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中情绪的作用及应用研究

2022-05-09 07:09李晓舰
艺术评鉴 2022年7期
关键词:声乐演唱情绪应用

李晓舰

摘要:在各种音乐种类中,声乐是表现力最强的艺术形式,声乐作品类型较多,不仅具有声音艺术,还具有诗词文学、肢体舞蹈及表演等各种综合表现手法。事实上,声乐演唱并非单一展示演唱技巧,还必须要体现演唱者的情绪,通过情绪与技巧表达演唱者的思想与情感内核。现实中,许多演唱者并未理解情绪的作用,在情绪控制及调整上不合理,导致演唱效果受到影响。本文阐述了声乐与情绪的关系,采用文献分析法阐述情绪表达的作用,并对情绪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声乐演唱  情绪  应用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7-0180-03

历经数百年洗礼后,音乐从出现到现在,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无论什么朝代什么类型的音乐,主要目的还是通过演唱体现演唱者的内心情感。对声乐演唱者而言,掌握声乐演唱必备技巧后,就应该掌握如何表现情绪,只有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演唱中才能让声乐活起来,才能够演唱出声乐作品的灵魂。古代人对歌唱进行智慧总结:以声传情、寓情于声。从这句智慧总结来看,情感属于艺术灵魂,如果丧失情感的依托,即便艺术形式再炫目,也属于单调炫技;声乐演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艺术,同样要遵循这种规律。在声乐演唱中,仅凭高超技巧没办法展示作品的灵魂,难以让观众从中寻找作品的共鸣处。只有将情绪融入到声乐演唱中,才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作品内涵的韵味,才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演唱者饱满的情绪,从而产生共鸣。在演唱中,许多演唱者并未意识到情绪的作用,认为只要拥有高超的技巧就能够演唱成功,导致演唱无法引起观众共鸣。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演唱中情绪的作用及应用具有艺术价值。

一、情绪与声乐间的关系

(一)情绪与声乐的内涵

1.情绪涵义

每个人都有情绪,情绪为思想、感觉及行为等各种要素的综合状态,来自人们的心理与生理上的现象,而且情绪还是人们主观经验的统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情绪多样化,主要有喜、乐、怒、悲等等。人们情绪复杂并非时刻存在,而是在与人交流或接触中产生,也可能在后天学习中逐渐培养出来。情绪表达方式较多,主要从生理、外部、语调、姿态及心理等多种形式表现,而且每个人表现个人情绪的方法存在差异,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习表演,都会遭受情绪的影响。乐曲创作者将情绪融入作品,通过作品体现自己的内心思想,因此作品与情绪具有直接关系。鉴于此,作品才出现喜悦的歌曲、欢快的歌曲等等类型。

2.声乐涵义

声音属于声乐的载体,以一定的方式将声乐表达出来,比如乐、喜及哀等,通过声音抒发演唱者内心情感。在音乐发展历程中,声乐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演唱中能不能恰当把握个人的情绪是能否成功演唱的关键。演唱中是否恰当运用情绪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声乐演唱的情感变化,影响着听众的情感共鸣。比如演唱悲歌时,未体现出情绪,根本无法让听众感受到悲伤。声与情属于声乐艺术的两个基本元素,声是演唱的重要载体,情是演唱的灵魂,演唱者要将作品内蕴情感体现出来,不能只凭歌声打动听众,必须要用情去感化听众,才能真正实现声情并茂。

(二)情绪与声乐的关系

事实上,作品属于创作者个人情绪的表现。对于声乐作品,必须要通过声音将作品表达出来,声音属于声乐的载体;创作者与演唱者必须要把握好情绪,才能将作品内涵完美地诠释出来,才能让听众产生共鸣。在演唱时,如果演唱者未将作品内含情感表达出来,就会让整个演唱干涩无力,为了演唱而演唱,让听众产生一种违和感;比如在喜庆日子,演唱喜庆歌曲就应该体现出喜悦的情绪,如果没有体现出喜悦情绪,就会让整个演唱变味。因此,作品的创作者与演唱者都必须要高度重视情绪,要将情绪恰当地融入声乐作品中,才能让作品具有生命力。对于一个有灵魂的作品,必须要将声乐与情绪相结合,才能演唱有声、有情及有肉,才能表达出一种真正的声乐艺术。

二、声乐演唱中情绪的作用

从前面分析来看,声乐与情绪二者互相融合,互为表现;由此可见,情绪在声乐演唱中具有重要作用,归纳起来,其作用体现如下:

