自身工作职责,防范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术后定时访视,积极予以术后指导,完善术后疼痛干预,经过一系列护理措施干预,有效缓解因治疗所致不良情绪,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整体护理效果显著[5]。

综上所述,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魏书靖,王慧,姚晓红. 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4):101-104.

[2]沙琳琳. 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J].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355.

[3]霍百会,李素平,李月明. 手术室护理配合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z1):113-114.

[4]扈艳,郭婷,布赫.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9):4082-4085.

[5]马雪花,陈敏,倪雪琴. 某三级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在手术室护理中效果分析[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9,27(19):1234-1238.

猜你喜欢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室护理心理状态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