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引导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

2022-05-09 08:26陈淑琴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生活质量

陈淑琴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实施渐进式护理引导,改善生活質量,缓解临床症状。方法:研究筛选出了一共64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为对象,都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入本院治疗,以平行对照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为渐进式护理引导,对比护理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在狂躁症症状改善上得分情况有所好转,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生活质量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各项目的具体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渐进式护理引导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的效果较好,在改善病情症状的同时,促使患者生活中状态提升,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关键词:渐进式引导护理;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生活质量;症状改善情况

【中图分类号】 R749.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8--01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在症状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狂躁,另一是抑郁,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且与患者的内分泌、生物化学因素相关,不仅导致患者的情绪状态出现问题,也会导致生活质量急速下滑[1]。在临床上可通过药物实施控制,并配合必要的护理干预。渐进式护理引导可以稳定患者情绪,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认知,以更理性的情绪面对生活。鉴于此,研究筛选出了一共64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为对象,都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入本院治疗,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筛选出了一共64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为对象,都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入本院治疗。其中观察组男性22例,年龄区间保持在21到76岁,均值(40.63±4.72)岁;女性10例,年龄区间保持在22到60岁,均值(40.51±4.93)岁。对照组男性20例,年龄区间保持在21到76岁,均值(41.36±4.58)岁;女性12例,年龄区间保持在22到61岁,均值(41.02±3.89)岁。客观比较上述每组资料,达到研究标准,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并且能够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药物使用表现。针对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实施记录。

观察组患者为渐进式护理引导,首先则是提供舒适的康复环境,并注意消除安全隐患,在患者的休养期间提供睡眠指导,建立和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关系,鼓励患者主动倾诉内心想法,在家属的配合下,以探视的方式与患者沟通,共同了解病情变化,制定情感安抚计划。此外,对患者的情感支持需求实施评估,可以从家属、朋友、病友、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着手,在护理中还可以由采访方式、角色扮演、回忆录等,来帮助患者提升认知,以非常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最后,要了解患者的身体状态,开展力所能及的训练活动,包括肢体锻炼和思维能力锻炼。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针对患者的狂躁症情况进行评估,涉及十三项内容,得分以52分为总分,得分高者,病情越为严重。其次,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予调研数据,得分在100分,分值高者,生活质量较好。

1.4统计方法

用EXCEL 2007 for windows建立数据库,患者的信息确认无误后,所有数据导入SPSS22.0 for windows做统计描述以及统计分析。计数单位采用%进行表示,计量数据采用(x±s)来进行表示。

2 结果

就数据中看,观察组患者在狂躁症症状改善上得分情况有所好转,即干预后为(15.63±1.96)分,低于对照组的(20.87±2.47)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在生活质量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在各个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的发作较为复杂,且存在2次及其以上的情感病变,采用药物治疗可对病症进行控制,但是也需要护理人员参与到患者病情纠正的谷草中,对患者的错误认知进行记录,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纠正。

在患者入院后,可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第一步则是让患者接纳治疗,建立与患者假期家属的信任关系,这对于获得更多的家属理解,更好地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在自身感受下及发展正确认知有着重要的作用[2]。其次,在护理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将逐步好转,为了更精准地服务患者,需要与家属多沟通,并且针对患者的病情表现进行分析。特别是在发作期,患者的情绪高涨、言语增多,情绪起伏明显,如果情绪过于激动则可能导致攻击行为,且和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相比,具有终身循环发作的特点[3]。而在患者认知功能不断改进的期间,用时长,难度高,需要逐步推进,从而改善治疗结局。由此,经过对不同情况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总结共性和个性,可优化护理策略,达成良好目标。

综上所述,采用渐进式护理引导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的效果较好,在改善病情症状的同时,促使患者生活中状态提升,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芬. 渐进式引导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2021,34(05):1231-1232.

[2]邵美华. 渐进式引导护理用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的护理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29):91+93.

猜你喜欢
双相情感障碍生活质量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奥氮平用于非精神分裂症治疗及不良反应国内研究进展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
丙戊酸盐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心境稳定剂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