(一)让演唱者的状态适合演唱

在演唱中应用情绪,对演唱者具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可让演唱者发声器官表现处于最佳状态;当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身体各部分器官都会处于一种状态,随着情绪的变化,各器官的生理状态同样会发生变化。比如演唱者演唱中情绪比较高昂,自然就会产生兴奋状态,全身肌肉就会随着情绪呈现出兴奋状态,各类器官都会因此而发生变化。全身处于这种状态,就会彻底打开身体的共鸣腔体,同时还会联合各种共鸣腔体共同运作,让整个演唱状态处于最佳状态,演唱激情会更加高昂,也更具有感染力。

第二,有助演唱者控制气息;演唱者情绪变化,必然会影响到自身的气息变化,因此,演唱过程中就要利用情绪合理调整气息。如果没有控制住情绪,就会让整个气息失调,从而影响到演唱效果。情绪控制较好,就会有效控制气息,也就让整个演唱效果格外具有神韵。

第三,有利于调控演唱者的语气和语调;在演唱者演唱过程中,情绪变化同样会影响演唱者的语调和语气;换而言之,演唱者情绪可以决定演唱中的语气语调。不同的作品,其语气语调都存在差异,只要控制好演唱情绪,就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控好语气语调,能让整个演唱更具有感染力。

(二)能表现出演唱者内心情感

对每个人而言,只有对某种事情产生兴趣,才会认真去做这件事情,才会对这件事情产生情感。对于演唱者而言,要对演唱产生情感,才会去认真演唱。而演唱的前提就是要具备相应情绪活动。演唱时,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才能在演唱中流露出真挚而自然的感情,才能让演唱者的情绪与歌曲作品的情感相融合,才能够与作品情感产生共鸣。因此,演唱歌曲前演唱者必须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让演唱更加真挚和自然,才能够让演唱效果更具感染力,才能引发听众产生共鸣。

(三)有效拉近与观众间的距离

声乐演唱者在表演中,不仅要让听众从视觉与听觉上得到享受,还应该让听众从中有更高的享受,那就是精神享受。对于声乐演唱而言,最基本要求就是将演唱者、听众以及作品完美结合起来,让听众能够从中感受到演唱者的情绪,能够与演唱者产生情感共鸣。比如在听刀郎的《西海情歌》时,能够从他的语言中感受到对情人的思念,能够感受到失去爱情的伤痛,让听众能够从中产生一种共鸣。在演唱时,必须合理调控情绪,让听众感受到真切的情感。听众对演唱审美时,常常受到演唱者的情绪影响而真情表露,自身情绪自然就会与演唱者的情绪接近,就会快速融入歌曲描绘的意境中,自然就会与歌曲作品内含精神进行深层次接触,从而实现听众、作品及演唱者在情感方面的共鸣,有效提高演唱效果。

三、情绪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探析

声乐演唱中合理利用情绪,能够提高演唱的感染力,引发听众共鸣。同时,情绪还能够表达出作品的內涵情感,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可以说,情绪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非常大。但是在声乐演唱中,怎样才能体现出情感,怎样合理应用情绪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呢?笔者综合分析相关研究,为此谈谈个人的看法与体会。

(一)调节心理,合理调整情绪

对于一个演唱者而言,必须要具有调整个人情绪的能力。演唱前,一定要确保心情处于平静状态,在演唱过程中能够调整个人的情绪、能够掌握情绪。在声乐演唱中,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影响演唱能力。演唱者自身也是普通人,是一个平凡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许多不如意的事情,这些事情也会影响到自己心情,也会表现出不安与失落,如果这种情绪没有得到控制,必然会影响演唱效果。对于一个演唱者来说,必须要树立坚定的信念,这是演唱者理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只要登上舞台,演唱者就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自己是一个歌手,是一个演唱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听众负责;登上舞台,演唱者就要将个人内心的不安与紧张情绪平息下来,要将各种不快抛之脑后,以最佳情绪状态去演唱,绝对不能将个人情绪融入演唱中,让听众从中感受到不满的味道。比如著名声乐歌唱家杨洪基老师,曾回答记者提到的这类问题,他认为克服不良情绪的方式较多,但是最佳方式就是转移注意力;当个人处于不安或不良状态时,演唱者可采用逃离和回避方式,强迫自己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多与听众进行对视与交流,转移个人注意力,这样就能够寻找出自己积极的演唱情绪。

(二)深析作品情感,融入歌曲情境

演唱者要实现声情并茂的演唱,就要彻底掌握作品的灵魂,充分了解作品内容及要表达的情感。只有真正领会歌曲的艺术信息,才能把握其内在情感,才能用正确情绪去演唱。比如《我心永恒》,这是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这部电影展示出男女主人公忠贞不渝的爱情,自然主题曲也具有这方面情感。因此,演唱时就必须要具有优美、柔情及坚定的情绪,这样才能将这首主题曲完美演绎出来。

