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合作的探索

2022-05-09 04:43庞松克刘洪盼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育理念家校合作

庞松克 刘洪盼

摘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各有其职,各有所长,不能也无法被其中一方取而代之。为了能使孩子全面、茁壮地成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宛如雄鹰的双翅,缺一不可;只有家庭、学校各司其职、各尽所长、有效合作,默契配合,才是培养孩子成才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理念  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从一出生就接受的教育,并将贯穿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内容事无巨细、包罗万象,父母及其他重要家庭成员的每一种性格习惯、每一个言谈举止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身心成长。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特点的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冲击,导致学校教育的公益性、服务性被非理性放大,学校教育被赋予了更多职责,致使“家庭教育错位”。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发挥两者的最大优势作用,需要家校之间积极沟通,主动寻求合作,充分利用新型网络工具,探索构建新型、高效的家校合作关系,以更好地促使孩子全面、茁壮的成长。

一、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1)家庭教育存在缺失。社会运行节奏加快、生存压力与日俱增,人们在工作中分身乏术,产生了大量“终年起早贪黑,亲子两头不相见”的准留守家庭、及“背井离乡,亲子终年不得见”的留守家庭。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缺乏必要的言语交流与心理互动,而实际承担监护人职责的(外)祖父母甚至其他近亲属与留守儿童之间又存在隔膜,这些都造成了家庭教育不同程度的缺失。

(2)分数至上理念根深蒂固。不少家长只盯着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为了“拿高分”,对孩子进行更加严厉的管教。素质教育,不仅涵盖学校教育,也囊括家庭教育,要求既规划学生的全面成长,又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果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情感体验,搞一刀切,唯分数至上,就会致使学生“高分低能”,也就无法发掘孩子的个性潜能,无法满足社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

(3)家庭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家庭教育往往在内容上计划性不强,教育方式方法上科学性较低,教育时空上缺乏连贯性、一致性。多数情况下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出现什么问题就纠正什么问题,方法简单随意,更多的是涉及行为表现、课业成绩等这些方面。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存在着差异,孩子的遗传因素、成长经历不一样,性格爱好和个性特点也有差异,所适用的教育方法自然各不相同。而学校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共性教育,无法完全满足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需求,这就需要家长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教育,培养孩子形成健康的个性特征,把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作为培养的侧重点,以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改进建议。家庭教育是基础性教育,作用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努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李嘉诚曾说:“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失败所带来的缺憾。”家长不在孩子身边,并不能因此就脱离了监管义务,相反,应付出更多的努力,积极去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所产生的不良后果,让孩子感受到来自于家庭的呵护与温暖,让孩子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学校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学校教育的公益性、服务性越来越突出,教书与育人并重。随着父母监护职能的弱化,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普遍存在家校沟通不畅以及合作缺失等问题。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校将承担更多教育职责、更为繁杂与严峻的管理任务。学校除了要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对留守儿童进行重点关注,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寄宿学校还将承担监护职责。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有效应对当今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种种挑战,学校急需转变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教学职能,探索构建新型、高效的家校合作关系,以期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三、家校合作現状分析

(1)家校合作在内容上、形式上过于单一。通常情况下,家校双方都会将沟通重点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容易被忽视。虽然学校定期开办家长会,但是会上探讨的重点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孩子们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等方面却很少涉及。而家长只能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与教师进行沟通。频次少,时间短,内容固定,形式单一。即便在今天信息化时代,家校沟通的途径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其涉及最多的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问题。

(2)家校合作在教育责任上有相互推诿之嫌。多数家长认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是影响孩子学习成长的决定因素,只要学校教学质量好,孩子的成绩就好。家长千方百计择“名校”,将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就不再操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如果孩子学习不好,家长就会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完全不去反思家庭教育上的失误与不足。

四、构建新型、高效的家校合作关系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影响教育的因素也在变化,这些都需要家庭和学校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2)创新家校合作方式。家庭和学校只有团结起来,才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传统的“叫家长”、“家长会”已不能满足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在家校合作方式上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创新。

在校访中,要摆正家长的位置,家长是真真正正被学校请来的,而不是来接受批评的;家长是来合作的,而不是来兴师问罪的;家校双方要平等互信。

家校合作,有效共育,是孩子健康、茁壮成长的重要前提与基础。让我们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合作机制下,家庭与学校携手共进,齐心协力,有效整合,弥补各自的不足,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发挥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大合力。让孩子的羽翼更丰满强劲,让孩子的世界更多姿多彩。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教育理念家校合作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