在分析作品情感时,应该深入了解创作作品的背景及音乐内涵,有助于理解创作者的情感,正确掌握音乐内涵。比如舒伯特在1823年创作《美丽的磨坊女》,对舒伯特而言,这一年是他最为灰暗的一年,不仅工作不如意,收入不固定,身体健康出现危机,因疾病住进医院。在凄惨的生活环境中他创作了《美丽的磨坊女》;歌曲中描绘了一位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经历着谋生和追求爱情的失败,最终绝望地跳河自杀。舒伯特通过歌曲侧面反映出自己的经历与痛苦。演唱者了解创作背景,对掌握歌曲基调和情绪具有一定帮助。演唱者只有掌握了作品的情感,才能将作品情感与声音完美融合,才能感受作品的情感内涵。

歌唱者掌握声乐作品的情感后,并非就能将自己的情绪融入到情境中,还必须要调整心态,营造一个与歌曲相似的情境,将自己融入其中,积极调整各部分感官,结合个人阅历,从而实现自身情绪与歌曲内蕴情境相融合。比如演唱《启程》(水木年华演唱)时,演唱者脑海中应浮现出毕业情境:即将毕业,同窗好友都在收拾行囊,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虽有太多不舍,但还是要彼此祝福,希望同窗在未来征程中发光发亮。演唱者将自己置身于脑海的毕业情境中,就能够感悟出歌曲的情绪,犹如临别时与老友的依依不舍,互相嘱托。演唱者置身这种情境中,就能产生感伤而鼓励的情绪,就能够真正唱出这首歌曲的灵魂,让听众产生共鸣。

(三)培养情绪表达技巧,提升音乐素养

对于声乐演唱者而言,情绪应用并非易事,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就能将情绪控制收放自如,还必须不断培养技巧,综合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事实上,每首歌曲都是由字词句共同组合而成,不同词句所包含的意义又存在差异,而且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哪怕只改变一个字都可能会影响到整句话的意义。

首先,演唱者要确保唱词吐字清晰,这样才能确保情绪意境。演唱时,要字正腔圆,必须要注重几个方面:第一,准确分辨四声,才能准确分辨出阴阳上下;第二,应准确咬清五音,即用舌音、唇音、牙音、齿音及喉音时,应咬字清晰;第三,进行合口呼、撮口呼及开口呼等各种发音时,必须注意先形成韵母基调,在此基础上再声母发音,确保吐音清晰。只有确保咬音吐字到位,再将情绪融入歌词中,才能实现字间传情,完美表达个人的情绪。

其次,演唱者必须要准确了解歌曲中的词义,充分体会每个字词的情感色彩。只有准确掌握情感色彩,才能让情绪表达更精准,更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而且,精准掌握歌词涵义,演唱者就能充分感受到创作者的思想与情绪,才能走进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感受到创作者的真实想法。掌握歌曲词句后,还必须要掌握演唱速度及旋律,这是表达情绪的最直接方式。比如充满悲伤的歌曲,演唱开始时常采用沉重而缓慢的节奏,逐渐加快旋律,能将悲伤情绪逐渐推向高潮。当旋律走上高潮后,还能放慢节奏,以此加重悲伤色彩,达到“余音绕梁三日”的演唱效果。因此,演唱者开始演唱时,应该先酝酿好表演情绪,合理把控开头的旋律,逐渐推进旋律,以旋律去感染听众,一开口能让听众震撼,吸引其注意力,将听众情绪拉进演唱环节中。

事实上,情绪是声乐作品的灵魂,在演唱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演唱者而言,必须要全面了解情绪应用的作用;通过各种措施不断提升情绪表达技巧,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而且在演唱前,应全面了解创作者的创作背景,从歌词间分析蕴含的意境;演唱中学会调控个人的情绪与状态,将自己的情绪与歌曲情感融为一体,才能激发听众的共鸣,才能将全新的演唱效果带给听众。

参考文献:

[1]李慧嘉.简述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6(08).

[2]张宏,王天奇.浅谈如何处理声乐演唱和技巧的关系[J].戏剧之家,2016(05).

[3]呼佳南.情绪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7(04).

[4]张贤.论声乐演唱中情感表发与演唱技巧[J].黄河之声,2019(23).

[5]吴洋.探索情感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教育,2019(27).

[6]张瑞.论声乐演唱中情感的渗透与体现[J].北方音乐,2020(17).

猜你喜欢
声乐演唱情绪应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